楠木轩

宝宝第一次发烧,大多集中于此年龄段,宝妈早预防、少麻烦

由 弓四清 发布于 健康

家庭新成员到来之后,他的健康问题便成了头等大事。

父母常说宁愿自己生病也不愿孩子身体不痛快,的确,宝宝一旦生病就麻烦了。

一来,宝宝的自愈能力本身就比较差,靠自身硬扛熬过去基本是不可能的,必须去医院找专业医生诊治。二来,宝宝遭罪、家长心疼是一回事,关键是孩子进了医院后全家都不能消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进度。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养育过程中,家长都不希望孩子出现任何问题。

不过,育儿这件事可不是“小心就能驶得万年船”的,宝宝哪有不生病的。

若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这样一件事:宝宝长到6月龄左右基本都要发一次高烧。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几乎每个宝宝身上都发生过,仿佛身体里有一个计时器,一到6个月开关就会开启似的。

但不必担心,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专家也表示,宝宝第一次发烧大多集中于此年龄段,这是一种发展规律。

宝宝6个月发烧的诱因

1)患上幼儿急疹

这是婴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6个月到两岁之间的婴幼儿,也被称作幼儿玫瑰疹。疹子呈粉红色,传染性较强,一般感染后7~10天左右就会发作。

症状表现:

这种情况下,孩子发烧看起来毫无缘由,既没受冻也没去公共场合,家里更无人生病。

而且,孩子除了体温有所升高之外,没有咳嗽、呕吐等任何伴随症状,精神状态的改变也不明显。

但体温恢复之后,身上就会立刻长出疹子;又或者身上先出疹子,体温很快恢复,总之两种反应并不共存。(若同时存在高烧和疹子情况,则需警惕是否得了麻疹)

2)免疫力的生理性下降

新生儿的免疫力基本来自于母体,除了出生前的储备之外,母乳也会有一定作用。

但随着年纪增长,储存的各种营养素被消耗殆尽,母乳的营养也无法满足孩子的全部生长需求,宝宝自身的免疫力又尚未建立起来,因此特别容易生病。

小贴士:

宝宝接近6月龄时,家长就要注意给他补充微量元素,避免生理发育延缓,导致免疫系统的形成青黄不接。

因免疫力低出现的发烧情况,会干扰宝宝的内分泌调节、留下病根,若治疗不当,长时间拖延,还可能演变成器官病变,因此要格外重视。

3)外界危险源的增多

6月龄之前,宝宝难以自主行动,基本每天都躺在床上睡觉、玩耍。但随着逐渐学会坐立、爬行,外界的更多危险源也给他们带来了潜在威胁。

包括未经打理、脏兮兮的生活用品,家长手上携带有病毒没有及时洗手就同宝宝玩耍,因此即便没去外面的公共场所,宝宝也可能生病,要注重整个家庭环境的卫生状况才行。

既然知道宝宝第一次发烧的集中爆发期了,宝妈就一定要早预防,这样才能少麻烦。毕竟宝宝生病全家手忙脚乱不说,年纪太小,用药治疗也可能受到伤害。

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预防,让孩子保持健康体魄。

预防宝宝生病的具体措施

1)调整饮食结构

妈妈角度:6月龄之前,母乳喂养的宝宝营养来自于妈妈,而母乳的营养成分受到妈妈饮食结构的影响。因此,哺乳期妈妈要从自己的饮食方面下手,尽量做到搭配合理,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宝宝角度:除了喝奶之外,家长也要注意宝宝钙铁锌的摄入,提前补充有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构建速度。

2)坚持母乳喂养

前段时间跟大家分享过,尽管现在的配方奶粉已经无限接近母乳的成分,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仍是无法逾越的。

母乳在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其中的物质是具备活性的,清澈透亮、毫无杂质,这是配方奶粉做不到的。

何况,我们也无法保证奶粉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成分标准,保持无菌环境。

奶粉无法拥有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在干燥环境下会很快失活),因此对构建和提高宝宝免疫力来说作用不大,家长不要听信销售人员的天花乱坠,能母乳喂养就要尽量坚持下去。

只要让宝宝多吮吸,奶水不足的问题也会有所改善的。

宝宝发烧的正确处理方式

虽说宝宝生病确实遭罪又麻烦,但家长也不必太过慌乱。并不是所有发烧都会造成重大损伤的,数据显示只有不到2%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及时诊治问题都不大。

另外,宝宝发烧,家长要先在家量体温,若未超过38度是可以自行处理的,不用送医院。当然,体温超过39度或高烧持续三天不退,就要立即送医。

在家物理降温的手段:

①给宝宝喝温开水

②适当减少衣物,帮助身体排热,千万不要捂汗

③温水擦浴(忌用酒精)

④每隔1~2小时量一次体温,判断是否需要送医

⑤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嗜睡、呕吐、呼吸有杂音等症状,若有要立即送医

其实孩子生病发烧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要以平常心看待,慌乱不能解决问题。不过,还是要警惕6个月左右的发烧高峰期,注意预防、注意观察,学会妥当的处理方式才不会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