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扣帽子”,比如今天孩子不听话了,家长就容易聊孩子熊孩子,说他调皮;出门的时候孩子要吃东西,家长不允许,这个时候他们就是“不听话”,如果孩子有了特别的爱好,那就更需要制止了。
孩子突然喜欢上与性别相反的东西,家长该阻止吗?孩子反性别爱好只是表象,其背后隐藏的东西,家长们能否看到?
不久前,伊能静的儿子哈利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穿女装的照片,一时间,有的网友难以接受,有的网友议论纷纷,表示自己对这件事接受不了。
在生活中,男孩子如果喜欢洋娃娃,那么他会被指责“娘娘腔”,女孩子要是剪了锅盖头,就容易被说成“女汉子”。
因而,性别上的刻板印象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在幼儿反性别的爱好这件事上,并没有那么可怕,家长的转变很关键。
一、什么是性别上的“刻板印象”
什么是刻板印象呢?当十五岁的男孩子告诉父母,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儿时,他的家长更多的反应是“我的孩子长大了”,可是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女孩子身上时,却会遭受许多的眼光,比如邻居会认为这个女孩儿不够自爱,小小年纪就不正经。其实,这就是刻板印象最直接的一种情形。
所以,“刻板印象”指的是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表现在孩子身上便是,有的家长认为男孩子就是该这样,女孩子本就需要如此等。
性别不该成为禁锢一个人最大的理由,行为反差背后,众人的刻板印象才是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家长的“刻板印象”束缚了孩子的可能性
最近播出了一部演员蒋梦婕主演的网剧,剧中有一个“娘娘腔”美妆博主,他的主要工作是美妆公司的产品总监。表面上,他看起来非常女性化,会化妆,留着刘海,容易出现兰花指,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个比男孩子还要刚直的人。
之所以把自己装扮成另外一个模样,是因为在那样一份工作之中,男孩子就意味着“直男”,他们不懂时尚,没有审美,很难被众人接受。于是,便扮成了女性的模样。
其实这很像生活中被迫留长头发的女孩子,喜欢洋娃娃被指责的男孩子。
刻板印象让我们活在了别人的偏见和眼光之下,大众以为的认为男、女孩子一定要怎么样,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另一种可能,即使身体条件制约,也应该是努力后的不强求,而不是一开始就要求“不可以”。
三、家长如何撕掉性别标签
1、尊重幼儿独立性,给予其自由
身为家长,我们应该看到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孩子喜欢洋娃娃还是汽车,并不会影响他以后的发展是成功还是失败。
玩具的喜好,往往表现的是幼儿内心的心理需求,此时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还不是指责。
因此,想要撕掉性别标签的家长,需要看到幼儿个体独立性,尊重其自由,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
2、理解孩子,鼓励其探索
此前,黄磊的女儿多多因为染头发、打耳洞,被很多网友指责,作为公众人物以及十几岁的孩子,不应该做出这种“出格”的事情。但是黄磊却回应说,多多已经十几岁了,她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
的确,年龄和性别只是一些人的借口与说辞罢了,有不同于他人想法的孩子,恰好说明其思维的与众不同。
此时父母的拒绝不仅是让孩子拒绝了“不同”,更是拒绝了发展的“可能性”。此时的孩子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这是他们继续用自我探索世界的勇气。
3、看到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的行为会发出一些信号,在孩子反性别爱好这件事上,家长们需要通过表象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例如,有一天孩子突然对女孩子的裙子感兴趣了,那么,这可能是母亲生活中陪伴缺乏,使得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寄存自己的情感。
孩子喜欢异性装扮,也可能是在学习受欺负了,希望通过外形的改变强化自我,类似的心理需求,才是家长们要关注的层面。
社会的偏见一直存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让许多人陷入了“刻板印象”的陷阱中,对此,家长们要警惕。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小微谈育儿,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