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说“我妈妈就是我的朋友!”:坚持亲子分享,让我更懂孩子
暑假和孩子班里小朋友聚会,有家长问我家女儿:你和你妈妈怎么像朋友那样好呢?
女儿嘴角上扬、笑成了一朵花:我妈妈就是我的朋友,我们每天都会分享呢!
看着她开心的模样,我很庆幸,一直坚持做亲子分享。
坚持每天亲子分享,让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也让我更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想法。
1.“问题”孩子曾让我担心、发愁
因为家人工作的原因,我家女儿从出生到3岁间就已辗转了4个城市。
对于成人的我们来说每换一个城市,换一个居住环境,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对于年幼的孩子更是如此,即使有家人陪伴。
刚熟悉的小伙伴转眼就分开了,刚熟悉的环境一下子就变了,周围的人和物时常是陌生的。
孩子2岁左右时,我发觉她在外面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玩,在家里容易对我们发脾气。
带她去外面玩时:
到小朋友堆里,她会牵着手嚷着要离开;
别的小朋友想和她玩,她会快速躲开;
有次一个刚会爬的宝宝蹭到她跟前拉她,她竟然吓哭了 ......
在她身上完全没有初出茅庐、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而在家里时,脾气说上来就上来,和她沟通很难。
那段时间我特别担心,常常失眠。
怕孩子会因此成为问题孩子,长大后性格、心理会受到影响。
怎么办呢?
后来我学习了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便尝试着根据孩子的情况,开始和孩子每天做亲子分享,希望借此了解孩子、引导孩子。
从2岁开始,我们坚持每天亲子分享,并自此养成了习惯。
2.坚持亲子分享,让问题得以化解
每天睡前的时光,是我们用来放松做分享的时刻,一起分享当天的事或感悟。
最开始是我先分享,女儿从不愿意分享到试着分享,现在则是盼着分享、抢先分享。
起初,我会分享一些当天经历的开心、好玩的事,慢慢地孩子也不再拒绝分享,学着把觉得好玩的事分享出来。
后来,我引导她认识、表达不同情绪,比如遇到了什么事让自己觉得不开心、难过,为什么不想和小朋友玩,为什么想发脾气等。
在分享中,我了解了孩子的想法,懂得了她的敏感,也鼓励她去尝试。
在分享中,孩子学会了表达,得到了自信。
记得有一次出门遇到邻居家的哥哥,哥哥想和她玩,女儿却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和他玩。
我鼓励她很多次无果,最后想发脾气但还是忍住了,觉得孩子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分享的时候,孩子告诉我,邻居家哥哥看到她的玩具总喜欢上来抢,她很不喜欢,觉得那样没礼貌。所以不想和他玩。
明白原因后,我鼓励孩子想一想有没有解决方法。
孩子认真想了后告诉我,可以直接跟哥哥说想玩别人玩具要有礼貌地借,如果他不改就不再和他玩。
后来女儿和邻居哥哥成了好朋友,男孩对她很有礼貌。
慢慢地,孩子变得愿意去外面玩了,在一次次尝试中找到了玩耍的乐趣。
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喜欢表达自己,我们的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容易。
3.亲子分享,让亲子关系更亲密
从2岁到现在,我们每天的亲子分享已坚持了近4年。
因为分享,我们无话不谈,女儿把她在学校的事情、感受,还有和好朋友的点滴分享给我,我把自己日常工作、学习的感悟讲给她听。
我会给她做适当引导,女儿也会给我提意见。
因为要和孩子分享,我持续学习育儿知识,也不断提醒自己要做好榜样。
孩子也因此和我关系亲密,什么都愿意跟我讲。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
因为亲密的亲子关系,我和孩子间的沟通基本没有大碍。
而教育学家王人平也说过:“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切教育都等于零。”
未来,我还要把亲子分享坚持下去,希望它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度过迷茫期,也能陪着孩子健康幸福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