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我每次都要让着弟弟”,孩子的回答让妈妈后悔不已

从小父母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学会有礼貌,在外见到爸爸妈妈的朋友要主动打招呼,在家里要让着弟弟妹妹,吃饭的时候要让长辈先动筷,似乎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既定而成的,只要违背了其中一条就很容易被按上“不听话”的标签。

为了当父母口中“听话”、“懂事”的孩子,很多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即使受欺负了也不敢向父母表达,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内向。

“妈妈,为什么我每次都要让着弟弟”,孩子的回答让妈妈后悔不已

趁着中秋节放假去表姐家看她的两个小宝宝,老大6岁了,老二刚刚1岁,刚刚进门就听到表姐生气的跟老大说“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多让着点弟弟么?”

这时候老大也特别委屈地跟妈妈说“妈妈,我为什么每次都要让着弟弟,可是我也喜欢这个玩具啊”。听到孩子说这句话,表姐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妈妈,为什么我每次都要让着弟弟”,孩子的回答让妈妈后悔不已

的确,在我们传统观念里,老大就要让着弟弟妹妹,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是正确的么?

经常在家被教育忍让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也就是说会过分关注别人的行为,情绪很大一部分情况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这样的孩子更敏感也更独立,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大一部分程度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妈妈,为什么我每次都要让着弟弟”,孩子的回答让妈妈后悔不已

同样给孩子带来这些影响的还有这些行为:

过分攀比

当家长们在一块谈起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礼貌的说:你看看人家学习多好、又会画画、还那么懂事,你也要像人家学习啊。

虽然只是礼貌性地夸赞别人,但是这种话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否定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打击和伤害。

“妈妈,为什么我每次都要让着弟弟”,孩子的回答让妈妈后悔不已

过分谦虚

中国人的谦虚表现在方方面面,对教育孩子上也不例外。当邻居谈论起你家孩子有多优秀多棒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说“没有没有,孩子的缺点多着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过分谦虚易让孩子认识不到家长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总觉得自己没做好,因此常对孩子表示肯定和赞美,是帮助孩子养成乐观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点。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714 字。

转载请注明: “妈妈,为什么我每次都要让着弟弟”,孩子的回答让妈妈后悔不已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