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目录:

  第一章:医生在听什么

  第二章:人体对声音到底有什么影响

  第三章:为什么美女的体味是“天香”

  编者按:在中医里,讲究的是“望闻问切”,现在我们来重点说说“闻”。对于我们去看病的时候,医生都会听听看你的胸部、背部,他们也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诊断你得了什么病。

  医生在听什么

  “望闻问切”中的“闻”,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

  人体发出声音,是口、舌、齿、唇、鼻、喉、会厌以及肺等器官协调工作的结果,健康人的声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发音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表示人体气血充盈,发声器官和脏腑功能正常。其中又因性别、年龄、体质、情绪的不同,在发出的声音上也存在差异。

  比如男性的声音较粗而低沉,女性的声音较细而清脆,儿童的声音尖利,老人的声音浑厚,瘦弱的人声音轻细,强壮的人声音高昂;

  喜悦时发出的声音轻快而舒畅;发怒时声音严厉而重,悲哀时声音凄惨而断续,畏惧时声音轻微而颤抖,喜爱时声音温柔而和缓等。

  1 声音

  正常的声音自然、音调和谐、语言表达清楚。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病变声音

  (1)嘶哑:包括声嘶和失音,声嘶是嗓子干涩发音困难,失音是完全不能发音。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相交伤肺所致。

  (2)鼾声:如昏睡不醒、鼾声不断,多因神志昏迷、气道不利及睡姿不当所致。多见热入心包或中风入脏之危证。

  (3)呻吟:身有痛处或胀满时,口中发出哼哼声。多为头痛、胸痛、腹痛、齿痛。

  (4)喷嚏:喷嚏是由肺气上冲所致,外感风寒多见此证。外邪入表日久不愈,忽有喷嚏者,为病愈之兆。

  (5)惊呼:突然发出惊呼声,多为剧痛或惊恐所致。

  (6)呵欠:张口吸气,微有响声,多为体虚阴盛阳衰之故。

  2 语言

  心主神明,心病则语言错乱。

  (1)语言蹇涩:说话不流利、含糊不清、缓慢、词不达意,多见于中风后遗症或热病后期。

  (2)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多为实证。

  (3)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语言不连续、声音低弱,多为虚证。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4)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多见于急性热病,或老年人久病心血亏虚。

  (5)错语:病人语言颠倒、错乱,自知说错不能自主,多为心气不足或痰浊、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6)狂言:声嘶力竭、语言快、声音高、骂人或狂言,多见于痰火扰心的狂症。

  3 呼吸

  呼吸与肺肾等脏器有关,通过呼吸变化可推测脏腑的虚实。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1)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不能平卧。喘分虚实。实喘发作急,一般为形体壮实,脉实有力,多属肺有实热,痰饮内停。虚喘发病缓慢,吸少呼多,一般为形体虚弱者脉虚无力,属肺肾虚损或心阴气虚。

  (2)哮:呼吸急促伴有喘,喉中痰鸣似哨声,反复发作。多因痰饮又外感风寒所致。久居寒湿地区,或食过多酸咸生冷也可诱发哮。临床上哮与喘常同时出现。

  (3)短气:呼吸气急而短、气短而渴、四肢关节痛属实证;气短无力、小便不利,则属虚证。

  4 咳嗽

  咳嗽发生与肺脏关系密切。

  (1)咳声重浊:痰色清白,鼻塞不通,多因外感风寒。

  (2)咳有痰声:痰多易咳出,多为寒咳,因痰湿阻肺,肺失宣降。

  (3)咳声如犬吠:声如犬吠伴有音哑,多为白喉症。因肺肾阴虚,疫毒攻喉。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4)阵发性咳嗽:咳声不断且咳后有鸡鸣样回声,甚则咳血。称为顿咳、百日咳。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

  5 呕吐

  胃中食物、痰、水液冲出口的一种表现。

  (1)呕吐声音微弱,吐势缓慢,吐物以清痰水:多为虚证、寒症。

  (2)呕吐声音宏大,吐物痰黏黄,或酸苦:多属实证。

  (3)呕吐酸腐:多因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食滞胃中所致。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6 肠鸣

  腹中鸣响。

  (1)肠鸣在胃部:如囊中水,振动有声,行走时以手按之,为痰饮阻滞。

  (2)肠鸣在腹部:吃东西就会缓和,受寒或饥饿加重,多因久病不愈或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是胃肠气机不和所致。

  人体对声音到底有什么影响

  一种声音一般都具有四个属性,那就是音调、音质、音强和音量。声音的任何一个属性的变化,都和体内的物质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人体的各种物质对声音到底有什么影响。

  1 音调

  音调高则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则声音粗大、低沉。

  一般认为,音调的高低和人体声带的形质有直接关系。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声带长、松、厚的,音调就低,男性的声带就属于这一种;声带短、紧、薄的,音调就高,女性的声带就属于这一种。

  但事实上,声带的长短、松紧与厚薄的特性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封建社会中的宦官因为生殖器被阉割会导致声音变尖细,出现类似女性声带的特性。

  中医认为,对音调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是体内元阴(如雌性激素等)和元阳(如雄性激素等)的对比关系。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如果元阴相对旺盛,则声音多尖细清脆,如女性;如果元阳相对旺盛,则声音多粗大低沉,如男性。

  当元阴和元阳的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则音调的高低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上面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 音质

  音质主要指声音的圆润程度。音质好,则声音圆润动听、丰富饱满;音质差,则声音沙哑粗钝、干涩单薄。音质好主要和元阴、津液、血的滋润作用有关。

  津液和阴血充足,则声音圆润;津液和阴血亏耗,则声音沙哑。

  我们肯定有这样的体会,当讲话过多或时间过长后,会口干舌燥,甚至声音沙哑,这就是讲话耗损了体内的津液,发音器官失去滋润所致。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这时我们喝点水,润润喉咙,声音又会慢慢恢复原来的圆润。

  因此,津液、阴血对发音器官的滋润作用是保证音质圆润的重要因素,而我们也可以根据声音音质的好坏来判断体内阴血、津液等滋润性物质的充足程度。

  3 音强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引起物体振动的外力大小。比如我们拨琴弦,用力轻则发出的声音弱,用力重则发出的声音强。

  对人体来说,主要就是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大小以及气流对发音器官的压力大小。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气是元阴和元阳两种物质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人体内物质与分子的一种运动,并且通过物质与分子的运动,将元阴和元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效能传递到各个脏腑器官,从而产生各种生命活动。

  所以通过声音的强弱,我们可以判断体内气的充足程度。由于气是元阴与元阳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通过声音的强弱还可以反映出人体元阴和元阳的充足程度。

  4 音量

  音量指声音的响度,音量的大小和音强有着直接关系,音强强则音量大,音强弱则音量小,所以音量的大小也和人体内的气有密切关系。

  我们平时形容一个人声音响亮,往往称之为“中气足”,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此外,对人体来说,还有一个器官和音量有关,那就是肺。

  肺类似于乐器中的共鸣箱,有了它,就能使声音音量有效地放大。

  因此,当肺的共鸣作用减弱时,也会导致音壁的变化而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

  这种因为肺的原因导致的音量变小或失音,常见有两种情况:

  一是感冒咳嗽时出现的声音嘶哑甚至失音;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二是久病体虚而出现的声音嘶哑和失音。

  这两种情况在中医上分别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称,前者叫“金实不鸣”,后者叫“金破不鸣”,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肺在五行中属金,就好像是古代的铜钟,铜钟是中空的,以保证敲打的时候能产生足够的共鸣,使声音洪亮悠远。

  如果久病体虚,过度耗损体内正气,使气的固摄作用遭到破坏,就好像是铜钟的钟壁被敲碎,势必会导致共鸣作用减弱或消失,引起音哑或失音,所以中医称这种情况为“金破不鸣”。

  为什么美女的体味是“天香”

  古典文学里把女人美比作“国色天香”,在这里“天香”即人的体味,这也说明,如果一个人是健康的,那么他的体味应该是有一种香味的。

  体味是人类及其他肢体生物散发出特殊而天然的气味,与人体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闻到异样的体味,就要提防是不是生病了。

  1 身体有点烂苹果味

  糖尿病病人病情严重时,大量脂肪在肝脏里氧化而产生酮体,并扩散到血液中,致使呼出的气息中带有丙酮,患者呼出的气体就会带有烂苹果味。烂苹果味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之一。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2 身体有点尿臊味

  患有慢性肾炎或肾病的病人,病程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俗称尿毒症),由于无尿,某些毒性物质(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排出体外而潴留于血中,就会使病人呼出的气体散发出尿味或氨味,它是病情趋于危重的一个信号。另外,脐尿管尿瘘的病人的尿从脐部瘘管漏出来,尿失禁的病人不能控制小便,其身上也可散发出难闻的尿臊味。

  3 身体有烂白菜味

  由于体内缺乏酪氨酸转化酶,导致酪氨酸代谢障碍而潴留于血液中,身体便会发出一种类似烂白菜的怪味。病人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并且容易并发佝偻病、肝功能不全以及低血糖症,常可发生低血糖晕厥或抽风。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4 身体有点鱼腥臭味

  鱼腥臭味主要见于鱼腥臭综合征,这是一种先天性隐性遗传病,由于人体肝脏缺乏三甲基胺氧化酶,致使三甲基胺在体内不能被肝脏代谢,大量蓄积。病人的汗液、尿液、呼出气体中排出大量具有鱼腥臭味的物质——三甲基胺。

  5 身体有点肝臭味

  患爆发性肝炎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常呼出一种特殊性臭味,俗称肝臭。由于甲基硫醇和二甲基二硫化物不能被肝脏代谢,在体内发出的一种特殊气味。肝臭味表明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6 身体有点粪臭味

  患有膀胱结肠瘘的病人,肠道里的粪便可通过瘘管进入膀胱,溶于尿液中,因而排出的尿通常带有粪臭味。此外,脐尿管粪瘘的病人粪便从脐部瘘管漏出来,大便失禁的病人不能控制大便,其身体也可散发出难闻的粪臭味。

  7 身体有点枫糖味

  枫糖味又称烧焦糖味,是枫糖尿症的病人最常散发出的气味。枫糖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的危害在于可毒害脑细胞,造成脑组织严重损伤,引起病人智力显著减退,甚至成为白痴。

  8 身体略有猫尿味

  身体有猫尿味常见于高甘氨酸血症,这是一种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病人表现为智力低下,骨质疏松,血液中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易发生感染或出血。

  9 身体有点脚汗味

  脚汗味又称汗足臭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殊脚汗气味,智力低下和共济失调等症状。病人的呕吐物、呼气、尿液、皮肤乃至血液均散发出一股特殊气味,为一种乳酪气味或者汗足的强烈臭味。

  10 身体有点狐臭味

  身体有狐臭味常见于腋臭的病人,由于腋窝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经细菌的作用,散发出特殊的狐臭味。在青壮年时期,皮脂腺分泌旺盛,狐臭味也尤其浓重。

  11 身体有点大蒜味

  身体有大蒜味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其呼出的气体、呕吐物可散发出刺激性蒜味。

  12 身体有点酒味

  身体散发着酒味,或者口中散发着浓烈的酒味见于大量饮酒后或者醉酒者。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13 其他怪味

  呕吐的内容物呈酸味提示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长而发酵,常见于幽门梗阻的病人;呕吐物呈现粪臭味应考虑肠梗阻的存在;大便带*性臭味,多由于消化不良或者慢性胰腺炎引起胰腺功能不全,大便带腥臭味常见于痢疾的病人;痰液呈现血腥味,多见于大量咯血的病人,如果痰液具有恶臭,多见于肺脓肿或者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人。

  总之,当您发现自己或者周围人出现上述异常体味时,应该警惕可能是疾病的信号,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期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避免病情被贻误。

  结语:看了以上对中医中“望闻问切”中的“闻”的诉说,你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呢!你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有了更近一层的了解了吧!(作者王承龙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830 字。

转载请注明: 中医养生 看病要“闻”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