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3岁前,千万别逼孩子做这4件事

由 纳喇晓枝 发布于 健康

“你没有手没有脚吗?你怎么不会打回去啊?!”

傍晚回家,路过小区的中心花园,在拐角处,撞到一个正歇斯底里训斥孩子的妈妈。

小男孩也就3、4岁的模样,可能已经受了委屈,啜泣不止,可一旁的妈妈却越说越愤怒。

“你给我把手伸出来,往我身上打,使劲打啊!”

孩子哭着喊不要,可做妈的,依然咆哮着拽住孩子的拳头就往自己身上砸。

一个哭,一个怒,看着这一幕,忍不住阵阵心疼。

诚然,每个父母都不愿意看到孩子受委屈,每个父母也都深爱孩子,希望他们成为自己眼里最优秀的样子。

可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也有适合自己的处事方式。如果父母逼得太急,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孩子3岁前,家长千万不要逼孩子做这4件事。

逼孩子成为强者,他只会变得更弱

三岁是孩子与人交往的窗口期,孩子与孩子相处,常常会出现一些小矛盾。上一秒玩得好好的,下一刻,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哼!我不跟你做朋友了,不跟你玩了!”

理由五花八门,或者是因为不小心被抢玩具,或者是因为有了不同的意见,又或者对方破坏了自己的作品等等。

看到孩子受委屈,家长怎么做?

上前就帮孩子理论,还是逼着孩子用强悍的手段做自卫?

事实上,只要孩子有交往,就一定会有冲突,这正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宝贵机会。

但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过度保护,没有交往经历,永远也学不会如何与群体相处。

而如果,你只是逼孩子用攻击性的行为进行自卫,那么这样的孩子,也会在人群里令人反感。

孩子3岁以前,家长要做的是:

1、教给孩子面对具体情况可以采取的处理技巧,比如小朋友之间闹矛盾,教孩子可以轮流玩玩具,或者交换玩具,又或者学会拒绝,学会表达自己的要求和不满。

把处理方式对应在实际情境里去教导孩子,能够让孩子明白:遇到什么情况,该用什么方法去处理,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2、家长不要过度关注孩子之间的交往,只要不涉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问题,那么静观其变,让孩子用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去解决与小朋友之间的问题。

你会发现,孩子也有自己的处理方式,那是他们在不断探索与世界相处的规则。

这种学习能力,不是父母讲多少道理,就可以学会的。

不要逼孩子,把眼泪憋回去

用哭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或许是孩子天生就会的本领。

然而,有很多家长却见不得孩子掉眼泪,特别是看到男孩哭,勃然大怒,把“哭”视作“软弱”的标志,逼孩子收回眼泪,逼孩子要坚强。

成人见不得孩子掉眼泪,其实不过是要么心疼得不得了,要么就是被激怒得发狂。

两三岁的孩子之所以会哭,往往一开始只因为一件小事,但不会持续太久;

如果家长被激怒,那么孩子就会因为被恐惧包围,彻底陷入无助状态,最终持续哭上很久。

“你把眼泪给我憋回去!”

这样的命令是无效的,孩子根本无法做到把眼泪憋回,但如果真的做到了,那反而容易积累更多的心理问题。

所以,遇到孩子哭,请暂时放下你的愤怒和管教的念头,用平和的心态帮助孩子恢复平静情绪,你之后对孩子做的教育,才能被他们听到心坎里去。

并且,如此重复的训练,还能帮助孩子锻炼情绪调节能力,慢慢地,随着孩子长大,“哭”也不再会成为他的杀手锏。

退一万步再讲,当你难过得想哭的时,你期待爱人的拥抱,还是怒吼:“不许哭!”

换位思考,其实孩子也一样,哭的时候,他更需要你的接纳。

别逼孩子认错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去接他,我遇见了一个犯错被叫家长的孩子。

妈妈厉声对着孩子呵斥:你认不认错?跟老师道歉,听到没有?

一开始,男孩与妈妈僵持着,不开口;气急的妈妈随后抽出老师讲台上的小尺子,“啪啪啪”在孩子小手心上打了3下。

小手被打得红通通的,孩子当即也“哇”一声哭了出来。

“说,以后还敢不敢?”

母亲依然严厉地呵斥着孩子,小男孩抹着鼻涕眼泪求饶:“以后再也不敢了,我错了!”

原来这个小男孩有些调皮,总喜欢破坏教室内外的各种玩具。老师批评过好几次,可他一直没当回事。

这一次,老师忍不住便向妈妈“告了状”,于是也就有了刚才发生的一幕。为了让孩子长记性,妈妈逼着他当众认错。

美国心理治疗师Jenise Harmon说:若孩子不是主动道歉,这样的认错就没有意义。

心理学也指出:孩子在六岁以前,不能很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也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伤害。

家长逼孩子认错,往往也是孩子迫于家长威严,但其实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错在哪里。

如果还有下一次,同样的错误,可能会再次发生。

家长要清楚,孩子犯错,往往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能力不足没有做好,二是他明知故犯。

1、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事件不严重,那么家长不必过于苛责,鼓励孩子想想办法,学会以后做得更好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是在原则性上犯了错,那么家长应该严肃地帮助孩子指出他错在哪里,告诉他这件事的界限在哪里,让孩子明白后果是什么,并鼓励孩子思考补偿的办法。

2、如果遇到第二种情况,家长就要去分析,孩子犯错背后的情绪或动机到底是什么?只有解决了“因”才能解决问题,但如果只惩罚“果”,只会让孩子把“认错”当做护身保命符,见家长颜色行事,根本不在乎自己到底有没有做错事。

比起一味逼孩子认错,不如将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当做他成长路上辨别是非的机会。

不要逼孩子高效率

几乎所有家长都会遭遇过孩子的“磨蹭之苦”,怎么催,孩子怎么都不会着急,真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记得有一天早上,因为赶着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去医院挂号,于是一大早就开始催促儿子,希望他加快速度,争取早一刻出门。

孩子当下答应的好好的,可结果:

刷牙的时候一如既往玩水杯,

吃饭的时候一如既往出神,

即便收拾好了行头准备要出门,他的手上不知不觉已经拿上了一个玩具,说要把它变型好了才能告别出门……

那一刻,老母亲心碎跌到谷底。

但其实,不是孩子故意磨时间,而是他们真的没有时间概念。

不到三岁的幼儿,大脑的发育程度使他们无法预判未来,不要说家长要急着出门,就算是要做孩子自己喜欢的事儿,他们也是慢慢悠悠。

家长过多催促,只会令孩子丧失感知时间的快慢、事情缓急的能力。你越催,孩子越慢。

心理学指出:2岁前的孩子一般无法感知时间,3岁前的孩子才刚刚有了些许时间观念。

所以,当孩子沉浸在眼下的事情时,作为家长做好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1、将时间可视化。给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或者一个小沙漏,与孩子约定,当闹钟响或沙漏空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要暂时停下手中的事儿,去完成另外一个任务。

借助实物帮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是对这个阶段孩子最直观的时间教育。

2、用积极的语言传递时间指令。父母不断催促孩子,会让孩子产生“边际效应”,也就是说,当孩子经历催促的次数多了,在他们的心理,就会对父母的催促自动过滤,或产生免疫。

所以,父母转换表达方式很重要,把“你快点出门”改成“我们一起比赛,看谁今天到校第一名”。用游戏的方式,为孩子增加动力,孩子感受到了乐趣,做事也便更有积极性。

3、适当时候,允许孩子磨蹭,让孩子感受一下磨蹭的后果。比如不再催孩子快点起床去幼儿园,让孩子承当因为迟到而喜欢课程的后果,从而培养他们自己对时间的感知力。

孩子的生活需要自己去探索,他们唯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处方式,在适合自己的节奏里,才能用最佳的姿态拥抱世界,获得安全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