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我们看到父母为我们划分着所属的财产感觉这种事儿特别简单只要分配公平就好。
可等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将“财产”交给子孙这不仅要看人当下的处境更要对未来的子孙后代负起责任。
为何这么说呢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事例那就是孩子拿了父母的钱那就不再理会父母而是把父母踢到一边啥都不管。
这样的不肖子孙多了所以我们上了年纪才会格外留意。因为把钱财交给他们是一阵子的事儿可他们怎么对待我们却是一辈子的事儿。
曾见过一个老人家他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前些年是村里有名的“土豪”。可现在他却成为了村里帮扶的对象而且还是孤寡老人。
为何短短几年会出现这么巨大的变化呢原因很明显那就是他的儿子拿了他全部的家产之后便带着妻儿消失得无影无踪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就在这段时间里面老人家因并发症引起脑中风只能卧病在床。而他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儿子却不见人了。没办法到如今都还是村里的亲朋好友来照顾这位“孤寡”老人。
现实很残酷。它残酷就在于人心难测世道复杂没有人知道对方的内心在想什么。很多人都会认为只要把钱财给了孩子他们就会帮我们养老。但是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其实有可能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所以说为了保证自己老年生活的质量为了保证往后余生的日子能过得安稳舒适我们不妨看准这三个时间才把钱财交给孩子。
人到老年当孩子懂得“谦让不争”之后才把钱财交给他古人云“君子者谦而有礼为而不争。”
懂得不争是一个人成熟通透的表现。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只有懂得“不争”的人才能坚守自己的本心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去做人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儿。
在这个社会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变得虚伪和急躁也许就是因为社会节奏变快而我们大多人也和这样的节奏相融合了。所以竞争越大人越虚伪越急躁。
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什么好事。对一个老年人来说如果他的孩子都在争家产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毫无悔改之意那么这个老人的往后余生不见得能过得好。
要知道敢争父母的家产的孩子他们往往用心不良少了孝顺之心而多了冷漠无情多了自私自利的心理。这样的人其实是最可怕了。而我们就算要把钱财交到他们手上也不能提前去交。
很多人就会想什么时候把钱财交给孩子是最好的呢我想应该是孩子学会谦让和不争之后。这样的人他们只要不争那么就证明他们明面上还有一颗敬重父母的心。
想想看如果你还未摸清他们怎么想之前便把钱财交给他们说实话如果你碰到的孩子很孝顺自然不用忧愁。可如果你碰上的是一个忤逆之子相信你将后悔莫及。
人到老年当孩子能“诚心实意”照顾父母的时候才把钱财交给他俗话说得好“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这番话其实有两个含义而我们大多人只读懂了第一层。首先它跟我们说明了我们作为父母一辈就该为孩子着想给孩子们留下一些物质上的依靠。
其次这番话还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这些“方寸地”不仅属于我们的孩子更属于他们的下一代。所以说我们所要留存的是给后代无数子孙的财产。
而这里的财产不仅指物质上的更是指精神上的。什么是精神上的财产呢那就是做人的品质和想法。
所谓“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我们这一代懂得诚心实意去对待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下一代才能诚心实意地对待我们。而每一代都懂得这么做才能让这个家经久不衰。
很多时候为何一个家庭容易衰落就是因为这个家的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甚至有内斗的情况出现所以这个家终究走向破败。如此还有“方寸地”吗我想应该都被败光了。
所以说当我们人到老年之时想要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依靠想要孩子能为后代做个榜样那么不妨在他们能“诚心实意”照顾父母之后才把钱财留给他们。
因为只有把人的心意给端正过来才不会让钱财给腐蚀掉人的心理和原本的人格。
人到老年当孩子懂得“靠自己赚钱有骨气”后才把钱财交给他陶行知有句话说得好“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作为子孙最好的做人态度那就是懂得“靠自己”。可在这个时代我们经常听到“啃老”声音的出现为何就是因为孩子依赖多了少了自力更生的想法和能力。
曾见过一个人他是家中的独苗。可他就仗着自己“独子”的优势便到处招惹是非甚至三十多岁结婚后还不去工作只等着父母来养他那一家三口。
过了几年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了。而他也拿到了父母亲相对应的财产。可这样的败家子终究在一次赌博中被人下套从而赔光了所有的家产。
现在他就只能在村口那里游荡没钱没房子就连老婆孩子也离他而去。
这个人其实就是社会上一小部分人的缩影。而作为父母我们就该明白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更不能让孩子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为何我们说要在孩子懂事后在孩子能自食其力后才把钱财交给他就是因为自食其力的人他们有原则有底线有骨气才不会依赖所谓的家产成为软骨头祸害下一代。
所以说我们所交给孩子的“财产”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养老生活还会影响孩子自身更会影响子孙后代。那么在把家产交给孩子之前就要慎重了。
要知道真正有本事有想法的孩子他们绝对不会觊觎父母的财产。在他们看来父母的属于父母自己赚到的才属于自己。这些孩子才值得我们将财产留给他们。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