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远离“熊孩子”,珍爱生命

由 甫全胜 发布于 健康

“熊孩子”这个词,最近频频出镜,很多时候让人哭笑不得,甚至让人抓狂,来看看熊孩子的破坏力有多强——
恩,这个还算是没太大损失的,还有对电脑好奇的——
甚至还有动员了社会资源的,比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熊孩子”的话题~
从客观角度上或者学术角度上来讲,熊孩子之所以熊,有很大的可能与他们所处在的发展水平有关。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三山实验。
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如图所示)。
结果显示2~7岁的儿童所看到的是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2-7岁的儿童,他们认为别人从其他方位看到的景色跟自己看到的一样,他们没有办法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
这个实验证明了2-7岁儿童心理发展还不完善,处于前运算阶段,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自我中心并不是自私,而是指儿童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儿童假定他自己的思考和别人一样,整个世界都分享着他的感受和经验,即所谓的与世界一体感。整个世界为他而创造,他有巨大的魔力控制一切。当他散步时,太阳和月亮必须跟着他,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这就是典型的自我中心性。
看看看看,这是不是就是典型的熊孩子啊?所以有时候我们总是感慨,熊孩子老是扯着拽着你闹腾让你陪他玩,没准就是因为他很想让你陪他玩,所以他觉得你其实也很想跟他玩啊!
熊孩子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可能处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一级水平“前习俗道德水平”,这时对个体来说,道德是外部的而非内化的,在这个道德水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认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一定是错的,而受到奖赏的一定是好的;第二阶段是天真的享乐主义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把满足自己的需要作为指导思想。
简单来说,他们对道德的定义还没有被社会规范所影响,对于这些孩子,他们并不真正理解社会习俗和规则,对于他们来说服从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并且道德就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比如让自己得到奖励,让自己感到高兴,让自己不受到惩罚……所以在这种“我高兴就好”的道德观念下,他们怎么可能不熊?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毁灭”的想法,而大人和孩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不是真的会付诸行动,也就是说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不恰当冲动。
但是小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很低,他们不能够很好的抑制自己内心的冲动,不愿意接受延迟满足,也就是不愿意等。于是,他们一旦想要每种东西或者做某件事情,就会不假思索的去做,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令人焦头烂额的后果...
当然,熊孩子之所以熊,很多时候不仅仅只有天性的原因,作为父母,管教不利也难辞其咎,甚至有很多时候,后天的习惯养成所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天性的原因。
不少人应该经历过心爱的玩具、手办、化妆品被“熊孩子”折腾的没了原型,正当满腔怒火要喷涌而出时,得到“熊孩子”家长一句轻飘飘的“他还小,别跟他一般见识”....
“哎呀,我家孩子还小,还不懂事!”“你是大人,怎么能跟一个孩子计较呢?”“你怎么这么没有素质,就会欺负小孩啊?”......这些熊孩子父母的经典语录,是不是很熟悉?
“熊孩子”的存在,很多就是因为有错误家庭教育观念的“熊家长”的存在!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这种“熊孩子”杀伤力极大的武器在世,我们要怎么做呢?
一:不做“熊”家长。
家长的模范作用得起到正面影响,用自己的行为来教会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负面影响的严重性可类比班杜拉的玩偶实验)。
三:奖惩机制,建立基本的行为规范。
“搞事”之后要适当惩罚并讲清缘由、教他改正,惩罚才会有效;而当他们及时改正或是做了对的事情,也要及时强化,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遇到不认识的“熊孩子”怎么办?
没有立场教育的时候,敬而远之...与大杀器保持距离,恩,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吗?有用的话欢迎点赞、转发二连击哦~
对于熊孩子,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交流育儿心得,双语启蒙的心得,愿我们一路陪伴前行,有爱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