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都有,我也要”,当娃提出要求,父母的回答决定其人生格局
一直而言,中国人在讲求“专”、“精”、“尖”的技术方面具备很大优势,但在需要创造力和开发性的工作上相对较弱。
这其实是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决定的,欧美教育更偏向个体化和个性化,鼓励每个人活出自我。
而中国乃至东方许多国家,教育都向“集体化”靠拢。孩子们日后成长的价值是,为集体作出贡献,能够融合社会。
孩童时期,欧美教育就通过“6个问题”的海报,不断向孩子强调“独特自我”的重要性,希望他们的精神能独立而不脱离于外部环境,具备较强的自我认同感。
而东方教育更喜欢具备趋同性和纪律性好的学生,如果他能在集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会被人认可。
其实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千秋,都能培养出人才,只是擅长领域不同而已。
01生活中也能培养的孩子“自我认同感”,可大部分家长都忽略了就比如孩子上了几天幼儿园回来,突然对父母说“同学都有……我也想要……”,此时就是孩子趋同性的一个表现。
孩子提出这项要求的原因,是其他同学都有,而非他想要的这样东西存在哪些好处,吸引着自己。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家长们大多都会豪气万丈地回应:“好,妈妈明天也给你买!”
这种心理的背后,是父母认为其他孩子都有的东西,如果自家孩子,那未免也太心酸了,怎么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万一被人看不起怎么办?
这种“志气”固然能给孩子底气,却也让孩子在“从众心理”的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家长也知道,孩子的需求如果太容易满足就不容易珍惜,可又不甘于人后,也不想看到孩子难过,因而感性大于理性,总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孩子。
一次次满足孩子的需求后,培养孩子“自我认同感”的机会也就悄然溜走了。
实际上,孩童时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萌芽阶段,孩子也在逐渐塑造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观念,梳理人类之间存在的不同表现。
很多时候,孩子在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不同时,都会提出问题和疑惑。大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多想,总是安慰他没什么不一样的,其实这就在变相迎合孩子的趋同心理。
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系众多专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孩子对自我认识的发展,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自我意识萌芽——意识到自我与他人存在差异——自我认同——自我与环境融合。
而孩子与他人比较,想拥有他人拥有的物品时,就处于意识到差异的第二阶段。
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大人之间也会存在这种攀比的现象,无可厚非。
但如果父母想要一个具有独立自我、丰富创造性的孩子,就不能常规地、无原则地满足孩子。
面对孩子提出的此类要求,父母如何回答,将会直接决定其未来的人生格局。
当孩子提出想要别人拥有的东西时,在满足之前,父母要提前问这几个问题:
①你真的想要这个东西吗?还是仅仅羡慕别人都有?
②你认为这个东西有哪里吸引你?它存在什么样的优点?
③你认为它有什么优点?买来之后你将用来干嘛?
尽管孩子尚小,但润物细无声,多问几次孩子也会逐渐产生这样一种心理习惯,即从众之前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当孩子有意识地去思考这个问题时,也就开始对“独特的自我”有概念了。他们追逐的东西,不再是“别人都有”,而是“我真的需要吗”。
家长如果担心孩子不能理解,也可以用《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这类绘本里的故事向孩子说明。
04“自我认同感”建立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里教育藏在养育孩子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家长不要小看了这些细节之处,你的态度和决定,往往都感染和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和格局。
一个取得成功的孩子,与父母潜移默化的态度脱不开关系。如果从小孩子就被鼓励做出真正属于自我的决定,“自我认同感”自然也就能一步步建立起来了。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私以为很有道理:人生其实只由三个C决定,Choice(做出选择)、Chance(走出一步)、Change(发生改变)。
如果家长不仅仅要一个盲目从众的孩子,而是要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请跟孩子说:做你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