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不许就是不许,还敢顶嘴,反了你了……” 这句话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

由 解洪海 发布于 健康

周日逛商场,碰到一对母子正在「吵架」。

孩子想要一个玩具汽车,妈妈不给买,理由是「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汽车了,为什么还要买?」

儿子不乐意了:「凭什么你可以买那么多新衣服,却不许我买新玩具?”」

这位妈妈顿时恼了:「不许买就是不许买,还敢顶嘴,反了你了……」

孩子再次申辩,「这不公平,妈妈是大坏蛋!」

母子俩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一路吵到收银台,直到最后,玩具汽车也没买成,母亲愤怒地拽着儿子离开了商场。

看到这一幕,作为母亲,讲真,我挺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的。

不知什么时候起,曾经我们眼中乖巧可爱的孩子,就突然变得不听话了,处处和你对着来,有时候顶起嘴来,还头头是道,怼得你哑口无言,捶胸顿足……

于是,顶嘴的孩子,就会被我们贴上「不听话」的标签,当孩子说出「我偏不」「凭什么」「为什么」时,大人们就会倍感尴尬、失落,甚至尊严扫地,这时候,我们就会怒不可遏。

然而,顶嘴的孩子真的就一无是处,甚至变坏了吗?

心理学家安格利卡 • 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换句话说,不管父母愿不愿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都会建立起自我意识,这让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并希望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

而顶嘴就成了孩子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摆脱父母控制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孩子顶嘴不可怕,不允许孩子说「不」的父母才真正可怕。

不允许孩子顶嘴

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霸权」

苏有朋在节目中说,自己小时候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属于会和父母顶嘴的那种小孩。

最严重的的一次,顶嘴后,父亲去厨房拿着菜刀往扔了过去。

虽然讲述过程中,苏有朋全程笑着。可他还是清晰地意识到:「可严重了我们那时候,家庭暴力啊。」

很多父母,口口声声爱孩子,但实际上,却永远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接受任何反驳,这种霸道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对孩子爱的绑架。

不允许孩子顶嘴,不曾听从孩子的内心、不尊重他的感受,这本就是一种「霸权」,是对孩子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孩子长年累月的心理创伤,可能要用一辈子来治愈。

我有个同事,与父母关系很差。一提及自己的现况,眼泪立马就会掉下来。

她说,明明想要拒绝别人的请求,却怎么也说不出「不」;即使知道自己的想法比别人更好,也不敢在会议上发言;

更糟糕的是恋爱了,虽然不是自己的错,也只会一味讨好附和,这让她苦不堪言。

后来深聊下去,才明白这一切都要追溯到小时候。

她的父母强势,小时候如果做错了事,父母总会严厉地批评一番。越是争辩,惩罚得越厉害。

有时候即使父母知道自己错了,也不会妥协道歉。若她反抗,最后矛盾的焦点就会变成——「你竟然敢顶嘴」。

久而久之,她不再与父母交流,最终选择封闭自我。同事感慨说,如今虽然长大了,远离了父母,但我心里有一个洞。

这个「洞」,特别让人心疼。

心理学家在谈及「权威式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时说: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怀疑代替信任,让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爱。

孩子顶嘴,父母越用权威镇压,孩子就越憋屈,与世界的关系也越矛盾。

一个不会顶嘴、只会顺从的孩子,软弱会慢慢成为她性格的一部分,人也会越来越压抑。

而这种压抑,才造成了亲子关系的所有悲剧。

孩子顶嘴,真的就是件坏事吗?

最近,烟台的一位小姑娘因为有理有据地反驳爸爸,把网友笑翻了。

起因是爸爸质问孩子为啥学习不好,是没有笔还是没有本?

没想到小姑娘顶嘴说:我没有一个好爸爸……

不仅如此,小姑娘还声泪俱下控诉:别的小朋友学习好,是因为家长的努力和陪伴,不像爸爸三心二意的;别人的父母,都是各种各样的关爱在他们身上,学习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好起来的,要一点点变好……

这顶嘴的架势,不但每句话都说到点子上,还有理有据。难怪网友夸她说得对,做父母的是该好好反思。

家长发现没有?会顶嘴的孩子,更有主见,他们会遵循内心自己心中认为正确的事情,并且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反抗。

心理学博士安格利卡 · 法斯说:「争执能帮助儿童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

想起邻居家的小姑娘,想要学跆拳道,而妈妈非让她学钢琴。

小女孩就顶嘴:我们班娜娜就是学的跆拳道,现在很威风。

「怎么威风了?」

「我们班上的男生都不敢欺负她,老师还让她当体育委员。」

你看,小女孩表达了内心的想法,有思想有主见,还列举了能证明她论点的论据,思路也很清晰,这在日后进入职场,上谈判桌,或在一些社交过程中,都是积极有益的。

父母的话就一定正确吗?

当然不是,甚至某些场合下,能保护孩子的只有他自己。当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会「顶嘴」的孩子往往能更勇敢地保护自己,这样的孩子也大都不惧权威,显得更具勇气和担当。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顶嘴,我只想告诉你:恭喜你,你的孩子正在抬眼看世界,并学会独立思考了。

允许孩子表达自我

孩子才有勇气迎接人生的挑战

知乎上有位网友的故事,把我看哭了。

上初中的时候,他特别叛逆。打架、逃课、成绩差,有段时间还特别喜欢顶撞老师。

有一次,他因为与同学打架被叫到教务处,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不仅不认错,还一脸不屑地顶撞老师「凭什么要听你的」,气得老师当场打电话给了他父亲。

网友顿时慌了,心想这次父亲肯定会狠狠地惩罚他。可没想到,回家后父亲并没有打骂他,而是平静地对他说:

我知道你顶撞老师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们今天像朋友一样聊聊,可以吗?

那天,他与父亲整整聊了三个多小时,把内心所有的烦恼、委屈都说了出来,眼泪鼻涕流了一地,最后父亲告诉他,爸爸理解你,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好吗?

网友感慨,父亲浓浓的爱与谆谆教诲让他非常感动,他反思后,发自内心地想要好好学习。因为,他不想让父亲失望。

很多时候,父母都只关注孩子顶嘴的事实,却忘了孩子顶嘴,是有原因的。允许孩子说出内心的话,并用恰当的方式引导,恰恰体现了父母教育的智慧。

作家刘墉在他的《刘墉谈亲子关系与沟通》书中写道:

在一段和谐的亲子关系中,父母的话,孩子乐于听;孩子的话,父母懂得听。

谈到孩子顶嘴,他坦言从小就会给予孩子「发言权」:

每次孩子做错事我教育他,训完都会说:OK!老爸说完了,现在轮到你了。

然后由孩子替自己辩解,他还要想尽办法赢我。所以他从小练就了辩论的好口才,后来还拿下了《我是演说家》的冠军。

孩子的勇气、智慧、能量需要来自父母的接纳与尊重。

当我们学会了用耐心、尊重和理解,去了解孩子的问题,慢慢的静待花开;孩子自然也就拥有了冷静、坚毅的勇气,去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零零后》导演张同道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次他让儿子洗手,结果孩子刚把手伸出去就缩了回来喊:烫。

张同道马上说:怎么会,我刚洗完。

这时,4岁的儿子顶嘴道:那是你的感觉,我觉得烫。

这句话给了张同道非常大的触动,也成了他拍摄这部儿童纪录片的契机。

可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在孩子面前,我们之所以不能容忍孩子顶嘴,就是容易把自己看成绝对权威,总觉得自己看到的真相才是真相,做出伤害孩子的事而不自知。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情感勒索」,即关系中的一方以爱等名义,让另一方牺牲自己的利益,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事,服从他们的意愿。

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操纵方式,如果我们不顺从他们,他们就会惩罚我们。

落在教育里,若父母一直杖着「父母权威」,不允许孩子顶嘴,甚至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就是一种「情感勒索」。而这种「情感勒索」只会让孩子抗拒、叛逆,甚至是逃离。

毕淑敏说:爱一定要以生命平等为基石。

父母真正的爱,是自由,是允许,更是平等;理智的爱是理解,是放手,更是尊重。

我们不鼓励孩子们无礼的顶嘴,但是我们的目的也从来不是控制和打压孩子,让孩子委屈地度过童年。

而是坚定的跟孩子站在一起,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好、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