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
目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呈现全球化增多和年轻化趋势的特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1)传统观点认为子宫内膜癌是雌激素依赖性癌症,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生活习惯不健康等,都会引发女性内分泌失调,比如PCOS患者可能因低剂量雌激素长期刺激而导致子宫内膜癌。
(2)目前,居民生活水平升高,随之而来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发生率升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有以上内科疾病时,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明显升高,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
自十余年前,妇产科医生展开对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前期的研究明确了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雌激素“双受体双效应”学说,即雌激素核受体介导的基因转录效应、雌激素膜受体介导的非基因转录效应,这些丰富了子宫内膜癌发病雌激素作用机制,为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及钙离子通道抑制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还进一步明确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关系,肯定了子宫内膜癌同时是代谢性疾病的观点,并为利用纠正糖脂代谢紊乱的内科手段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理论基础,为通过调控脂代谢预防子宫内膜癌提供新思路。
将这些研究依据,引入临床,现在的妇产科医生,他们提出子宫内膜癌诊治的新理念。
子宫内膜癌
一是,根据子宫内膜癌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调整。即通过大剂量孕激素并联合其他药物(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GnRha等)的综合治疗方案,使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内膜逆转为正常,从而保留子宫,之后再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完成生育。“这不仅治疗了疾病,还对其家庭和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切实解决患者实际问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进展”。
二是,根据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特征、临床经验和研究探索,发现子宫内膜癌是雌激素相关、糖脂代谢相关的肿瘤,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密切相关,既是一个妇科疾病,也是一个内科疾病,需要进行多学科联合诊治。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需要改变观念和理念。首先,子宫内膜癌是代谢相关疾病,是慢性疾病。
三是子宫内膜癌不单是妇科疾病,更是涉及多学科的疾病。因此在诊治方面,其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治,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是,一直以来,肿瘤的治疗都是破坏性的手段,用手术去切除器官,用放疗或化疗来杀灭肿瘤细胞。希望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未来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实现“逆转肿瘤-保留器官-保护功能”的治疗模式。而子宫内膜癌已经开启了这种模式的尝试,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