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人多就想回家,是怕生吗?也许是我们误会孩子了
孩子遇到人多就想回家,是怕生吗?也许是我们误会孩子了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慢慢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会慢慢置身于越来越大的环境,学会与人相处是重要的成长。
为了让孩子更快地学会与人相处,爸爸容易把自己陷入过于急迫的境地,当孩子未能完成心中既定时,便会不自觉给他贴上标签。
其实,孩子在不同的年纪遇上不同的人群,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并不是大人们口中的“怕生”,也许是孩子还处在自我意识建立的阶段,也许是孩子还不太能接受与小伙伴一起玩耍。
可见,孩子在外界环境时,需要更多的适应,爸爸妈妈要耐心等待和悉心帮助,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不可操之过急,要不会适得其反。
01.
不同年龄段的游戏有不同的特点
1)2岁之前的“随机”和“独自”游戏。2岁前的孩子,还没有其他人的意识,这个阶段的宝宝游戏是没有明确目的的,随机且平行。通常不会注意到其他孩子在周围,也不会注意到他们在做什么。
2)2-4岁的“平行”和“联合”游戏。这个阶段的孩子除非有需求,否则他们也不太会注意到其他小朋友在做什么,有了小伙伴的意识,会关注到彼此,但是一般不会有互动,也不会有共同的规则。
3)4岁以上的“社交”游戏。通常,4岁以上的孩子就会有小伙伴的互动意识了,会分享玩具和想法,并且玩耍过程中,会与小伙伴一起遵守规则。
当然,4岁以上的孩子愿不愿意社交,也爸爸妈妈的教育暗示所影响。积极正面地引导孩子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通过较为缓和的方式带领孩子更好地进行社交游戏。
02.
面对孩子的不同阶段,爸爸妈妈要有不同的方式对待
1)孩子在2-3岁的时候,他们仍然处于自我意识的建立阶段。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会出现自我意识建立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并不是不喜欢跟小伙伴一起玩耍,也不是怕生,更不是内向。而是,在孩子的意识里,暂时还没有小伙伴,他们还处于自己跟玩的时期。
面对这样的时期,爸爸妈妈给足孩子时间,直到他们有了“其他人”的意识,渐渐地,这样的情况就会改善或者消失。
2)实际上,稍大一些的孩子,也会遇到人多就哭闹,想要回家的情况。在生活中,相信很多家长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人多,或者为什么不喜欢与小伙伴一起玩。
4岁以上的小孩,已经有了自主意识,并且能够较完整表达出来。爸爸妈妈可以与孩子平静有爱的谈心了。找到是害羞的原因,还是受某种情绪影响怕受欺负,就方便解决问题了。
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与孩子共读一本绘本故事,强化孩子对于小伙伴的想象,鼓励孩子多观察小伙伴,尝试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多出门走走。
总结:我们常常听到大人们给小朋友贴标签,没礼貌、内向、怕生等等,大部分是指孩子出门见到人多就会哭闹,吵着要回家这件事,其实,爸爸妈妈可能误解孩子了。小孩不喜欢小伙伴或者不和小伙伴一起玩,只是暂时现象,爸爸妈妈需要给足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这种现象会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而缓解,从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