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乳腺堵塞造成的奶疱,
是哺乳妈妈最头疼的麻烦之一,
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乳房疼痛。
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乳头上出现水泡对于母乳喂养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不会对奶水质量造成影响,但是孩子长时间吸吮乳头,也可能会导致乳房上的水泡破裂,导致皮肤溃烂,化脓疼痛。
乳头奶疱到底是什么?
乳头奶疱根据成因可分为4类。
第一类是长在乳头或乳晕上的白色或黄色、有痛感的小点。这种奶疱,由于近乎透明的乳头表皮细胞封闭了原有的乳腺管开口,使得母乳无法顺利流出来,宝宝吸吮时会造成局部肿胀而引起剧烈疼痛。若按压乳房挤出母乳,会使得这个小点向外突出。如不进行特殊处理,乳头奶疱可持续存在数日或数周,然后随着表皮脱落而突然消失。
第二类是由乳腺管堵塞引起的奶痂,多由乳汁变干后形成的颗粒或半凝固、脂肪含量较高的母乳堵塞在乳腺管开口引起。如果是乳汁变干后堵塞开口导致的,可通过挤压乳晕,在母乳快速流出时将其顶出来,或用指甲轻轻抠掉(注意:一定要保证手部清洁,避免指甲缝带有细菌而感染乳腺)。如果是半凝固、脂肪含量较高的母乳堵塞所致,除了挤压乳晕外,还要注意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哺乳妈妈通常为了充足的奶量,每天都会喝很多汤。这些汤,表面厚厚的浮油富含饱和脂肪酸和热量,最好将其舀出去再喝。
第三类是乳头皲裂造成的红色或褐色结痂,常因宝宝不正确的含乳方式、吸奶器负压过大等损伤乳头皮肤所致。
第四类是由感染疱疹病毒引起的乳房或乳头起疱、结痂。这类乳头奶疱所占比例很少,预防感染最为重要。
预防乳头奶疱很关键
01
喂奶
多喂!多喂!多喂!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放在最前面,而且要重复说,还要配上感叹号。在母乳的供需平衡建立之前经常排空乳房,无论对于预防乳房肿胀乃至乳腺炎,还是增加泌乳量,抑或是促进子宫复旧、平复妈妈情绪,都是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
02
按摩
配合手法轻柔按摩乳房后挤出母乳,可以代替宝宝的吸吮进行乳房的排空。每次洗澡后,乳房会较为肿胀,此时可以轻轻挤压乳头,将乳头白点挤出来。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将容易淤积在乳腺导管开口的较为黏稠的母乳挤出来。
03
保护乳房
04
饮食
得了乳头奶疱怎么办?
发现乳头出现奶痂后,妈妈们不要着急,可按照以下这四大步骤进行自我护理(根据效果可重复多次)。
01
喂奶之前对乳房进行湿热敷
使用硫酸镁湿热敷乳房(1杯200毫升温水 2茶勺硫酸镁),可以达到消肿、消炎、止痛、软化奶痂的作用。每日4次。如果担心宝宝会吃到残留在乳头的硫酸镁(有淡淡的苦涩味),可以用温热的清水冲洗后再进行哺乳。硫酸镁湿热敷后,使用干燥的消毒棉球蘸橄榄油敷在乳头的奶痂上,以保护和滋润娇嫩的乳头,同时对奶痂进行进一步的软化和溶解。
02
清除乳腺导管开口处的堵塞物
如果是乳汁变干堵住了乳腺管开口,可用清洁过的指甲轻轻从边缘抠开,或使用消毒过的针头轻轻分离乳头奶疱的边缘和乳头皮肤(注意:是从边缘处“向上挑”而不是“向下扎”,否则可能会将细菌带入乳头内部)。整个过程一定要注意工具消毒,同时避免任何可能让细菌“乘虚而入”的环节。当有部分奶疱边缘离开乳头皮肤表面时,可以用消过毒的镊子或小剪刀去除多余的皮肤 。建议不要自己在家里操作,因为极有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细菌感染,诱发乳腺炎。
03
手法按摩后挤奶或用吸奶器吸奶
湿热敷后选择有奶疱一侧的乳房喂奶。喂奶前配合手法按摩和挤奶可帮助母乳更好、更快地流出,有可能将半凝固、脂肪含量较高的母乳挤出来(类似牙膏)。挤出之后,后面的母乳会非常通畅地流出来。
04
常规乳头护理
哺乳后在乳头上涂抹维生素E,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在下一次哺乳之前,将维生素E擦掉,防止宝宝误食。
来源:母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