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古街上有一座号称中国最小的空中庙宇!
漳州很大,面积1.26万平方公里,辖2区、1市、8县,是福建古代三大城市漳、泉、福之一,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有山有海、温泉、火山、土楼、森林样样齐全,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漳州古街,位于漳州市城区芗城区,北起中山公园、南到修文路,东界延安南路,西至青年路一带,是古漳州府城的中心地带,其间的台湾路、香港路至今保留着大批明清时期的古市井、古民居建筑群,形成充满浓郁古韵的历史街区。这里先后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从动车漳州站下车的话,坐11路公交车2元,约半小时到达龙师附小站下车,往西走三百米左右便进入了漳州古街范围。
游逛漳州古街大概需要2小时,我首先直奔漳州文庙,漳州文庙建于宋庆历四年,如果你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岳阳楼记》的开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没错,漳州府文庙大成殿就建于那时候。
孔子像的木雕和龛位都非常精美,但应该是现代工艺作品,文庙在近代大都受到了一次劫难。
说起来主干道香港路和台湾路的名称可一点也不显古老,其实台湾路以前叫做府学前街,而香港路古称南市街,都在20世纪初改成现在的名字。
老街区两边是典型的闽南骑楼,还有很多老字号的牌匾,青石板路面,别具风格。
注意看这块国保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漳州石牌坊”,但下面有个破折号“双门顶明代石坊”,这说明漳州石牌坊不止这一处。还有两座石牌坊位于新华东路,叫做“岳口清代石坊”,共四座石牌坊构成第四批国保单位“漳州石牌坊”。
但最具代表性的牌坊,就是位于芗城区香港路北端双门顶的“尚书”和“两京敭历”两座明代牌坊,以及位于新华东路东端岳口街的“闽越雄声”和“勇壮简易”两座清代牌坊。
两座明代石牌坊相距28.5米,这个角度的照片,大概也就是漳州古街的标准相。
特别是如果你事先不知道有这么一座庙的话,根本不会注意到,因为伽兰庙在空中,入口是背街面的铁梯。这是伽兰庙正面照,插了三面旗子那地方就是。
说全国没有比这更小的庙了,我不太相信,但比这更小而且历史悠久的空中庙宇,估计还真没有。据说没有人能说清这座庙建于何时,有何来历,但它却已存在了数百年。
小庙旁边还住了一位老太太,估计她也是该庙的管理员,伽蓝庙属于附近居民共同拥有,谁都可以参观朝拜。
又遇到一座太平天国侍王府,既然是第二座,那么肯定有第一座,最出名的太平天国侍王府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酒坊巷,国保单位。
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广西藤县人,忠王李秀成的堂弟,天京失陷后继续领导部分太平军反清,1865年被友军杀害。
不过相比那座成为垃圾堆的半边牌坊,这座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儿去,居然成了小店的一部分。
古街旁还有一座中山公园,很多地方都有中山公园,很多中山公园都是当地最古老的公园,漳州中山公园也是漳州府衙旧址所在。
1920年8月,陈炯明奉命率军回粤,福建督军李厚基派张毅踞漳州。时利用拆寺庙的雕刻精工的盘龙石柱四根,在府署前面古榕树下建“龙柱亭”,在亭中立镌文石碑,宣扬其“治漳政绩”。
来到漳州,不喝一碗四果汤是不完美的,四果汤闽南一带的夏日必备饮品,味甜爽口,清凉解毒,说是四果,其实现在显然已经不止四果了。
如果说一个吃货不该错过漳州古街上的四果汤,那么也不该错过一份豆干面,面饼是现成的,可以要一块,也可以要两块,作料自己选择,爱吃什么加什么,豆干面说不上多么好吃,但是浓浓的漳州味道。
晚上可以去九龙江边吹吹风,漳州古街与九龙江只隔着一条江滨路。
桥亭四面刻字,记录历史,包括建桥材料都公之于众,不敢偷工减料。
建成于1926年中山桥如今已经成为危桥,桥已禁止通行十一年。
漳州是福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漳州古街就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街区,没有之一。漳州市区的国字号头衔基本都在古街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国历史文化街区,2004年还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电影《云水谣》里的台湾市景也是在这里拍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原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原点基本都不可能保持最初的样貌,但有的已经变得和城市其他地方大同小异,有的则还保持着历史的痕迹,漳州古街就是后者,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印迹。假如有人叫我介绍漳州市区有什么地方值得一去的,那么非漳州老街莫属,因为这里才是最有漳州味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