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一天:九旬老人与国徽有个“约会” 2016.5.14日
沈阳老人吴嘉祜是新中国首枚国徽的铸造者,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国徽,凝聚了他与工友诸多精力和汗水。虽然已经95岁高龄,但吴嘉祜老人注重养生,头上也生出很多黑发,耳不聋眼不花。岁月洗去太多往事,但生命中的一些经历让他终身难忘:1949年9月10日,他成为沈阳机床一厂一名八级钳工;1950年7月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8月,作为25号车间3组组长参与铸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国徽。(图/文 王田)
4月26日,吴嘉祜老人与往日一样,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后走出屋门,来到楼下的一块不大的空地处,选择靠墙根的一侧将马扎放好坐下,与其他的老人一起享受清闲时光。这里是一个老小区,居住着许多当年显赫业绩的工人。
吴嘉祜老人双手有力,这是一双老工人的手,宽阔、粗糙、骨节大,66年前,这双手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枚国徽的铸造。
老人介绍,国徽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最大的直径2米多,“天安门城楼上挂着一个。”这枚国徽铸造分三道工序,铸造铝合金毛坯、钳工精加工抛光、镀金烤漆。当年,老人与工友们负责第二道工序,而这道工序还分为五个部分:首清洗、二修补、三精雕细琢、四刮平、五抛光。检验合格后转入下一道程序,即镀金烤漆。“这可是要挂到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谁都不敢怠慢。”
沈阳机床一厂铸造的这枚国徽,直径2.4米,重487公斤。2012年4月17日,吴嘉祜再一次回到了车间,指导工人们按当年工艺重新制造了一枚同等规格的国徽。这枚国徽收藏在沈阳铁西区中国工业博物馆。
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没人瞧得起工人,他的门牙,就是伪满时期当学徒工时被打掉的,“一辈子没门牙”。在当时的工艺条件下,铸造国徽并非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务。吴嘉祜带领着六七个人扎在车间连轴转,毫无怨言,内心充盈着神圣感。饿了,拿块抹布擦擦黑乎乎的手,抓起窝窝头就啃。图为2012年,工人正在按照当年的工艺浇筑复制国徽。
“当时为了顺利完成第二道工序,我们自己制作了很多小工具,用自制的钢丝刷将国徽毛坯表面那些凹凸不平的地方打磨干净,然后用专用工具将有瑕疵的地方修补完整,再用自制的小刀将国徽图案中的细节部分一一雕刻出来,继而再用专用刮刀刮平图案表面,最后整体抛光,让国徽光亮的如镜子一样。”图为在复制国徽的车间内,吴老现场写出“国徽国威闪金辉,我为国徽制银坯。天安门上撼世界,胸中刻下心灵美”。
要验收国徽了,吴嘉祜形容当时的心情“紧张地连呼吸都要停止了”。他跟在验收的领导背后,屏息等待。领导仔细端详国徽的每一个细节,过了好一阵,忽然轻轻点点头,然后转过身来说:“师傅们,辛苦了”。“听完,我的眼泪就从眼角流了下来”,吴嘉祜说。图为吴老通过高清电视看着国徽的图案,仿佛回到从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吴嘉祜最独特的举动,是在每晚七点的新闻联播开始时,放下碗,盯住屏幕,看着音乐中浮现的国徽。儿女们都不理解,直到父亲风烛残年,他们才知道老人有过那么光荣的历史。图为2012年11月7日,吴老专程去往北京看国徽,离北京越来越近,吴老也越来越开心。
近距离看到国徽的吴老,开始讲述国徽筑造时的故事。时隔一个甲子,吴老再次看到自己亲手做的国徽,称:这一刻是一生最难忘的时刻。把质朴的爱倾注于这枚国徽的沈阳机床一厂工人们,在后来的岁月中,许多人已离开了人世,但这枚国徽,至今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光亮如昔。
现在,由于吴老夫妇上了年纪,儿子吴瑛照料他们老两口的日常。
老人家住三楼,每天上午和下午他都要自行下楼活动。每天天上的鸽子开始飞翔,老人便开始了在小区遛弯运动。
每日半个小时的太极拳锻炼是雷打不动的项目。
吴老的老伴今年94岁,前不久摔了一下,现在只能卧床休息。
吴老喜欢看新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斯诺克是他的最爱。
老人总结的养生之道。
如今,老人的更多话题是与周围的人谈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