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向红色旅游村的蜕变
游客和学生们常来纪念馆参观学习。
鄠邑区石井镇的栗峪口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三年多来,在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这个村子发生了华丽蜕变。如今的栗峪口村被评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陕西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西安市‘最美乡村’”。
2019年,栗峪口村还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如今在红色旅游引领下,工作队和村民干劲十足,他们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在脱贫后正大步迈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挖掘红军过境史
打造红色乡村游
7月1日,西安某单位20多名职工来鄠邑区栗峪口村红军过境陈列馆举行主题党日学习,他们身着红军服装,庄严肃穆,在陈列馆前升国旗、唱国歌、默哀先烈、宣读入党誓词,而后参观学习。
市委组织部驻村第一书记赵轩说,陈列馆从2019年11月试运营两个月,已有5000余人前来参观学习,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暂未大规模接待游客。
说起陈列馆的建立,也是十分偶然。一直在为村里产业发展谋出路的驻村工作队,一次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有位老人说起了土门自然村曾经有红军驻扎过。但由于老人记忆模糊,只得到了零碎的信息。
得到这一线索后,西安市委组织部领导高度重视,立刻组织省、市、区的党史专家进行座谈、研究考证:确实曾有三支红军在这里待过。而且,这里是西安唯一一处有三支红军过境的村子。
驻村工作队敏锐地抓住这一点,与村民一起,充分挖掘这一红色本土资源优势。在鄠邑区有关领导多次现场指导下,红军过境陈列馆不到两月就建成了。建设过程中,村里党员积极参与,村民大力支持,踊跃捐献红军时期的农具。
陈列馆建成后,一个个红军故事从这里不断传出,激发了干部群众的斗志。该村通过“村支部书记讲党课”“第一书记讲革命史”“老党员讲村史”等,对全村300余名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轮训,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吸引西安市近5000名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纪念馆“理论学习新阵地、党性教育新平台、扶智扶志新载体”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红色”带动“绿色”
搞活农村经济
“红色旅游发展了,为农村带来了人气,不仅带动了农副产品销售,还能带动村里农家乐、民宿的发展。”赵轩说,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着手在栗峪口村打造了三大基地,分别是农耕研学基地、亲子拓展基地和农资服务基地。
农耕研学基地规模比较大,他们利用现有园区果树种植、有机蔬菜大棚、林下养殖提升等项目和生产路,打造集农业科普、农业观光、农事实践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研学旅行基地,吸引西安市中小学生们前来研学。预计疫情过后,年吸引5-8万名中小学生前来研学,将带来50余万元收入。
亲子拓展基地,工作队整合栗峪口自然村现有百亩格桑花海、亲子草甸、甘泉书院、村史馆等现有设施,重点围绕当地特有的农作物及民俗文化展开,并结合自然环境,设置体验类户外活动,让孩子在走进自然、保护自然中了解自然。
农资服务基地,利用闲置房屋建设集体农资商店,销售果品种植所有必备农资,组织村民学习生产技术规程,推行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统一服务,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建设三百吨冷库,为全村两千亩果树提供临时性周转储存。
为了保障这些基地尽快落地、有稳定客源,工作队与西安君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友联旅行社、曲江农业旅游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将带数万学生及游客来村里。“有了稳定客源,我们正在打造有特色的民宿。我相信,不出两三年,栗峪口村一定会出现乡愁变产业、农村变公园的美丽画面,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致富奔小康的梦想。”说道村子未来发展,赵轩满是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