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北九水 | 一水一风情

由 费玉荣 发布于 休闲

“不到九水,不算进崂山”,一直以来,有“海上仙山”之称的崂山都是青岛的象征。与高耸入云的奇峰秀石不同,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涓涓细流更像是崂山仙境的生命所在,春去秋来,在奔腾与跳跃之中绘就一幅绝美的秀丽山水。

而在崂山之水中,尤以九水最为奇绝。

九水之水源于崂山巨峰之阴的凉清河,下游汇入白沙河,自胶州湾入海,是崂山流域最长的河流。以柳树台为界,九水分为南九水与北九水两个区域。北九水在白沙河上游,又分为外九水和内九水,外九水自大崂至太和观(即北九水村),内九水自太和观至靛缸湾(鱼鳞口、潮音瀑)。内外九水以北九水村为分界点。

九水十八弯。入北九水,很多游客为水而来。那么“九水”之名缘何而来?原来是因为水从深山峡谷中流过,穿山越涧,遇阻便折道绕行,拐了很多弯儿,每拐一道弯,人们就称其为“一水”。

俯瞰北九水景区。宋春华 摄

传说,很久以前在崂山深处住着一对母子。一日,儿子大龙像往常一样早饭后上山砍柴,翻山越岭来到崂顶北坡密林中。砍了一会,他觉得口干舌燥,便停下手上的活准备找水喝。正当这时,看见在不远处的草丛中红光一闪,走近一看是一个红色怪蛋。当大龙想要弯腰拾起仔细看时,那怪蛋却钻进嘴里顺着嗓子滚进肚子里去了。大龙只觉像是有一团火钻心挖骨地在肚子里燃烧,一时间,浑身上下从里到外火烧火燎,只想喝水。在山上没有寻到水源,大龙只得匆忙下山。

回家后母亲上前询问,大龙便把在山上遇到的怪事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母亲听说大龙口渴,急忙去屋后泉眼打了一桶水,大龙见后,拿过水桶喝了个底朝天。随后,他又来到屋后的泉眼边,大口大口地猛喝起来,一转眼的工夫,泉眼已被他喝干了。为了解渴,大龙转身蹿下了山坡,钻进山涧下一个大水湾中,一边打着水花,一边喝起水来。等到大龙母亲追下山坡,大龙早已变了模样,身子又粗又长,眼睛又大又亮,口又宽又阔,牙齿又长又尖,胳膊和腿变成了四只大而锋利的爪子,头顶上还长出两只梅花鹿一般的角。

大龙母亲见儿子变成一条粗长的怪龙,带着一涧清水下了山,一边跟在后头撵,一边放声大叫着:“大龙,回来啊!大龙,回来啊!”大龙带着山水前头走,母亲跟在后面追,叫一声,大龙停下身子回头看一眼,他身后的水也围着大龙的身子转一圈,漩出一个湾,存下一湾水。就这样,母亲走了十八里,喊了十八声;大龙也停了十八停,转头看了十八眼;这山涧里的水,也围着大龙转了十八转,漩出十八个大湾,蓄下了十八湾水。

当大龙母亲跟着走出深山,来到山下时,累得再也走不动,便一屁股坐在涧水边,再也没起来。大龙出了山,再也听不见娘的喊叫声了,便头也不回地带着一涧清水进了西海,成了西海的龙王。

如今,北九水已经成为游客垂涎的圣地,每逢假期,便有大批游客前往。外九水处,有因山峰形似猛虎而得名的“黑虎山”,有泉水倾泻而下宛如珍珠壁帘的“三水垂帘”,还有传说当年何仙姑在此修炼的“仙姑洞”等风景。内九水因泉多、潭多,景色更胜一筹,在长长的深山峡谷间,水流时缓时急,奔腾而下。又配以两侧群峰耸峙,山水交映,用“五步一换景,十步一重天”来形容可谓毫不夸张。

水在山中转,人在画中游。北九水的美景,自然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画中游”。

由于外九水、内九水在长长的峡谷中拐了整整18道弯,十八个潭水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画家范曾便根据每一个泉、潭的方位和形状、特点以及周围的环境关系,为九水十八潭逐一命名。“上善”“抱一”“大方”等,满是天人合一、奔流不息的灵动之意。范曾在所书《崂泉铭》中对崂山之水有一段这样的评价,“海上第一名山,非徒高摩重霄,更缘周流群岫。崂山之泉,穷碧落而临无地。险岚云腾,幽谷烟笼,泉得神助,山随泉活,普天之下,未有如斯奇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