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合旅居养老的皖南山村里,七旬上海老人创业带动乡村振兴
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祖源村,30多栋当地民居被改造成了民宿,吸引来自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前来度假。有些老人集资认购了整栋民宿,平时交给当地人经营,想来度假时提前和管家打好招呼。他们喜欢这里的乡村生活,每次来总要住上一个月,成了“荣誉村民”。在黄山,这些老人有了第二个家。
这些民宿的经营者是72岁的上海老人庞焕泰。他被人称作“庞老爷”。庞焕泰曾是一名海军航空兵飞行员,转业后在上海工作,退休后投资兴办企业,目前在黄山市、宣城市三个村落参与乡村振兴综合改造及民宿经营。他在安徽找到了新事业,也把这里的山村当作自己的家。
“庞老爷”每年在安徽过春节
几年前,庞焕泰初次来到了休宁县祖源村。祖源村位于黄山南麓,整个村庄被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环绕。新安江流经此处,形成许多流泉飞瀑。村庄始建于宋代,是一座千年徽派古村落,拥有水口、古桥、民居等自然人文景观。村里有一棵1200多年的红豆杉,被称为徽州红豆杉之王。
后来,庞焕泰与当地政府合作,将30栋民居改造成民宿。他带着团队一起整修村里的基础设施,修旧如旧。不止如此,他还带祖源村里的手艺人到木雕之乡浙江东阳学习,鼓励他们把闲了多年的老手艺再捡起来。2016年11月,祖源村的民宿群开始试营业。2020年,以相同模式改造的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村民宿群也已开门迎客。
随着高铁交通网络建设,沪皖省际交通更加方便。上海人乘坐高铁可2个半小时内到达黄山市,再驾车1小时即到达祖源村。如今,庞焕泰大部分时间待在安徽。他一年里要去十多趟祖源村,几乎每年的春节都在村里过。
皖南山区藏着上海爷爷奶奶的独家记忆
庞焕泰的民宿经营情况很好。即便最近两年受到疫情影响,每逢节假日,民宿入住率依然保持得不错。游客来自上海、北京、深圳,尤以老年人居多。
皖南地区与上海很有渊源。20世纪60年代,根据中央部署,皖南徽州、宣城、安庆3个专区和浙西临安县成为上海的“小三线”后方工业基地,一大批上海技术员和知识分子来到皖南大山建设“小三线”厂。如今这批上海人步入晚年,对往昔工作过的地方抱有别样的情愫。
除此以外,庞焕泰强调民宿改造一定要保留典型的农村环境,要有活跃的原住居民。传统热门景区商业化气息较为浓厚,而皖南山村地处深山,保留了传统的村落民居、自然氛围、生活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了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来此度假的老年人就地买菜,自己动手做饭。好客的农民也会不时将田间的新鲜蔬菜分享给客人。
旅居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呼唤更多协作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安徽养老产业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出了一批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试点单位。安徽各地市与上海各区定点合作,推动异地养老发展。
皖南山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以黄山、九华山、牯牛降、清凉峰等为代表的山岳资源,以新安江、秋浦河、青弋江以及太平湖等为代表的水域资源,以及大量保存完整的古村落。
长期从事旅游研究与规划的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兴柱表示,由于受到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养老保障制度等影响,旅居养老因其较为灵活而受到欢迎。为进一步促进异地养老发展,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保护传统村落自然环境和乡土风貌,激活乡村记忆;二是破除制约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提供异地养老制度保障;三是针对老年群体的休闲养老需求,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合理配置,优化旅居养老产品体系;四是制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扶持政策。目前,安徽各地市纷纷推动本地养老从业人员到上海接受高质量培训,随后再回到本地服务上海来的养老客户,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相关链接
长三角乐享银龄①一体化,推动异地养老便利幸福
长三角乐享银龄②在嘉兴养老,“无忧”背后都做了什么?
作者:沈竹士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