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烟墩山上烟墩塔

由 夏德才 发布于 休闲

孙文西路。 资料图片

烟墩塔。 资料图片

广东香山,是绿意丰盈的山水诗章,孙中山先生出生于此,香山在中国近代史上熠熠生辉。

在中山开往广州的高铁上,窗外是绿色的南粤大地。凌波纵横,西樵远眺,稻菽沃野,蕉海蔗林。回望中山,大地上突起的烟墩塔清晰可见,像是别在胸襟的一支巨笔,成为一片苍翠中最醒目的地标。

中山古称香山,因五桂山盛产“王者之香”的兰花而得名。古代香山是孤悬于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永乐大典》里记载:“香山为邑,海中一岛耳,其地最狭,其民最贫。”千百年的沧海桑田,才有了钟灵毓秀的香山。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建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

在黑白电影里看到的香山,是过去南洋商业的繁华。观澜街的骑楼下,南风吹拂,穿行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洋交融的南粤大地,流连于中山纪念堂、西山寺、烟墩山和清溪路,浸染于香山文化“丛芳烂熳,郁郁纷纷”。

香山又称石岐,源于香山人——唐代礼部侍郎、诗人郑愚的诗:“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此地因山多石,水分歧而得名。

香山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南宋时期主持香山建县的乡贤陈天觉,近代涌现的以孙中山、杨鹤龄为代表的“翠亨四杰”,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雪榆等……

漫步孙文西路

走过岐江桥,迎面便是有着800年历史的骑楼老街——孙文西路。

孙文西路是香山的名片。全长500多米的商业街,西段古称迎恩街,明朝时叫观澜街。东段是岐阳里,自明朝就是香山的商业中心,民国时涌现了一批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商号,人称“洋行十八间”。观澜街历经隋唐、明清和近代的建造,尤其近代以来,香山籍的海外华侨回国兴建土木,光耀门楣,于是街道上建起了很多二三层甚至四层的华南建筑风格的骑楼,石岐人称之为洋楼。骑楼在粤语中是露台的意思,融汇中西建筑元素,一楼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为二楼的楼房,似“骑”在一楼,故曰“骑楼”,行人在烈日和暴雨下都能逛街。观澜街上的很多洋楼都有百岁以上“高龄”,骑楼的拱形圆门上镂有精致的雕花,或端庄肃穆,或大气豪华,间或有小家碧玉的姿态,经过百年风雨洗礼,几经重新粉刷修缮,骑楼绽放出昔日的富裕荣光。

老街不能一眼望尽,路有弯曲,有旖旎之态,需前行方能看到前路,颇有诗意。远处几棵高高的椰树,店家红蓝黄绿的各色招牌,也很别致,立即让街景有了层次,行走其中,仿佛进入了一幅老油画。细看街边古铜色的雕塑,车夫手握黄包车车把,正俯身等待商人模样的乘客上车,那神情栩栩如生。

访烟墩塔

烟墩山是石岐的地标。

站在岐江边,看到烟墩山上的阜峰文塔,也叫烟墩塔。阜峰文塔,在中山有着特别的意义,也因中山先生,成为兴旺文脉、民族振兴的象征。

岭南多丘陵,山高不过一二百米。上山的路有几条,从中山公园拾阶而上,一路绿树成荫。榕树是常见的高大树木,气根盘桓缠绕,爬满了树下石砌的墙体,蓬勃饱满,纵横交错。路很宽,路边低一些的绿化带中,有一丛丛合果芋,观赏性和空气净化能力强,它的品种也很多,粉头合果芋、银叶合果芋、长叶合果芋等……

登山的路被蓊郁的大树掩映,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登上山顶,烟墩塔就在眼前。塔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形制,塔高20多米,塔顶有一铁质宝瓶状刹,直刺青天。烟墩塔像一支面向蓝天的如椽巨笔,被称为“文笔”峰。峰,既是一种风景,又是一种高度。

古代香山三面环海,烟墩山是南海的海防前哨,山上有烽火台,发现海盗来袭,山上立即焚烟示警,烟墩山因此得名。

岐江两岸变通途

上善若水。岐江是西江支流,是中山人的母亲河。横跨其上的岐江桥则是中山的又一地标,承载着中山人的历史记忆。

河里鱼虾,岸上稻粱,成就了石岐“鱼米之乡”的盛名。但由于无桥,石岐的城镇与乡里往来,没有车马,全凭舟楫。历史上也曾有地方官员设想建桥,几番努力,但终归落空。

无桥的日子里,岐江两岸的百姓在江枫渔火里讨生活,竞舟戏水,洗衣洗菜,淘米汲水,载舟运货。青年时期的中山先生就是从岐江边的天字号码头出发,出国求学,走向世界。

岐江上最早的桥是在中山解放后,由南下的人民解放军协助建造。1951年1月1日,岐江大桥建成通车,极大方便了百姓出行,岐江两岸变通途。桥中间还有浮船,可开合桥面,方便船只通行。这是岐江有史以来建造的第一座能够开合的大桥。

上世纪80年代,当地重新修建了机械升降桥。记得第一次看到岐江桥升降的情景:即将过桥时,突然听到电铃高亢的响起,车辆和行人都停了下来,桥从中间分开,缓缓升起,直至垂直而立,像平行的手掌,江心似绝壁上霍然开启的一道天门,岐江上的客船和运货船鸣着长笛在众目瞩视之下缓缓驶过。那一刻,江上的画面顿时鲜活起来。

站在岐江桥上,凭栏而立,江风吹拂,摇曳着江边的树影。岐江蜿蜒穿城而过,繁忙了数百年的水道经过治理归于自然,如今,岐江的环境更好,更加令人流连。(王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