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鄢陵人,每天早上发布鄢陵大事!
鄢陵县城的小东街和小北关
左玉锋
经过明清两代多次扩建和重修,到解放前夕,鄢陵县城已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县城的基本格局与规模:县城方正、有东、西、南、北四条街、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明代东门曰阳和、西门荣乐、南门长宁、北门永安。明嘉靖三年(1524年),鄢陵知县尹尚贤在主持重新修建城墙的基础上,在四个城门皆设重门,并先后在四门设楼橹悬桥(俗称吊桥),使之成为防御匪寇的关隘,故形成了人们口头所称的东关、西关、南关、北关。
从明朝的县城图上可以看到,在东门阳和门南侧和北门永安门西侧还各开一小门,称为小东门、小北门。与这两小城门对应的有两条街道,即现在还存在的小东街和小北街。
在鄢陵从前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小东街是明朝时为便于梁廷栋(明兵部尚书)到城外泰山庙上学所开。从明嘉靖年间县城图上已有小东门来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东门至少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知县史文彬重修城墙时即已存在,而梁廷栋是在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的进士,也就是说梁廷栋在鄢就读前几十年就有小东门了,不是专为便于梁廷栋读书而开设。倒是当时小东门正对城东的东岳庙,纪念鄢陵乡贤陈寔的德星台也在小东门外,若说是为了民众到东岳庙祭祀或便于文庙士子拜祭陈寔而设小东门倒能说得通。
开设小北街和小北门的原因,清嘉庆年间知县吴堂的解释是"为居民薪水出入之便",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明清时期时县衙设在县城北部偏西位置(现鼓楼广场及以北),仓廒设在小北街路西现在上仓的位置,开设小北门是为了便于为县衙一干人等运送给养、便于民众缴纳粮饷,同时便于官吏公干后出城休息游玩、便于官员眷属去乾明寺上香而设。
小北门与小东门还有一不同之处,小东门外不称小东关,而小北门外则称小北关。现在乾明寺以东、北关大街以西的地方称小北关,以古汶河为界又分为小北关河西、小北关河东。这说明小北门在明清时期也设有"楼橹悬桥",是一小型关隘。
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鄢陵文风特盛,曾出现过"一榜五进士"和"朱明天下鄢半朝"的盛举。到了清朝特别是清后期,鄢陵科举式微,一些风水先生就鼓噪说是小北门漏气,不利科名。一些绅士信以为真,多次上谏县太爷要求杜塞小北门,重振科举雄风。时任知县吴堂尽管不全相信此等说法,但也不忍坐视鄢陵士子终日苦读屡试不第,就姑妄信之,捐俸十金,命博士弟子员张凤翔主持堵塞小北门事宜。鄢陵诸绅士看到父母官为自己子弟的功名捐俸,也纷纷捐资。不过当时官民也都感到小北门通行已久,一朝闭塞,居民出入确实非常不便,于是议定在小北门外城壕以北"筑屏垣以蔽之"。
小北关挢年久失修,朽蚀严重。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官民主动捐资,拆除七里河桥(七里桥)石头,创修小北关石桥。
也许是县府设于城北偏西的缘故吧,小北街、小北门、小北关尽管不是大街,不是正城门,而在明清两代在鄢陵县城也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