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螺蛳山上的“凉亭美景”

由 缑风彩 发布于 休闲

螺蛳山,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就象一颗倒扣过来的螺蛳,镶嵌在铜陵的中心位置上,其海拔高度只有111米。自1985年将其建成公园以来,每天吸引了无数的市民上山健身锻炼,游玩观光。

本人也曾多次登上山顶,每次都是从“青坊”大门而进,沿着那约309级青石条登山台阶抬级而上,再登上琼楼向四周观看几下后,认为此山也就如此罢了,便按原路打道回府;今年春节期间天气良好,本人再一次登上这座小山,沿着通达四周青石板铺就的曲径小道把全山逛了个遍,便有了惊奇的发现:如此小小的螺蛳山上竟藏有造型各异,风格又各不相同的大大小小的凉亭七座。本人从南入口处说起,它们分别是:迎客亭、蘑菇亭、伴亭、琼楼与叠阁、枫亭和劲松亭。

迎客亭

迎客亭座落在螺蛳山南侧的入口处,是一座方形的四角亭,钢混结构的建筑,棕红色,琉璃瓦盖顶,飞檐翘角,落落大方。它上面并没名称,询问公园里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它叫啥名。我问了一下在这座亭子旁边健身的几位老年朋友,他们说,这座亭子就座落在山南端的登山入口处,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迎接着客人们的到来,四方形的亭子里有三方都设置了“美人靠”;客人们可在这亭子里歇脚,乘凉,避风挡雨,就叫它“迎客亭”吧!老年们还告诉我说,在1985年以前,还没有修建这个青年公园的时候市民们就喜欢到这座小山上来玩,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登山的道路,更没有用青石板铺就的登山台阶,人们上山下山都是从这里爬上爬下。现在这条登山台阶路就是在原来人们“爬”出来的“路”的基楚上修建起来的。所以说这个入口是螺蛳山最早的登山的路口。迎客亭,这个名子不错,朗朗上口,吉祥如意,好听,好叫,好记!我想就是螺蛳山公园的工作人员也会认同的吧!

在迎客亭的下面就是一入供市民的健身锻炼的小广场,每天到这里来健身锻炼的人络绎不绝。

蘑菇亭

在这个小广场的西端还有一组凉亭,它是由三个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蘑菇形状的小凉亭组成,当然它的名子也就叫:“蘑菇亭”了。凉亭也是采用钢混结构,通体白色,给人一种清新纯静的感觉。绕蘑菇亭的根部建造了一个直径约两米坐圈,游人们上山、下山时可以在些坐坐。

蘑菇亭距迎客亭之间只有30米的距离。

伴亭

由蘑菇亭旁的登山台阶往上走,来到了螺蛳山公园的半山腰处,有一座伴山而建的四柱亭子,它就象是被一把巨大的神刀将一座完整的亭子一刀劈成了两半,另一半不知扔到哪里去了,这一半只好将其依靠在山腰处才能安身,所以又叫做:伴山亭;又因为它只有一半,又身处在半山腰处,所以又叫:“半亭”。半座山亭。

在伴亭的靠山墙上还镶嵌了一块出自宋代包拯所作的《书端州郡斋壁》碑刻: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游人们在稍作休息之际,还能领略到先贤留下的“立身处事,决不能让后人想到我而觉得羞耻”的谆谆教导 。

这里虽然地处半山腰处,海拔不是很高,但也是一个观景的绝佳之处。铜陵最热闹繁华的长江路就在眼皮底下,还有建设小街,观山民筑小区及人民医院等全部都被收进了眼底。

琼楼.叠阁 (这是两座亭子)

琼楼叠阁.就是山顶上的那座两层的大型钢混结构建筑物,是一座集古今中外建筑艺术大成的楼台亭阁,也是这座小山的“镇山之宝”。它沿着山势而建,呈前高后低、前大后小之势,双层结构,恰似一条飞龙降至这小山之上,那龙头和龙尾就各是一座造型典雅别致的凉亭。那龙头向着南方,龙尾朝着北方。向着南边的亭子名称叫:琼楼;朝着北方的亭子名子叫:叠阁。登上琼楼叠阁,俯瞰新铜都,城市新貌,尽收眼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马路枞横,车辆如织,人流如潮:远眺:那奔流向东的长江犹如一条银白色的飘带,在古老而又年轻的铜都胸前迎风摆舞:那一片片绿色的山野及那多彩的园林、湖泊点缀其间,使美丽的铜陵山城更显得分外娇娆。

此座建筑修建于2007年,由合肥市绿地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造施工。一座建筑物取了两个名子在铜陵地区实属不多,人们在登阁观景之时,无不对它的设计、建造者们的聪明才智和付出的艰辛劳动发出由衷地赞叹!

枫亭

山顶龙尾处的台阶往下走,到了三叉路口处时再往东拐约150米,来到了“白家涝”的山口处(这是一个老地名,山的南面就是现在的市环保局,山的北面就是现在的绿云山庄,原名叫“白家涝”)有一座只有三条腿的亭子,叫枫亭,又名三角亭。枫亭也是一座钢混结构的建筑,面积约10平方左右,三根柱子用石板铺就的是约50厘米高的长台子,可共游人休息之用;上面覆盖的是“汉瓦”,紫红色的梁柱更显得的点古色古香,螺蛳山的盘山石板路从这个亭子可以继续往东走,前面就是大青山,又叫青石山。

在这里顺便地说一下,螺蛳山是大青山的组成部分,大青山又是铜官山的组成部分,铜官山又是黄山的余脉。要不是螺蛳山公园的大名又叫:“安徽铜陵铜都森林公园螺蛳山景区”呢?这“铜都森林公园”就是由“铜陵市大铜官山森林公园”改名过来的。

看完了枫亭再往回走,沿着环山的石板小路往西行,在螺蛳山主峰的西北边有两座海拔高度只有六、七十米的小山,一座是每天都有人在那里读书看报,唱歌吊嗓子,人们称之为:“文山”;另一座是每天都有人在那里练武打拳,切磋武艺,人们便称之为:“武山”。就在这“文山”之上,有一座六柱六角的亭子,叫:“劲松亭”。面积约六、七平方米,其梁柱为钢混结构,涂紫红色,亭顶也是飞檐翘角,上面覆盖的也是“汉瓦”;里面的五方设置有“美人靠”坐椅,门头上方悬挂一扁额:上书“劲松亭”三个金色大字格外地醒目。游人在此不论是读书看报还是唱歌练声那都是一件十分地愜意的事情。

螺蛳山上的7座亭子就说完了,最后说一说螺蛳山公园的大门:

青坊

座与众不同公园大门,是铜陵市建市以来的修建的第一座牌坊式的公园大门,建造于1985年,由铜官山铜矿捐资13万元人民币建造。又因为这个公园被市政府命名为:“螺蛳山青年公园”,所以这座大门就被称之为:“青坊”,就是青年公园牌坊式大门的意思。青坊是一座高约12米的三门四柱三层全石仿古雕刻结构,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既古朴典雅,又气势宏伟,其门头及二层三层的横向结构上都采用雕刻工艺,给人以壮重大方,雄伟庄丽艺术之美感。由青坊309级台阶拾级而上,沿途可观赏两侧各种常青树木和四季花卉,不时地散发出阵阵幽香,令人陶醉;登山台阶的两旁还设有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歇。

美丽的螺蛳山公园,因有那么多、那么美的亭子装扮其中而显得郁郁葱葱,更加美丽;而那那么多、那么漂亮的亭子静立在这座如诗如画的螺蛳山中,便显得身价大增,更加地妩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