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我们才离开黔东南的肇兴侗寨,计划夜奔50公里外那个有着“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之称的贵州从江县岜沙苗寨。蜿蜒的公路并不宽,但还算平坦,而且一路上还有都柳江陪伴。岜沙给我的印象是一张网上的照片:清晨,云雾缭绕的岜沙,充满了神秘色彩。
当地人管岜沙叫“岜沙(bia,发一声)”。为了能在紧凑的黔东南自驾游行程里亲眼看一看晨雾中的岜沙苗寨,走一个半小时的夜路也很值得。
岜沙苗寨坐落在山坡的高处(门票80元/人)。到达的时候有点晚了,我们也懒得再去寻找住处,索性就住在村口第一家客栈,并幸运地蹭了老板一顿饭。这时院里的小炉子上正烤着肉,红红火火的,透着那么亲切。老板就是苗族人,姓石。他提醒我早晨五点半到六点钟,寨子的景色特别美,也是一天当中游客摄影师最活跃的时候,不能错过。
一夜无话,醒来一看表:五点五十分,连忙抓起相机往外跑。果然,到处都是浓雾,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院外蓝色的树影,橘色的路灯孤独地亮着。到处都看不见人影,整个村庄还在沉睡,我兴奋起来,顺着石板路走下去。只见一条窄窄的小巷伸展到坡下,但我忘了看指路牌(开发后的岜沙苗寨基础旅游设施比较完善),直接向下走了过去。走进寨子,可以看到一些落破的房子、农机车、猪圈、晒场和农田,以及家养的鸡到处乱走,狗见了人也懒得叫唤,还有晾谷子的大木架子,空荡荡的。
简单在周围转了转,没有太多收获,遂回到客栈。脚刚进门,还没等坐下喘口气,忽听得外面枪声大作,赶忙跑出院门。昨天深夜入村,没看到岜沙苗寨最特色的开枪迎客仪式,今天早上一定得补上。据说,这种表演每天都会有几次,赶上节假日还会更频繁一些,这完全取决于游客的多少。放完枪的村民三五成群地往芦笙堂广场走,一会儿在那里会上有表演活动,迎宾、抢亲、结亲、放枪,还有印象中经典的一幕——镰刀剃头。
看这种民俗风情表演,游客是需要购买门票的(30元/人)。有人说:“岜沙过于商业化了,进村要门票,看表演要门票,看放枪也要收费,甚至和寨民合影也要收费……”但哪一项不需要成本呢?村民总不能天天做慈善事业,适当的收费,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扬,只要掌握好一个度就好。
在等待表演开始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坐在了“表演队”里,周围全是身着盛装的岜沙汉子,他们有人摆弄着枪支,有人抽着旱烟,有人整理着服装,都在等待着表演的开始。这里空气潮湿,火药容易发潮,一位持枪的岜沙汉子先用刀把敲打枪筒,又用细铁丝捅咕枪管。
我见他的腰间挂着几个葫芦,不知卖的什么药?忍不住开口询问。汉子扭过身,告诉我是“装火药和铁砂的”。我觉得有趣,继续追问:“你们的枪是哪来的?”“祖上传下来的。”“岜沙的男孩也有火药枪吗?”“对”。“你们现在真的还用镰刀剃头吗?”“嗯……”他发现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开始仔细打量我。突然反问,“你是不是早上到田里拍照那位?”“是啊。”哦——原来是您啊!早上老汉穿着T恤种地,换上岜沙人的礼服后,真有些认不出了。
这位岜沙汉子姓滚,后来我才了解到“滚”不仅是当地的大姓,而且还是黔东南从江县和黎平县苗族群众中的一个大姓,当然其他的苗族姓氏还有贾、王、易等,但只有滚姓可以和所有姓氏通婚,其他小姓则不行。他说,他平时种田,有表演时才出来。表演有收入,所以周边几个寨子里的人轮着来。话说到一半,表演开始,苗人老滚提起芦笙跑上了表演场。
在寨子里的一面原木墙上,赫然标有一行宣传语:“世界上最后一个抢手部落——岜沙”。对此,我有兴趣深入了解。于是,返回到客栈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客栈石老板打听情况。老板曾受过高等教育,为人也爽快,比起乡邻,与他交流顺畅许多。听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关部门开始管理岜沙苗寨的枪支,但又不能影响到寨子的特色旅游开发,因为这里从来没出过事,所以也就让当地人结合自身情况“自治”了。
石老板表示,“我们苗族人以前请同乡做枪,就送糯米和鸭子,算是误工费,他们也不多做。现在一般都是附近的侗族人做枪,连我的枪都是他们做的!”他顿了顿,“你发现没有,在岜沙看不着动物,鸟都没有,因为鸟一叫,立刻就是一枪。这附近动物都打光了,所以大家只能种田,但只要走出岜沙寨子,还是有的是动物的。”
“我给你说,其实每一支枪都有‘灵性’。如果用它杀生,这支枪的杀气就重。有一次有苗族猎人在打猎时用枪把亲戚给误伤了,但他当时明明看到的就是田地里的一只野兽。这种出过事的枪就不能参加寨子里的放枪表演了,必须多放一段时间或者直接废掉。芦笙节你再来吧,那是我们苗家人原汁原味的音乐,平时的表演都是经过编排的,不能代表岜沙苗人的全部传统文化……”听了石老板的一席话,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岜沙。
Tips:黔东南少数民族节日月历之不完全列举
贵州黔东南州素有“百节之乡”之称,一年中大大小小的节日集会有200多项,其中又以正月十五“芦笙圣地”的万潮镇马田村的芦笙会和正月二十甘囊香芦笙堂最为热闹。自驾游走黔东南路线时,不妨选择在节日期间前往,“民族味儿”会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