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中国古代历法发展溯源

由 卯秀珍 发布于 休闲

历法,就是古代记录时间的法则,历法是我国古代一直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农业生产工具,从古老诗歌的诗词歌赋,到农事生产的时令,从记日法到纪月法和纪年法,包括一天之内的纪时法,古代的纪时法则和现在都有着不同。中国古代的天象学,主要以关注太阳与月亮为主,又在太阳月亮的基础上,发散出了星宿和节气的说法,中国古代的天象历法规则,一直伴随着中国农工社会的兴起与发展,如今,在天文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之下,时间立法规则也被重新的归纳整合,开辟出了新的篇章,那么从上古时期到现在,中国古代的历法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发展呢?

图 古代天文历法

时间立法的兴起、起源和发展,与日和月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要谈到中国古代天象和时间立法,太阳和月亮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古人最能经常观察和看到的天象,无非就是太阳和月亮,因此,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月亮的盈满和亏损,都是古人们观察天象的重要考察因素,而中国天文学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也正是源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规律。日月交替的周期,被古人们称为一日,一个月盈亏的周期,被古人们称为一月,在现在的新说法则叫做朔望月

图 古代天文历法

《说文》记载——

"年,熟谷也"

可以看出,最开始的时候古人们对于年的形容,是关于庄稼的播种和形成的周期,在现代,地球每绕着太阳前进一周,则被现代人称为是一个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时间立法,就叫做阴历,以一个太阳年为单位的时间立法,就叫做阳历

其实在中国古代,立法是阴阳合历,但阴阳合历有一个问题,若是古代的平年,则有六个三十天的月份,又有六个二十九天的月份,这都是古人们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而测量得出的结论,古人们测到的周期是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间,现在的人测的也是差不多的29.53天。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六个三十,加上六个二十九,等于三百五十四天,三百五十四天少于一个太阳年的时间,因此就有了"闰"的说法。

《尚书·尧典》记载——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事实上,真正的一个一年周期是三百六十五个虔蚣日,三百六十五个虔蚣日,要比十二个月周期循环的天数多了十一天,如果这样连续过三年,就足足相差了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每隔三年就要闰一个月来维持历法的准确性,使每个历年的长度能大概等于一个太阳年,并能和四季的交替时间相互吻合。

图 古代计时

《尧典》记载——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在尧典中说的这个岁,其实并不是年,岁代表一个节气例如春分,到明年的同一个节气的这段时间,例如从春分到春分,就是一岁,目的就是为了让,岁和年之间,有所分工和不同,年则是表示今年的某个日子,到明年某个日子之间的时间,比如今年的正月十五到明年的正月十五。《周礼·春官·大史》记载——

"正岁年以序事"

由此可见,当时的规矩是岁和年同时存在,同时提及的。《左传·文公六年》记载——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

每三年一闰,古人还觉得不够,于是,每五年就要闰两次,因此在《说文》中,也提到了五年再闰的说法,但五年闰两次也有着明显的不足,因为五年闰两次又多了,所以智慧的古人们后来决定,每十九年一共能闰七个月。在现代能够考察到的古籍中,最早记载有闰年说法,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殷周时期。在殷周时期的闰月,一般都会放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叫十三月,因为当时闰月实在是还没有固定的定制,因此,如果一年中有两个闰月的话,古人便会再往后排,加一个十四月。

到了春秋时代,一年当中闰两次的状况就再也未曾发生过,如汉初时期,则选择把日月给放在九月之后,称为后九月,但并不是闰的月份就是九月,而是因为当时的汉朝承袭了秦的制度,是以每年的十月份为首月岁首,每年的九月份为岁终,所以,汉朝并不是把闰的月份给放在了当月之后,而是仍然把每年的闰月放在年末,因此,汉朝就把每一个闰月给放在了九月之后。

另外怎样才能合适的安置闰月,在上古时期,如果闰月在年中,比如要闰三月或者是闰六月,该闰却没有闰,在古代叫做"失闰",失闰是一个在古代的时间历法中十分重要的话题。众所周知,一年有四季,在古代,古人把四季又叫做四时,后来,古人又给每一个月份起了一个代称,其实,除了每日、每月、每季、每年之外,古人还有更大的时间单位,只是不太常用,现在人也很少提及,每十九年被古人称为一章,每四章则是一蔀,一蔀是七十六年,每一纪是二十蔀,是一千五百二十年,其中三纪为一元,每一纪则是四千五百六十年三、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发展说完了古代的定时规律,再说节气,古人把每一个季节的气候和天象变化也都取了名字,每一个月份有两个节气,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24节气。

图 古代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叫做启蛰,在汉代时,为了避讳汉景帝的名字,改景为惊,惊蛰,另外,每年的二十四个节气与对应的阴历阳历的月份,并不肯定是每一年都一样的,因为节气并不是说跟着朔望月走的,而是要跟着太阳走,因此,在著名的《淮南子天文训》当中的二十四节气排列顺序中,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和对应的月份只是比较综合时候的状况。开始的时候,二十四节气并非是像现在这样规定的名字,而是把二十四节气细细的分为了节气和中气,每一个月份的第一个节气是节,第二个节气则叫做中节气和中气互相交替出现,每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图 二十四节气示意

因为在节气和中气交替的时候,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相加,并不是等于三十天,而是大概等于三十天加上个半天,而这个数字是大于一个朔望月的,所以,每个月的节气中气相加,最后总是会比上个月要推迟一个一两天,直到推迟到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的时候,这个月份就要闰月了,因此古人有一说法是,闰月的时候没有中气,但要注意这是朔望月的情况,但在阳历纪年,每一个月都是有节气和中气的。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汉书律历志》当中,排列的二十四节气顺序和后代已经不一样了,《汉书律历志》当中,把惊蛰给放在雨水前面,把清明放在了谷雨后面,还明确的记载了太阳星辰的位置和度数与节气的关系,其中记载的天象,也因为现在和古代的天象不同,而略有差异。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发展与完备,其实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古人最早掌握的节气是二分和二至,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在《尚书尧典》当中就记载有春分,不过,春分的名字叫做日中,秋分则被叫做宵中,《吕氏春秋》当中名字又有变化,把昼夜长短相等的两天给叫做日夜分,而在《尧典》当中,夏至又被叫做日永,冬至又被叫做日短

图 节气小雪

节气的名称发生过很多变化,《左传》中,把冬至又称为日南至,把立春,立夏叫做启,立秋立冬叫做闭,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在古代一直以来的发展,都未曾止步,不停发展融合,到了现在才有了大家所熟悉的二十四节气。

图 节气冬至

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夏至时候的白天是最短的,冬至时候白天是最长的,因此,在《吕氏春秋》当中,大家可以看到日长制和日短制的说法,此外,《吕氏春秋》当中还很明确地提到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这四个节气,直到《淮南子》成书以后,大家就可以看到,《淮南子》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和后世的二十四节气,已经是没有什么不同了。

图 节气大暑

综上,中国时间天文立法的发展过程客观上讲,是中国天文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观上讲,则是中国农耕社会的必然需求,也是中华儿女们在封建制度下的谋生必备方式,伴随着现代天文科技的发达,人类的人对天文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现代的时间和立法也越来越完善,这都是建立在古人们的不懈探索之下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古代天文学立法的兴起与昌盛,其实是古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今的我们如果要了解古代文化文明,了解古人记录时间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这一切都要感谢古代的天文学者们,就算面临着设备落后的现实状况,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记录和钻研,感谢古代的天文学家们,哪怕设备简陋,却依然坚持着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