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千年皇家寺院——大兴善寺

由 东方崇学 发布于 休闲

大兴善寺“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是隋唐皇家寺院,距今1700余年,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在唐代时,大兴善寺是长安城内,香火旺盛的寺院之一。2015年印度总理访华,特来观礼,据说这里出售的“姻缘符”,是保佑姻缘的最佳单品哦。


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5公里的小寨兴善寺西街,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距今1700余年。初称遵善寺。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在遵善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因寺院在都城大兴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前身——陟岵寺探源

西魏之世,智藏曾住于此。北周文帝于长安本寺外建追远、中兴等五寺,度僧千人。道安于武帝时曾住此寺。建德三年武帝立意毁佛,拆毁天下寺塔,逼令僧尼还俗。六年之后,亡北齐,齐境之佛寺佛经亦遭毁坏。未久宣帝即位,下诏改先帝之暴行,于大象元年四月复兴本寺,另于洛阳建陟岵寺,简拔道判、宝袭、法纯、法藏、彦琮、灵干等有道者一百二十人带发为僧,敕名‘菩萨僧’,以法藏为陟岵寺主。然法藏等人大多固辞不受,隐遁山林。至隋朝,文帝复兴佛教,改称为大兴善寺,居全国寺刹之首。


西魏文帝所建陟岵寺,起源于当时历史背景,植根于佛教及儒 家孝文化土壤,是鲜卑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象征。在北周,缘起于赵贵谋逆事件,明帝宇文毓借鉴前例建造陟岵寺祭祀独孤信,隋文帝杨坚随之对该陟岵寺的迁址,更名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心理需求上看,陟岵寺的建立,一是当事人在专权下压抑情绪的释放,二是对悼念对象寻求合理的社会补偿,也是亲情友情的表达和政治决策的具体措施之一,主要建筑。

山门

现存山门为明代建造,造型奇特,为二层歇山式建筑,山门南题写“大兴善寺”四字,东侧镌有“庄严国土”四字,西侧镌有“利乐有情”四字,山门北题写“五冈唐镇”四字,保存完好。


天王殿

山门后南北中轴线上的第一重殿宇,内部正面供奉有大肚弥勒佛,为明代托纱金装,匾额“天王殿”为赵朴初题写。廊柱悬挂两幅楹联。天王殿内东西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像:南方为增长天王,身青色,持剑,职风;东方为持国天王,身白色,抱琵琶,职调;北方为多闻天王,身绿色,执伞,职雨;西方为广目天王,身红色,握蛇,职顺。

在弥勒菩萨造像后方则为佛教寺院的守护神,韦驮尊天菩萨,现存造像为明代木雕,天王殿东西两侧各开一门:东侧门悬挂“金刚”牌匾,西侧门悬挂“悉地”牌匾。

大雄宝殿

大兴善寺的大雄宝殿供奉五方佛,"五方佛"又称"五方如来",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俗称"大日如来",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平安地藏殿

位于天王殿后东侧,内奉地藏王菩萨,门楣上悬“平安地藏殿”五字牌匾,为大兴善寺已故方丈界明法师题写,地藏菩萨右手持九环锡杖,左手持明珠,左右两侧为大型整体群雕。平安地藏殿整体雕塑群所表现的是,阴曹地府第一殿阁君至第五殿阁君,由第一殿秦广王殿、第二殿楚江王殿,第三殿宋帝王殿、第四殿五官王殿,第五殿阎罗王殿部分内容组成。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08:00—17:00

门票:免费

交通:乘坐2、26、215、323、521、K605、701、704、716、720、721、722、游6、游8(610)等公交在“小寨”站或“长安立交”站下车即到。

或乘坐地铁2号线”小寨“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