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四十载光影跋涉 寄情高原山水:“老叟”尚“童心”

由 司马盼香 发布于 休闲

图为陈宜强和他的相机。 潘雨洁 摄

  中新网西宁3月15日电 题:四十载光影跋涉寄情高原山水:“老叟”尚“童心”

  作者潘雨洁

  一张泛黄的《青海日报》粘在老相册的黑底卡纸上,上面刊登着一组陈宜强拍摄于1976年的照片:密林深处,地质队员们拿着勘探工具,观察、测量、采样……

  慢慢翻看,黑白旧照渐渐变成光面纸上的精美彩印,苍茫云海、群山雄踞、辽阔草原、团花锦簇…“青海城头空有月 黄沙碛里本无春”,可在陈宜强眼中,“这里好似天堂”。

  四十年间,陈宜强走过青海的雪山、荒漠、湖泊、草原,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作品1200余幅。野外地质勘探的旅途中,他用镜头与自然对话,将高原之美尽收眼底。

图为陈宜强摄影作品《湟水河》。 受访者供图

  陈宜强出生在广东梅县。1959年从昆明地质学校毕业后,因为想去“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他放弃留学教书的机会,被分配到青海祁连山地质队从事探矿工作。

  从温暖春城到苦寒高原,陈宜强与当地牧民同吃同住、围炉取暖,挺过重重困难:“那时,矿区常有狼出没,如果离开他们的帮助,我可能在草原上迷路,危及生命。”

  广袤草原的风光、牧人的淳朴情意打动了陈宜强,他爱上摄影:“我想留住青海的美,让更多人知晓,来这里工作、安居。”

  1968年,陈宜强节省下200元取暖费,又凑出60元积蓄,买下自己第一台“海鸥牌”相机。此后多年,陈宜强背着相机,同地质队员们一起,边工作边摄影,足迹遍布青南高原、三江源头、河湟谷地、“聚宝盆”柴达木……

图为陈宜强摄影作品《祁连晴雪》。 受访者供图

  “在大柴旦,穿着连体衣裤横渡盐湖,深处湖水及腰,我双手高举,害怕相机掉入水中。”陈宜强回忆,阳光折射下,卤水色彩变幻,成为他摄影生涯中最得意的作品。

  胶片机、数码相机到单反,陈宜强称,设备并非越昂贵越好,“想拍出好照片,既要具备摄影知识,更需要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等待。”他说。

  陈宜强觉得,摄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艺术:“首先,‘天时’是光线,晨午晚夕、晴阴雨雪各不相同,要符合主题,考虑怎么利用侧、逆、顺光效果最佳;‘地利’就是恰当地取景构图,合理搭配色彩;人物摄影要捕捉细微动作、表情、姿态,真实自然又不乏想象空间。”

  “现在手机拍照方便随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数码相机,一卷胶卷只能拍36张照片,买胶卷、冲洗照片都要花钱。”他说,因“不舍得按快门”,便养成严谨、精确的习惯。

图为陈宜强摄影作品《孟达天池》。 受访者供图

  2002年,为筹建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博物馆,陈宜强带领团队前往青海省海南州赛什塘铜矿拍摄照片、收集资料,回程时遭遇车祸,造成颅内淤血、右手粉碎性骨折。

  车祸后,陈宜强无法长时间举着心爱的相机了,但他没有休息,将自己的经验集结成书,编写《地学摄影漫笔》《摄影构图与用光》讲义,为热爱摄影的年轻人开讲座。

  “青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摄影是我的第二次生命。”陈宜强说,“照片记录着时代变迁,也让我去往人迹罕至之地,寄情于山水,内心获得愉悦和平静。”

  在他看来,文化根植于它所生长的天空和大地,山水草木、动物生灵,都是生命的自在奔流。“短暂人生如大梦初醒,方知做人也要保持童心,追求清澈、明净、简单的生活。”(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