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贵州省福泉市城东南2.5公里处,有一座小巧却绝妙的三孔石拱桥,说它小巧,是因为相比于动辄横跨江水、跨度数千米的现代化大桥而言,它确实“袖珍”了些,桥长只有52米,宽5.5米,高30米。说它绝妙,则是因为它横跨在麻哈江两岸绝壁之上,并在其上进行桥面起拱,随后再借江心一礁石下脚立柱,设计上堪称精妙绝伦。不仅如此,此桥用料极其考究,建筑工艺更称得上精湛上乘,故其巍峨屹立400余年,仍然坚固如初,未曾坍塌。如此良心之作,让后世之人叹为观止,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就在其主编的《中国桥梁技术史》中,将此桥评价为“工程艰巨,雄伟壮观,为西南桥梁之冠。”
如此坚固之桥为何人所建?他如何建出如此上乘工艺品?
原来此桥为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当地人名曰葛镜,出外做官多年,回归故里之时,发现麻哈江常发洪水,驿道之交通常常堵塞,乡民来往甚是不方便。见此情景,葛镜善心大发,于是决心造桥,以便乡民通行之利。但由于麻哈江水流湍急,葛镜前两次造桥均以失败告终,朋友也劝说他放弃:麻哈江乃一古已有之的天险,切莫逆天而行,徒费力气。但葛镜并未知难而退,反倒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携妻儿向天发誓道:“桥之不成,有如此水”,表达了誓死将桥建好的决心。
誓言过后的葛镜果真全力以赴投入到了造桥事业中,并且当真拿出了“战必胜,攻必取”的伟大决心。为了筹得造桥的经费,他变卖全部家产,包括祖上留的田产和老婆的嫁妆,将得来的钱全部用于造桥和募工。随后,他汲取前两次造桥失败的经验,经过仔细勘探,重新择得建桥之处,“乃于岞鄂沓障,拔地插天之处,募工凿其麓。崆峒之石,悉展为平陆,东西岸开约五六丈,垒趾于渊,为蹲鸱雁齿,屹然亘虹于江上”。在绝壁上凿石,为桥面起拱,并在湍急的江心立下柱脚石,工程难度可见一斑。因此此桥前后历时30余年方才建造成功,也便有了今天还在的三孔石拱桥。
桥建成的第二年,葛镜便去世了。云贵总督将其事迹上奏万历皇帝,万历钦赐“义垂千古”牌匾。乡民们有感其事迹,便在桥上立碑,以纪念他对乡民交通便利的莫大功劳。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于1941年对此桥进行鉴别测算,发现葛镜桥各孔静重和对称活载,可通行10吨货车。随后2006年,葛镜桥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经历400多年的风雨洗礼后,一直“坚强”屹立如初。
为何葛镜桥能400年屹立不坍塌,有3点原因。
首先,建桥人葛镜显然拿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可贵精神,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里的功夫很显然主要指的还是毅力,这份毅力只要能足够坚持,便能感化天地,终得正果。“愚公移山”中的愚公虽然年且九十,但对于横亘眼前的太行、王巫二山,便也拿出了十足的劲头开始蚂蚁搬家般的移山运动,终于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后,感化了天地,“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使得再无隔绝。
对于葛镜而言,虽然非凡的毅力没能感化天地,但却于30年后大功告成,不得不说,这也是对其持之以恒毅力的莫大回报。而且精力投入之深,必能成为精品,故全身心投入建桥事业30年的葛镜,其手下必能建出400年屹立不坍塌的精品桥梁。
其次,善于汲取失败经验,重新设计方案。葛镜较之愚公更胜之处在于:“愚”而不迂,愚公很有毅力,但具体做事方面却循规蹈矩,未有计划和先进可行的方案。明显移除此巍峨二山难度极大,而他也年且九十,却还在用人力挑担的方式一点一点移动泥土,这又将移到何时?为何就不能从优化方案,改进工具角度来提高搬山效率呢?因此,愚公精神可嘉但做法却不可取。
但葛镜就不同,他善于汲取前两次建桥的失败教训,从而提出了新的、并且可行的方案,将桥立拱于绝壁之上,并与江心寻得一石用以立脚,整个方案都是经过了严谨地推敲和测算得到,故不仅得以击败天险,成功建桥,而且成就绝妙,使得此桥成为了“有如神工”的上乘工艺品。如此测算细致精准,设计精妙绝伦,怎能不支撑400年?
第三,个人以为这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近期听闻多起超载货车压塌公路桥的事故,可见超载货车对桥的伤害之大,而葛镜桥位于地势崎岖、山路险峻的山里,大货车开不进来,只有负担较轻的乡民们来往运输。由前所述:该桥在1941年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鉴定为可负载10吨货车,如此超强的设计承载重量,应付乡间运输绰绰有余,在此不得不对葛镜全面、深入、细致的考虑叹为观止。而且,自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国家对此桥也是多有保护,使得其进一步免除了被破坏甚至是坍塌的风险。
这便是明朝官员葛镜在绝壁上建的一座石桥,可通行10吨货车,400年屹立不倒,除却葛镜“愚公移山”般的可贵精神和其善于应变筹划这两点原因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原因便是:大货车无法开上去,故对其没有致命破坏。各位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