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大坪子乡,公路在陡峭的山间画出一条条曲线。彭继易摄
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杜江茜 杨涛 肖洋 熊英英
“群峰嵯峨,四时多寒,是为凉山。”
凉山,字如其名,其由来,大意为此地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之故。凉山之名,起源于何时,难以考证。至少明代时,在正式的史料中,已经有了这一称呼。
翻开地图,找到四川省西南,以大渡河为界,金沙江往北,安宁河以西,雅砻江自北向南穿过,凉山,就在这一片纵贯几百公里的茫茫崇山峻岭中。以美姑县与雷波县交界的黄茅埂为界,西边一侧,称为大凉山,以东,叫做小凉山。
打开卫星地图,凉山的地形,更加一目了然。6.04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面积的八分之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高,南部低。有海拔几百米的金沙江峡谷,有平坦富饶的安宁河谷平原,也有超过5000米的巍峨雪山。
大大小小的高山、河流,勾勒出了大凉山复杂崎岖的地形。正是这样的地形,让凉山被“困”在其中,千百年来几乎与世隔绝。
但如今,抛开固有的成见和认知去看凉山就会发现,这里并非如字面意义的那般“凉”。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凉山已然发生历史性变革,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全面消除,村民搬入新居,天堑变成通途,农产品卖到全国……整个凉山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凉山,并不“凉”,而是热土一片,平芜尽处,是春山。
“困”在群山中
悬崖村的钢梯
凉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只有身处凉山之中,才能有切身感受。
2020年11月,昭觉县悬崖村,村民拉博在用手机直播
推广宣传“悬崖村”的旅游,是“悬崖飞人”的某色拉博的日常工作之一。他会带着外地游客爬上钢梯,走过“悬崖村”两个社,穿过森林,几个小时后,就能抵达山顶上的一处宽阔平台。那里,是真正的悬崖之巅。
从这里远眺,下面是云海茫茫。等到风从山顶上刮过,云雾散去,山对面,会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壮观景象:4000米高的龙头山,与平台一侧的狮子山相对而立。两山之间,山势笔直向下,将大地劈成了一个“Y”字形,这边,是幽深的古里大峡谷,对岸,美姑河从山底奔流而过。再远处,约50公里外,就是大小凉山的分界黄茅埂。
多次考察“悬崖村”及周边地形的地质学家杨勇认为,美姑河大峡谷、古里大峡谷,展示出了非常壮观的峡谷形态,其形态特征,与科罗拉多大峡谷具有相似性。峡谷由巨厚的水平或缓倾斜岩层组成,峡谷顶部的夷平面又被切割,形成了3至5级岩肩平台。“悬崖村”,正是处于其中的岩肩平台上,如果仔细观察这里,就会那么对大凉山的地貌,有一个初步了解。
在凉山,具体有多少个类似的“悬崖村”,并没有一个明确统计。“有天无地,有山无田,有人无路。”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近5年的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开发局长王永贵介绍说,大凉山一直有“两副模样”:一面,是安宁河谷,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另一面,则是二半山区和高寒山区,道路险阻,土地贫瘠,因为海拔高,冰冻期长,这些地方只能出产土豆、玉米、荞麦,而且广种薄收。
从金沙江干热河谷,再到大凉山腹地,山的那边,还是山,被“困”在茫茫大山中,是凉山脱贫难上加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天堑变通途
昭觉县悬崖村
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是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也是隐藏在大山中的另外一个“悬崖村”。
在彝语中,阿布洛哈意为“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位于四川与云南交界,村子被群山环抱。前方,是深数百米的西溪河峡谷,后面,是高耸入云的陡峭悬崖。
今年2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考上大学走出了大山,但后来,却又回到了村里。对于大山的情感,他始终挥之不去。
在吉列子日看来,阿布洛哈有点像个孤岛。村子与昭觉“悬崖村”一样,都位于半山腰的一个缓坡平台上,上面是悬崖,下面也是悬崖。要进出村子,需要攀爬村后的一条小路,沿着陡峭的岩壁而上,走到乌依乡,至少要3个小时。若是要运输大件物品,只有依靠骡马。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2019年6月,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动工了。这是村里有史以来的最重要事件,开工后,村民们每天都会聚集到村口,望着山那边的施工机械,翘首以盼。曾经出行有多么不便,就对这条公路有多么期盼。
这条在悬崖上穿行的“云端公路”,全长虽然只有3.8公,但施工难度却极大。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作业面窄。为加快进度,施工期间,还协调了一架米-26直升机,将8台大型施工机械“空运”进村里。最终,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通村柏油路。
2020年5月,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的通村公路
2020年6月30日,阿布洛哈村至拖觉镇“金通工程”乡村客运班线正式开通,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实现“车路双通”。
曾经的天堑,如今变成了通途,被“困”在山里的村庄,也实现了与外界的连接。这种变化,发生在凉山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寨。
统计数据显示,凉山通过实施三轮“交通大会战”,累计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2113.5公里、农村公路2.06万公里,告别了溜索时代,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目前,全州公路总里程达到27000余公里。
“靠山吃山”
位于昭觉县的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目前凉山州最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王云摄
大凉山腹地,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2500米,气候条件就决定了出产欠丰。除了传统的土豆、玉米、苦荞,还能种植什么样的经济作物?
凉山州金阳县新寨子村,是一个典型的高二半山区彝族村子,全村172户、766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04户、530人。但在2019年底,这个村就已经脱贫。
2021年2月,昭觉县火普村的蔬菜大棚
新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李木史清,谈到村子的脱贫“秘诀”。在西南石油大学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新寨子村尝试着发展“春薯秋菜”模式,即春天种土豆,夏秋种蔬菜。经过前期试点,这一模式,获得了成功。村民们惊呼:咱们的土里,也能种出好东西!
如今,新寨子村林下套种“春薯秋菜”已经达到507亩,仅露天蔬菜,就为全村带来经济收入20万元,每户预计增收1200元左右,这是以往传统种植,从未能达到的收益。
如今,“春薯秋菜”在金阳全县推广,改变了海拔3000米左右高寒山区,千百年来只能种一季大春作物的传统。
布拖县,村民种植蓝莓。宋明摄
在海拔2800米的凉山州昭觉县火普村,2020年3月种下的蓝莓,到现在,已经长到差不多半米高。
2021年2月,昭觉县火普村,董顺文博士为村民讲解蓝莓种植技术
经过试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蓝莓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董顺文博士得出结论:在火普村露天种植蓝莓,是完全可行的。
去年栽种的蓝莓,到当年7、8月份,就已经挂初果了。从第一批果子来看,口感非常好,果香味浓。董顺文预计,今年蓝莓的产量,会比去年高很多,一亩地的产值,能够达到8千至1万元,到明年,可增加到2至3万元。
山里的人,并没有被山“困”住,而是从山里,找到了脱困之法。
近年来,凉山“靠山吃山”,因地制宜,累计新增“1+X”生态林业产业基地1683万亩、土豆35万亩、优质高原水果68万亩、冬春早市夏秋高山错季蔬菜42.1万亩、苦荞9.4万亩、中药材12.1万亩。除了“1+X”生态林业外,还通过“果薯蔬草药”农牧业+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产业脱贫。据统计,在全州脱贫户中,有51%的居民,是通过产业实现了脱贫。
如今,西昌葡萄、会理石榴、雷波脐橙、盐源苹果、金阳青花椒等大凉山特色优质农产品打响了知名度,热销全国。通过消费扶贫周等平台,凉山特色农产品累计销售超过30亿元,惠及脱贫县乡村人口30万人。
目前,凉山还规划建设了118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为接下来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未来,更加令人期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