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这个老宅里,氤氲着烟雨江南的梦!
走进高桥·建筑
看到老街走进高桥
是否让你想起曾经的烟雨江南
亦或是那一抹无声的记忆
弯弯的观音兜,翘起的脯鸡角
那些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
就如基因一样早已传承下来
那是每个高桥人不可磨灭的印记
那是属于这里的独家记忆
更是一段优秀的建筑历史
修旧如故,借形还神
那是不可或缺的岁月章回
走近高桥,阅读建筑
(点击视频右下角 可放大观看)
站在老镇中心的高桥港南朝北望去,
沿河就可看到一幢独立、高大,
具有传统风格的民居。
其造型、色调、布局、结构,
都独具一格。
外型青瓦粉墙,给人以庄重、淡雅和恬静之美,充分反映浦东民居的特有风貌。这就是坐落在高桥镇西街139号,南临港河,北靠西街的黄文钦住宅。
高桥黄氏民宅建于20世纪初,1921年全部建成,是一栋仿徽式砖木结构民居。
黄宅坐北朝南,有房25间,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有三大特点。
一是房屋造型别致,观音兜山墙与坡顶、青瓦屋面与白灰墙面相映成趣。
二是整体布局严谨,宅院三进深,由天井隔开,第一、二进为两层楼房,底层船篷轩回廊,二层走马楼,第三进为5间平房。
三是建筑工艺精良,堂屋挂“润德堂”匾额,梁枋、窗棂、门扇多有精致木雕,门楼、门罩有砖雕装饰,题材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古宅的南北两侧有高高的圆形山墙,
高过屋面及屋脊。
为避免山墙的墙檐过高地超过屋面,
山墙采取缓缓跌落的大圆形造型,
既节约了材料,
又使山墙和屋面错落有致,
富有美感。
与一般的徽式民居的
马头墙有所不同,
突出地展示了江南民居特有的风格。
第一进是南大门,东西有两间平厢房,上面有水泥阳台,构成一个前天井(现已拆除)。
第二进是一正两厢的楼房,正厅有三间。两厢各有两间,中间是中天井,楼房前后有走马楼相通。这是主人及家属居住之处。
第三进由五间平房组成,北临西街,房后有花台,还有一垛围墙,20世纪50年代已被拆除。
和第一进的楼房相连,
中间形成一个后天井,
内有水井供全院人员使用。
整宅各有天地,前后房屋有分有合,
比较实用。
建筑工艺十分精良。
上下门窗、廊檐、栏杆等均有
木雕图案等加以装饰。
门罩、门楼、屋檐尽头处,
都有砖雕布置,题材丰富,
令人驻足。
观赏之余,回味无穷。
宅主黄文钦是本地人氏,
生于1858年。
早年在上海苏州河畔的
乌镇路、溧阳路等处
开设数家竹行,
俗称为“黄家竹行”。
从闽浙等毛竹产地,
打成竹排运往上海。
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上海建筑业兴盛,黄家逐渐致富。
该宅始建于清末民初,
大小房间共25间,
面积约1000平方米,
至1921年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