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玉函山游记|石抱槐香萦古寺,荔珠泉碧鉴禅身

由 闻人海瑶 发布于 休闲

石抱槐香萦古寺,荔珠泉碧鉴禅身

文/姜苗林

从分水岭车站下车,走过过街天桥,就是高楼林立的居民小区。在小区里穿过,拐几个弯来到玉函山下,很快就进入到一片茂密的森林当中。一个小广场,一群中老年人正在伴着乐曲翩翩起舞。让人看着着迷。一曲终了,领舞的大姐指了指东面的一条山路:“你们登山就走这条路吧。”“你们跳得太美了。”“谢谢。”乐曲又响了起来。那山路被柏树遮挡的很是阴凉。遮挡了居民小区,也屏蔽了喧嚣。

抬眼望去,石阶步道并不陡峭。低矮处的灌木遮挡了视线,一路向前,沉浸在绿色的甬道之中。大约走了几百米感觉到有些累的时候,豁然开朗。山路的右侧居然搭建起了宽阔的观景台。凭栏望去,对面的山峦就是一道绿色的屏障,没有一丝裸露的岩石,满眼葱茏。只在斜对面的半山腰有一处青石垒砌的拱门方台,那里还有一处庙宇吗?

过了观景台往前走,树木更加的茂密。从落在路上干枯的花瓣儿能够分辨得出周围的树都是槐树。可以想象得到盛花时节,这里芬芳四溢。路变得陡峭,叠起的石板路呈“之”字形,多少减缓了上山的坡度,也省去了攀登的难度,依然感觉到十分的吃力。这条路直接通往佛峪寺,称得上是一条千年古道了。

走进佛峪寺的庙门,寺庙依山势窄窄的呈“u”字形,寺庙早已破败。崖壁上残存有大量的佛造像,几乎没有一尊是完整的。看那碑刻,得知这里的造像是隋朝的。经过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留下的是千年以来修行者在这里的虔诚祷告。可见刚刚走过来的那条道路已历经千年,一点不虚。

指点着斑驳的摩崖造像,回忆着历次的灭佛运动,一位游客吟咏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附庸着风雅。两位姑娘款款而来,如同一缕仙风飘然而至。身材高挑,黑发素颜,似乎还带着槐花的香气。看那打扮,上身着青衣,下身着宽松的牛仔裤。裤子膝盖处如碗口大小的漏洞分明是千百次膜拜祷告时磨破的。她们以这样的方式续写着千年古道的传说?

从寺庙的另一个门出来,已经辨不清方向了。走不多远就来到了刚才从观景台看到的那座拱门方台跟前。果然是一座小的两层庙宇。上层为正殿,下层像是地宫又像是阁子楼的拱门。从面朝悬崖的拱门里可以看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寺庙前的几通石碑,除了“乾隆”几个字,其它的碑文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沿途还能欣赏到树木顽强的生命力。一粒黄栌的种子,在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山岩缝隙中生长了出来,四五根枝条顶着鲜嫩的叶子。一颗拳头般粗细的槐树,从岩石中顶出,已经枝繁叶茂。看那根部的岩石被树根顶碎,却没有坠落,刚柔相济。来到一处三岔路口,一棵树分着三个枝杈,像是上天安排好的,分别指向路的三个方向。在这里可以通向帅旗峰,可以通向大涧沟村,也可以通向山下的鲁能领秀公馆。

以为到此也就结束了这次登山之旅。沿着通向鲁能领秀公馆的小路开始下山。转过几个山坳,透过茂密的树林,看到右前方峡谷外面一座突兀的山峰很是新奇。圆圆的山顶覆盖着松树,山崖是灰白色的,山基也被绿色的植被覆盖,像是一枚硕大的绿宝石钻戒,又像是一面硕大的盆鼓,原来它的名字就叫做鼓楼峰。还像什么呢?像是玉函山怀抱中的一颗玉蚌。正在称奇,就听有人说:“它还有一个通俗易懂颇有些调侃的名字,你们看它像不像一顶绿色的帽子?”说这话的人就是刚才附庸风雅的那位。

寻路歌台问主人,

暂听仙乐洗凡尘。

松高坡缓黄栌短,

胸阔神清耳目新。

石抱槐香萦古寺,

荔珠泉碧鉴禅身。

亦学过客附风雅,

还把唐诗来颂吟。

5.21

壹点号 畅叙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