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又见潼关古城

由 谷太枝 发布于 休闲

文章看完了,你有何感触啊,欢迎下方留言
感谢各位客官的到来,小编已经准备了上好的新闻,各位客官这就随小编来吧。
新建成的北水关镇河楼
潼关博物馆
古城南门遗址
抗战碉堡遗址
71岁的周宏年自小生活在古城里
建设中的古建筑街区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元代作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描绘了潼关的险峻,不少人正是因为这首元曲第一次知道有个地方名叫“潼关”。
作为渭南人,常常也会向外地的朋友介绍潼关,它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陕西的东大门,潼关素有“三秦锁钥”“四镇咽喉”之称,但问其原因,还真是说不透彻。隆冬时节,记者跟随古人的脚步,再次来到当年张养浩笔下的潼关,试图触摸古城的历史脉络。
潼关古城位于潼关县秦东镇南街村,城内主街道为东街、南街和西街。据介绍,古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除北城垣较直外,南垣两端西北呈弧形弯曲,使城西南、东南呈弧形凸出。今北墙已被黄河冲塌,尚存不完整的东、西墙北段,墙体夯筑,其外砖壁基本已被拆剥,关城原设东、南、西、北四门和南、北水关址,西城门址保存较好。
潼关古城始建于唐天授二年(691),宋、金、元各代均在此设防。明代,设潼关卫,城池空前扩大,洪武九年(1376),对前朝关城向南、向西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建有六处城门;建文二年(1400)及宣德年间,又建水关城楼;嘉靖十八年(1539),又建两个重门。明代潼关城的城墙,现在仍有留存。清代200余年,仍在此设防。乾隆五十三年(1788),在下临黄河的北面砌砖墙约2400米,并新建了南、北水关楼。南水关有闸楼7间,北水关有闸楼9间,潼水穿城而过,中间横跨东西的石桥,宛如长虹。后又砖砌东、西城墙,雄伟可观。
1937年至1945年,在日军的飞机大炮轰炸下,潼关古城遭到了极大破坏,历史名胜大多毁于战火,成为瓦砾。但潼关守军依托古城构建的坚固的河防工事,并对日军进行多次反击,使潼关成为日军无法逾越的关口,直至抗战胜利。至今女娲山上仍有抗战碉堡遗迹,供人回忆。1959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古城被设定为淹没区,县城被迫整体搬迁,城门建筑及部分城垣被拆除。
险峻的山川形势和厚重的历史让潼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13年,潼关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进一步传承历史文化,展示民族精神,重振古关雄风,近年来,潼关县依托历史遗迹,实施了古城恢复项目。项目以“关隘文化”为主要特色,建设包括“一带”——城墙风光展示带;“三轴”——潼河水系景观轴、南街交通发展轴、老县道交通发展轴;“八节点”——南门节点、南水关节点、西门节点、北水关节点、北门节点、东门节点、潼关古渡口节点、上南门节点;“十一片区”——潼河南街商业街区、水坡巷传统居住体验区、东山景区、东街传统美食街等十一个片区。目前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
在潼关古城恢复项目中,需要重点介绍的是位于东山景区的潼关博物馆。博物馆外观为明清时期城楼形象,复原了当年的山河一览楼。这里展示了潼关的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积淀,成为大家了解潼关县的一个重要窗口。
进入潼关博物馆大门,一面以“铁马雄关”为主题的大型雕塑赫然呈现在眼前,一人身着戎装,骑在战马之上,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气。左右两侧的墙壁上,各有四幅山水画,描绘出“潼关八景”的风光,拉开博物馆的序幕。沿着回型结构的展厅慢慢观看,第一层“千古潼关地灵人杰——历史文明厅”,再现了潼关古城的历史变迁。在“明清昌隆”单元,展示了一座巨大的潼关古城沙盘图。仔细观察,潼关依山而建,南高北低,北墙沿着黄河边修建,南墙蜿蜒于南塬半腰,河水穿城而过,向北流入黄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第二层“气吞山河铁马雄关——关隘文化厅”,一幅幅围绕潼关战役的画面依次展开,述说着潼关跌宕起伏的历史过往。第三层是潼关商贸民俗工艺厅,讲述了历史悠久的黄渭水运,带人领略黄河漕运码头的繁忙景象。第四层是潼关又被称为华夏金城的展示厅,描绘了潼关当前发展和未来规划的景象。
站在博物馆楼上的观光平台,黄河尽收眼底。如今的潼关,处于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核心区,潼关古城必将重现往日的繁华,未来值得期待。
(来源:渭南日报 记者 吕佳 见习记者 党骁)
责任编辑:曾昕韵
作者/来源:陕西网渭南站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