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 | 与灵岩寺的心灵之约
(一)
初识灵岩,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那时的灵岩,似乎藏在深山人未知。郁郁丛林中,道路依稀,游人罕至。印象中,便是那一柱高塔,一片塔林,几间庙宇和几堆瓦砾。
那时的我,也属不谙世事之年,观景而不懂读景,就无法领略这幽静之处的内涵。与同学走马观花、嬉笑玩闹,一圈下来,算是到此一游。
三十多年间,多次再访灵岩。但与此同时,也去过许多名山大川,一座山、一座庙的中国式旅游,脑海中的名山古刹已同化为一种定格,红墙、碧瓦、飞檐、雕塑、古木、碑刻、香火、游客,早已分不清哪是哪,灵岩寺自然也模糊其中,无法清晰回忆。
(二)
真正地认识灵岩,是一次笔友的周末旅行。
那是一次探古之旅、挖掘之旅、心情之旅,名曰笔友采风,实是一次心灵之约。
说是探古和挖掘之旅,是因为组织者愿望、参与者渴望真正地认识灵岩,了解灵岩的历史与文化,采撷这座千年古寺的灵光。而作为济南人,众笔友自然也渴望从深层次上探索发现灵岩之经脉,顺便饱览灵岩景区的春色。
说是心情之旅,是因为无情者不博,作为性情中人,笔友同行,自然是心情之行。尤其是我们这些人过中年的老笔友,在这春光融融的日子,难免有一种放飞心情的冲动。有寻找阳光的渴望,有寓情于景的情怀,当然也有心灵归隐的期待。
说是心灵之约,最为恰当。博客是大家的心灵家园,每一次的相聚,都是一道风景线,每一次聚会,都是心灵约会的机缘。真诚的交流,开怀的欢笑,山里人大哥的这次邀约,使笔友之约达到一个新的高点。
曲径通幽处,好景在深山,相约灵岩寺,心灵共平安。
(三)
约定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不期而至的春雨却淅淅沥沥地下了一个夜晚,直到出发的前夕,依然点点滴滴,让人担忧,却也让人欣喜。
担心的是行程会不会被取消或延期。
欣喜的是这场贵如油的春雨。凝视窗外,想象着雨中灵岩的样子,心中安慰自己,也就不由地想起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水就是山的眼睛,山有了水才有灵性”。
由于堵车,我们的“英雄号”几乎成了迟到者,到了约定地点,却始终联系不上大部队,搭车的小姑娘一阵猛打手机,抬头一看,眼前却就停着山里人派来的大巴。
一辆大巴、三四辆小车组成的小车队,就这样如期出发了,从济南西上高速,短短四十公里,区区十五元钱,半个小时就驶入了灵岩景区。
率先闯如眼帘的就是北方难得一见的山顶云雾,升腾在景区上方,缭绕在松柏之中,恰似仙气飘渺,给采风活动平添了一番风景,也增添了几分神秘之气。
山里人大哥早已等候在停车场,一个一个与大家握手寒暄,连每个小朋友都没有遗漏。大家佩戴着细心的小径准备的“采风证”,鱼贯踏进了千年古刹。
蒙蒙细雨中,从哼哈二将开始,到铁袈裟结束,导姐带领我们浏览了古寺的每个角落,耐心讲解了每个景点的历史、文化和传说。
(四)
我最关注的,是探寻这灵岩寺之“灵”。
到底这灵光存在于佛家膜拜的大雄宝殿,还是著称“海内第一”的四十尊泥塑,抑或存在于同样号称“海内第一”的石造塔林之中?
并不雄伟的大雄宝殿属寺庙之正殿,但并非东晋的原作。原址的地势和规模显然要雄壮的多,只是这显得低矮的正殿同样履行着老大的使命,这里是人们祈福朝拜的地点,香火不断,香烟缭绕,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这里许愿、还愿。据说这里很有灵气,无论是求官、求才、求婚、求子,在此许下真愿,那是有求必应,至于应到什么程度,则属于个人造化。我理解,应当与虔诚度和努力程度正相关。在这里,我没有许下什么愿望,也就失去了测试真灵的机会。
活灵活现的泥塑记载了四十位得道高僧的功德,他们或笑、或怒、或悲、或喜、或思、或争,惟妙惟肖,衣襟飘逸,表情如生。尽管尘世流转,他们依然保持着千百年的神情。我理解,这四十位高僧、四十种不同的状态恰是人生百味的体现,更代表着百年人生所能够饱尝的多姿多态的心情。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高僧亦然,我辈只需珍惜流年,收集快乐,储藏良辰美景,而又何必无谓的纷争!
辟支塔是寺内第一高度的建筑,总体淡黄色的塔体在着青山环绕中异常突兀。由于不能攀登,须仰视才见。当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却不能领略登塔而小济南的感觉。由于对建筑的盲知,这塔身结构的建筑天赋无从谈起。倒是六十三年的建设周期值得后人慨叹,修业之执着,佛心之永恒!
本来是独木不成林,导姐却说,“一塔不成林”。真正的塔林,在辟支塔右下的山坳中。导姐介绍说,这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石造塔林,埋葬着历代高僧的遗骨。造型各异的墓塔虽然显示着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但暮鼓晨钟的格式却无不同。想到了千佛山门的一副对联“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钟声佛号,唤回苦海梦游人”。
回来途中,一笔友说,幽幽塔林,让她不敢睁开眼睛。我理解,其实回避也是一种解脱,谁都难免成为一抔黄土,只是别把这变为黄土之前的短暂人生全部幻作尘梦。
就在拍摄这片塔林的时候,意外发生了!镜头中的塔林却有一柱在闪烁,不论怎么调转方向,那尊淡黄色的墓塔中部,在我相机的屏幕中都闪烁着黄色的光芒!几个笔友过来围观,也都证实确实是在闪光。有一个笔友精通摄影,解释说,应该是像素使然。虽将信将疑,也权且也信了他,但总感觉那是一束“灵光”。
值得一记的,还有灵岩的青檀,那是灵岩寺生命的见证。天然盆景造型奇特,龙凤青檀郁郁葱葱,既展示着灵岩的生机,也昭示着天工开物,生命其实可以常青。
灵岩之灵,就这样被我发现。
我感觉,灵岩千年,座卧于南山之中,把济南泉魂,聚泰山之脉,确属济南的风水宝地和文明之源。不到灵岩,无法感悟济南文化,不到灵岩,无法认识济南地灵,不到灵岩,也无法领略济南风情。
尤其是那束金黄色的灵岩之光,恐怕会有无数后来人去寻踪。或许咱就是有缘人,但相信后来者亦有此福音。
(五)
游览之中,一直耽于深深的思考,丢了手包都浑然不觉。
午后的聚餐,才是结识的机会。有幸认识了雪野校长、蓝葶老师,有缘首次目睹了豆豆、手镯、若水、轻风、朵芮亚等美女博友,也再次见到了快乐姐姐灿烂的笑容,幸福格格依然默不作声。通幽小径工作生活两不误,拖家带口,还把聚会安排的井井有条。小泉先生扭扭捏捏地来了一段济南话版的再别康桥,兰色的潍坊话版给了他一个不错的补充…
至于山里人大哥,我曾经给他写过一曲赞歌,叫做《山里人的快乐》。再识大哥,也有新的总结,大哥的醇厚、坚实、宽广、风趣组成了一个立体人,长者风范与山水情怀同在,刚毅正直不失侠骨柔情,严肃冷静却大度亲和。以德服人,尊重佛缘,其灵岩之宏愿一定能实现。
只是这次旅行朝出晚归,没能完成与山里人大哥对星畅饮的约定。
但我俩认为,无论身居何处,举杯回望,灵岩的夜空都是漫天繁星。
壹点号一米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