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豆瓣一刻:重磅!我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

由 乌雅竹雨 发布于 休闲

  重磅!我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

  2017-09-22

  科技日报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这一成果于22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学》上在线发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课题负责人张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通过“发现”号无人潜水器携带的深海激光拉曼光谱探针,科考团队在我国南海约1100米的深海海底,探测到两个站点存在裸露于海底的“可燃冰”:一个站点分布在冷泉化能极端生物群落中;另一个站点位于一个活动的冷泉喷口的内壁,这也是在我国海域首次发现正在喷发的深海冷泉喷口。

  科考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探针,在1000多米深的海底对裸露在外的“可燃冰”进行了现场探测,并证实其为标准的I型水合物。数据显示,两个站点快速生成的“可燃冰”并非单一的笼型结构,其内部存在大量的甲烷、硫化氢等自由气体,这也是国际上首次使用原位拉曼光谱数据证实这一科学结论。

  2014年-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的支持下,“科学”号在该区域连续开展了4个航次的集中调查。

  张鑫告诉记者,2014年—2015年,利用长基线水下定位技术和深海超高清视频技术,科研人员在南海圈定了裸露在海底的疑似“可燃冰”精确水下位置,但苦于没有相关的原位探测技术,无法验证此猜想。2015-2016年,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世界首台可以直接插入高温热液喷口(450 oC)进行原位探测的系列化拉曼光谱探针,可对深海热液流体、冷泉流体、“可燃冰”和沉积物孔隙水进行原位化学成分分析,成为了本次发现的主要高技术手段。原位探测技术可以避免传统取样方式由于从深海海底到海面之间巨大的温度、压力等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的样品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已成为国际深海研究的热点。

  2016年,科研人员还通过自主研发的保温保压样品转运器,将在海底放置了410天的人工合成的“可燃冰”样品带回甲板,创造了在海底原位保存人工合成水合物放置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此前的纪录由美国MBARI海洋研究所保持,只有43天,回收的“可燃冰”样品已被用于研究“可燃冰”的形成、分解以及与周围海水之间的物质交换。

  “可燃冰”一般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者大陆永久冻土中,而裸露在海底表面的“可燃冰”则需要大量的深海冷泉流体作为气源,因此极难存在,在全球也鲜有报道。张鑫认为,发现裸露的“可燃冰”的冷泉区域将是研究“可燃冰”形成、分解、成藏以及和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极佳天然试验场,该区域海底可能也不排除有潜在的“可燃冰”资源。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朱丽

  审核:管晶晶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9月6日上午,有居民在溪头社区微信群里问:是否有一家名为“鑫燃燃气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小区检修燃气管道。顿时,微信群里就炸开了锅,好多居民都说有“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敲过门,还有居民已经购买了他们推销的产品。

  家住溪头社区秀水华庭小区的王女士就是将信将疑付给对方360元。上网查询了这款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价格,价格在50元左右。

  而浙能天然气有限公司客服提醒市民,该公司员工上门都会提供客户详细资料,穿工作服同时佩戴工作牌,一般检查是不收取费用的,即使要收费也会告知用户去公司窗口缴费。

  (2017-09-12)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讯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亦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消息引起社会巨大反响。随后,我们发表了一文,对可燃冰的开采及性能进行了全面报道,详细阐述了可燃冰对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影响,其中,一组引用央视“100L可燃冰可以让汽车跑5万公里”的数据却遭到各界质疑。

  “5万公里”属计算错误?

  100L可燃冰真的能让汽车行驶5万公里吗?这种说法被很多业内人士从各方面进行了论证。总结如下:

  “5万公里”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根据央视的报道数据,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释放出167立方米的天然气,那么就意味着100L可燃冰可释放16700L天然气,如果按照100L的天然气可以让汽车跑300km计算,100L的可燃冰确实可以跑50100km。

  那么,100L天然气是否可以支持汽车行驶300km?通过查询数据得知,天然气和汽油的热值大约1立方米天然气=1升油,天然气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压缩比为200:1,那么通过换算得知,100L的气瓶相当于20L的油箱,如果按照7L油跑100km为依据,则可大致估算,100L天然气支持汽车行驶300km的数据在合理范围之内。

  基于上述结论,100L可燃冰支持汽车跑5万公里的结论又是否成立?《中国汽车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分别从体积压缩比和热值对比进行验证,最终得出了结论。从体积的压缩比来计算,根据“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释放167立方米天然气”,以及“100L天然气可支持汽车行驶300公里”为出发点,100L可燃冰可释放出16700L左右天然气,而天然气由气态转为液态的压缩比为200:1,那么100L可燃冰支持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0*167/200*(300/100)=250.5km,与央视报道的5万公里数据相差甚远。那么,央视的计算方法错在哪儿了?答案一目了然,央视将100L支持汽车行驶的天然气指代为气体状态。

  另外,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刘科通过热值进行换算,也验证了数据存在的错误。他指出,100L可燃冰中天然气的含量不足20kg,以燃烧产生的热值来计算,即每100L可燃冰含的能量不到18L汽油的能量。按目前小型最省油的汽油车百公里油耗5L计算(20km/L),可以跑不到360km。

  因此,关于“100L可燃冰支持汽车跑5万公里”的新闻一经报道,顿时引起一片质疑。其中计算误差确实太大,让人不得不震惊。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汽车节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殷承良所言,“可燃冰生成的机理是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深海条件下生成,确实是可以变成密度很高的物质,但密度再高,也无法支持汽车行驶5万公里的路程。”

  应用价值不可弱化

  当初被纷纷看好的“可燃冰”在一夜之间出现了神反转,原来这个神奇的能量块并非是汽车的“永动机”,那么这一切真的只是一场误会吗?

  “可燃冰同时具备低温、高压储气和吸附储能的条件。虽然难以支撑汽车行驶5万公里,但是其高能量密度却不容忽视。”殷承良进一步解释到,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体积虽小,但存储的能量很大。此外,一些储存气体会与其他化合物产生吸附情况,比如氢气就经常会有多孔状的储氢材料,将大量的氢气吸附在里面,形成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但是可以储存大量的能量,可燃冰也具备相对同等的条件,只要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吸附的能量就可以释放出来并且进行燃烧做功。

  殷承良还强调,可燃冰在深海里的储量非常丰富,比汽油、柴油等传统化石燃料的含碳比高很多。同时,相比于芳香烃分子结构的燃料,可燃冰含有的甲烷只有一个碳原子,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较低,燃烧的清洁度十分高。

  作为改变未来能源发展格局的新兴能源,可燃冰可应用于交通、冶金、电力、轻工等行业,其中包括内燃机、汽车、炼钢、热处理、印染、纺织等诸多方面,对下游产业的价值十分巨大。不可否认,可燃冰的成功试采只是第一步。“如果能实现可燃冰商业化的开采,实现低成本的开发,确实不失为一种前景十分广阔的能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负责人杨金秀重点说明了可燃冰的开采难度。另外,可燃冰对低温储存及运输环境要求比较高,危险性也比较大。同时深海开采环境十分复杂,仅仅靠单艘开采船只进行作业,距离大规模工业化及商业化的开采还需要很长时间。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gnin”:照你这么说还要啥核动力航母,直接用可燃冰

  网友“杭州用户51xxxx195”:什么时候能上市呀,产品

  网友“屁屁君丶”:别想了,开采难度大,价格贵,转化应用难

  网友“让梦做的绠像样”:可燃冰,,,,,

  (2017-09-08)


  可燃冰是目前的一种新动力源,可燃冰又被称为甲烷水合物,这种物质为固体形态的水于晶格(水合物)中包含大量的甲烷。最初人们认为只有在太阳系外围那些低温、常出现冰的区域才可能出现,但后来发现在地球上许多海洋洋底的沉积物底下,甚至地球大陆上也有可燃冰的存在,其蕴藏量也较为丰富。甲烷气水包合物作为石油、天然气的新时代替代能源而备受期待。

  但是请注意——可燃冰的能源密度不可能高于液化天然气。媒体炒作:“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可见可燃冰能量密度非常之高,而且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石油、天然气、煤炭要多出10倍之多”,这句话也不靠谱。可燃冰不可单独利用,只能以气态天然气形式利用。纠结可燃冰含164立方米天然气没有意义,可燃冰能源密度再高也高不过液化天然气(1吨液化天然气=1360立方米天然气)。表说明化石燃料的比能量和能源密度的数据。可燃冰的能源密度(Energy density)比石油、天然气、煤炭要多出10倍之多显然不对。

  现代军舰的动力系统,无非是四种动力模式构成:核动力-汽轮机、锅炉-汽轮机、柴油机组、燃气轮机。最简单的使用模式自然是外燃机模式下的锅炉-汽轮机组模式——燃烧->烧水->蒸汽推动轮机。但是,可燃冰燃烧的副产物是水分溢出。因此可燃冰单独使用并不合适。正确使用是将可燃冰以气态天然气形式利用。

  但是LNG动力船舶虽然经济性更好一点,但是设备占用的空间更大。对于军舰的整体设计来说并不合算。而且很关键一点,军舰的全寿命成本中,燃料成本所占的比重要远远低于民船。而LNG也并不能让舰艇跑的更远、更快。所以说未来的水面舰艇动力系统,仍然会以核动力-汽轮机-综合电力系统,使用液态燃料的燃气轮机-综合电力系统为核心发展。

  要是把军舰的油换成可燃冰会不会增大续航能力?军舰可以以可燃冰作为燃料,但是效果很差!

  (2017-08-26)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讯 这几天,“可燃冰”一词成了各大新闻媒体的热门词。这一情况主要源于5月18日一则央视新闻报告: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在2030年以前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将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发去贺电。

  说实话,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并不是引起民众兴奋的G点,尽管这可能在未来对国家乃至世界的能源格局产生巨大影响。而真正令民众兴奋的是央视在新闻报道中提到:可燃冰所蕴含的能量巨大,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约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以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为例,假设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按现在家用汽车60升左右的油箱量,如果将来技术实现,那加上一箱等体积的可燃冰的话,一次可以跑上一年多了。省去了加油的麻烦,真是方便。

  这种情况真的会出现吗?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可燃冰?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hydrate),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且遇火可燃,而被称作“可燃冰”或“固体瓦斯”、“气冰”。赋存于水深大于100-250米(两极地区)和大于400-650米(赤道地区)的海底沉积层内,这里的压力和温度条件,能使天然气水合物处于稳定的固态。

  根据资料显示,世界可燃冰碳含量估计值是当前已探明所有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碳含量总和的2倍,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墨西哥湾、西非、北冰洋、南海及我国西藏地区可燃冰储量丰富。中国可燃冰资源储量为800多亿吨油当量,相当于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2倍。这不得不让全世重视了。

  众所周知,如今的化石能源已经被开采的差不多了,寻找可代替的新能源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虽然电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很多年了,但科学家们心知肚明,电能源始终无法完全替代化石能源。在家用车领域,一箱油可以跑300-500公里,而电动车充一次电实际可200-300公里,而随着电池的损耗,到后来续航里程可能只有原来的80%,甚至更低。而且说实话,这几年全世汽车制造行业在电能源研发和利用方面还没有突破性成就,甚至可能会在这条路上迷失方向。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郑州用户51xxxx195”:什么时候能上市呀,产品

  网友“让梦做的绠像样”:可燃冰,,,,,

  网友“屁屁君丶”:别想了,开采难度大,价格贵,转化应用难

  网友“gnin”:照你这么说还要啥核动力航母,直接用可燃冰

  (2017-09-08)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讯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中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超过8天的稳定产气。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不料,这个新闻随即引得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XXX媒体: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打开一个可采千年的宝库。

  XXX媒体: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打开一个可采千年的宝库。

  XXX媒体:中国可燃冰试采技术领跑世界。

  XXX媒体:可燃冰有望在2030年实现商业开发,降低中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

  XXX媒体:中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是全球试采成功的第一个国家。

  XXX媒体:如果中国确能成功实现工业开发“可燃冰”,那么其在同美国争夺世界最发达经济体的战役中又多了一张非常重要的王牌。

  某媒体现场报道:

  (2017-09-11)


  大洋网讯 戴着VR眼镜体验空中漫步,看机器人画画,了解量子科技通讯……9月16日,由广州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创委、市环保局、市农业局、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市全民科学素质办和海珠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7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海珠湿地正式启动。在一周内,300项科普活动将陆续登场,让市民体验。

  据了解,9月16日至22日期间,全市的学会、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社会机构以及具有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科普资源的有关单位等,结合各自职能,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农村等开展科技宣传、科技展览、专家论坛、讲座、科普表演、科普游等广覆盖、多形式的科普活动。各区科协也将在街(镇)、社区、农村开展多场群众性科普活动。

  今年全国科普日同时举办网络在线科普活动,中国科协的“科普中国”平台正式在广州落地,在网站、微信、微博、“科普穗道”(科协与大洋网合办的网络科普频道)和广州数字科普视窗(科协在全市90多个社区设置的社区科普平台)进行科普宣传。广州市公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及广州市农村居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等全市性的科普竞赛也将在全国科普日期间举行。

  玩转高科技:看机器人绘画学量子通信

  “妈妈!我也想去玩弹泡泡!”昨日上午9时刚过,海珠湿地北门广场牌坊熙熙攘攘,帐篷下站满了来参加活动的男女老少。在一个展位上,一个小女孩正戴着手套“颠”肥皂泡,泡泡在她手上轻快地弹跳。

  为什么平时一碰就破的泡泡可以在手上“跳舞”呢?科普讲解员解释,泡泡是由清洁剂分子和水组成的,清洁剂分子和小孩手上的油脂是“天敌”,油脂可以破坏泡泡表面的张力。但是戴上手套后,手套可以隔绝油脂与泡泡的接触,而且手套上细小的绒毛还可以把泡泡托起来。

  除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游戏外,市民群众还可以体验人工智能、VR等技术领域的新产品。在机器人展区,技术人员陈先生向观众介绍,绘画机器人的套件可以实现自主编程并识别电脑里的画图软件,只要把想画的图放到电脑里,就会自动编译成机器可以识别的语言,再通过数据线传输将代码传到绘画机器人上,机器就可以用笔头在纸上作画。“电脑里有多少图都可以画出来,而且画一张图的速度要比人工快10多分钟,并且还更精确。”在VR展区,观众甚至可以体验“空中漫步”的刺激感受。

  据了解,2017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在主会场就设有130个展位,分为“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科学助力成长”三个展区,当中许多是平时难得一见的高新科技成果,比如来自广东国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量子通信产品、来自刘人怀院士团队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来自亿航科技的184无人机,以及来自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的可燃冰展品。

  听院士讲座:我国食药用菌年产量占全球75%

  2017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后,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日报社、广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的“科普大讲坛”活动在海珠湿地公园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作了一场题为《食药用菌与人类健康》的科普报告,为现场听众上了一堂丰富有趣的食药用菌食品安全课。

  食药用菌是指香菇、木耳、灵芝、虫草等可供食用和药食兼用的大型真菌。

  据了解,食药用菌资源丰富,地球上的真菌估计有150万种,已描述的有9万种,其中我国已描述的有14060种,药用真菌约900多种,正式入药的约有50种。

  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目前全国食药用菌产业年产量达3000多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5%,在农业经济中仅排在粮油、菜、果之后的第五位。

  未来两周,“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将邀请张景中院士和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8所中小学校做科普讲座;“广州科普游自由行”活动将邀请市民参观广州重点实验室、龙头企业、科普基地等单位。

  文/广报记者罗桦琳 实习生游宇霞通讯员卜浩健、梁梦滢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13thirty”:科普!

  网友“termination”:铜梁区

  (2017-09-18)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可燃冰也叫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目前,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最近两年开采试验取得较大进展。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官方网站消息,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超过7天的稳定产气,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贺电指出,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是我国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题及详细解析模拟题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现阶段世界人口依旧在增长,我国更是人口大国,人口的增多让环境资源变得更加稀缺,面对趋紧的能源压力,我们在不断精进科技,从而探索新的能源,向深海、深空、深地、深蓝众多未知领域迈出认知的步伐。可燃冰的开采成功便是我们探索新能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未来国家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生存都具有重大意义。

  从当前我国发展所遇到瓶颈来看,其中资源供应紧张就是其中之一。可燃冰试采成功,一旦能够技术成熟进而大规模供应并投入使用,将会减缓陆地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大量开采陆地资源也是对环境的一种破坏,现今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可燃冰的开采也可以保护陆地环境,给陆地资源短暂的休眠和自我修复的时间。可燃冰开采中更是我国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因此可燃冰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可燃冰从发现到开采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现如今也只是试采成功,对于技术和采集可行性势必要做出更多的革新,不能沾沾自喜,对于可燃冰试采成功事件,除了欣喜之余更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首先,从试采到批量成熟采集,还需要继续探索与研究,对于采集可燃冰要规范安全的开采,这也是我们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继续努力研究稳定安全的开采技术。

  其次,可燃冰的开采也需要考虑到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最大承受能力,可燃冰的大规模开采。这个阶段转换到商业规模的开发生产阶段,还有经济、地质灾害、环境等问题需要考虑,不能再走先破坏在治理的老路,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二者要并重,呈现出健康的科学发展方式。

  最后,任何事务都离不开规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燃冰的开采要在法律与制度的约束下合理开采,避免日后不具备资格、非法经营的商家以此为依据牟利,因为开采不正规浪费资源,甚至造成环境污染或者安全事故。

  总之可燃冰的试采成功无疑给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力量,合理开采,合理利用我们更要做足功课,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能够服务于人的新能源,我们可以共同期待可燃冰能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来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17-09-03)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讯 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满月了,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域可燃冰试采平台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10日14时52分,此次试采已连续产气31天,总产气量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6800立方米。

  石油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人们看到了能源安全威胁得到缓解的一丝曙光。在汽车行业,可燃冰带来的话题效应也在持续发酵。其中之一,便是可燃冰实现商业化开采后,是否能解决燃料电池汽车制氢短板。

  “应用前景应该比照天然气”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朝全在《2016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曾表示,2016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至65.5%,2020年前可能超过70%,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不仅如此,据了解,中国每年还要进口大量的天然气满足国内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焦峰告诉记者,这个数字达到300亿立方米。

  可燃冰试采成功“燃”起了希望。作为一种由水分子和气体分子组成的类冰状笼形包合物,其外形酷似冰,能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直接点燃,人类还可以从中分离出甲烷。我国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按当前的消耗水平,可满足近200年的能源需求。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可燃冰的成份与天然气一样,应用前景应该比照天然气。

  天然气的价格比较便宜,在居民生活、发电供暖、化工及汽车燃料等方面都有较广泛的用途。郭焦峰说:“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国产天然气价格大约1元/立方米(坑口价格),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分为两种,现货价格大约1.5元/立方米,长期协议价格大约2元/立方米。”

  不过,我国可燃冰目前仅仅试采成功,离商业化开采还有较长的距离。林伯强认为,可燃冰实现商业化开采还需要10 20年,郭焦峰的观点是需要10 15年。“汽车产业是能源消耗大户,现在离可燃冰商业化开采还有一定时间,应加强汽车使用可燃冰的研究,迎接可燃冰的大规模应用。可燃冰的开采成本低于2元/立方米,就将有商业价值。”郭焦峰对记者说。

  制氢是燃料电池短板之一

  燃料电池汽车有诸多的优点,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济大学张智明博士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项能源生成技术像燃料电池那样将诸多优点集于一身。

  (2017-09-04)


  看,蓝火!

  神狐海域上空跳动的蓝色火焰,释放出深海中沉睡千年的能量,更是在谱写中国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冰与火之歌!

  今年5月,我国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标志着中国可燃冰科技水平达到世界一流。这其中,一位从事可燃冰研究20多年的专家功不可没,他就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可燃冰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卢海龙(见上图,资料照片)。

  “我因为可以省去不少学费选了这个方向”

  2015年10月25日,在李四光学术思想研讨会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教授卢海龙捧起印有“李四光学者”烫金大字的红色证书时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是卢海龙在中国乃至世界地质研究领域中所负使命的彰显。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的卢海龙,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进行矿床地质学研究几年后,赴日本留学继续深造,“阴差阳错”地搭上了研究可燃冰的“探索号列车”。

  卢海龙这样解释自己的“阴差阳错”:“那时候可燃冰研究是前沿科学,很多日本学生因担心无法毕业而不敢研究。我呢,则因为可以省去不少学费选了这个方向。”就这样,卢海龙选择了这一生所从事的志业。

  三年留学时光,卢海龙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如琢如磨地进行实验,积累了扎实的学科基础。1998年,卢海龙成为日本第一个天然气水合物专业博士。

  留学期间,卢海龙有了生平第一次跟随考察船出海的经历。当问及第一次置身茫茫大海的感受时,卢海龙的回答让人有些意外:“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不想干了。”

  原来,因为船小,海况也不佳,卢海龙上船后兴奋了一会儿就开始呕吐。因为晕船只能靠喝糖水来补充体力的卢海龙,一个星期后慢慢适应了船上的生活,继续着魔似的研究可燃冰。

  23年创造多个世界性“首次”,选择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我从小就学过《地质之光》这篇报告文学,李四光执着、坚毅、创新、踏实的科学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谈及地质学前辈的科学精神,卢海龙充满敬意。现实中,他也努力践行着这样的科学精神。

  卢海龙心无旁骛,纯粹执着地进行科研:出海,取样,实验,研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一块指甲般大小的透明冰晶,让卢海龙在业界崭露头角。卢海龙与科研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第一次真正取得了日本可燃冰的样品,证明可燃冰在日本海域的真实存在,蜚声海外。

  随后,卢海龙移居加拿大。从日本海到北极冰架,从马尔马拉海到秘鲁,卢海龙在全球探寻可燃冰,不知疲倦。

  多年努力换来可喜成绩,卢海龙创造了许多个世界性“首次”:首次发现多成分可燃冰成分分布的不均匀性;首次确认了H型可燃冰在自然界的存在;首次提出“地层流体抽取法”的试开采原理与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可燃冰的理论研究工作,他本人也得到日本和加拿大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晃23年,卢海龙早已适应多年的海外工作和生活,且日本和加拿大都给予他非常优厚的待遇,导师也极力挽留……留下还是回去?祖国正是急需人才时,丰富的人才政策也向海外游子频频抛出橄榄枝。无垠大洋,没不了游子的爱国情;浪花淘沙,洗不了心中的报国志。

  还是回国!2014年,海外漂泊多年的游子,乘着国家“千人计划”的东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我这一生,已经过去了大半,还想为国家多做点事情”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成功!”

  一句简单的新闻标题,凝结着中国科研人员的无数心血,卢海龙也倾注了毕生所学。

  可燃冰因其产生的能量高、污染小,且储量巨大,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可燃冰的开采对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回国后,卢海龙在北京大学组建了一支由地球化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微生物学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团队。这支团队在开展可燃冰勘查和开发有关的基础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我研究了一辈子可燃冰,想为国家做点事,这次试采可燃冰让我有了报国的机会。”卢海龙说。

  我国海域虽然可燃冰储量丰富,但储层条件并不好。卢海龙和科研团队咬定青山不放松,从试采前的勘查准备到提出地层流体抽取试采法,再到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他们下足了功夫,做足了准备。

  5月10日14时52分,点火成功!

  从水深1266米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的天然气,点火后闪烁着蓝色火焰,令“蓝鲸1号”钻井平台上的所有人都无比兴奋……这是全球首次在泥质粉砂储层中试采可燃冰成功,在世界科技史上铸下了辉煌的烙印。

  科研事业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年过五旬的卢海龙深知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紧迫性,对待学生毫无保留,悉心培养。

  “卢老师非常希望把学生培养成独当一面的科研工作者,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博士生滕益华眼中,卢海龙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成长。

  “我这一生,已经过去了大半,还想为国家多做点事情。”卢海龙说这番话时很平静,亦如那风和日丽时的海面波澜不惊,但听者却分明清晰地感受到他那一腔澎湃着的爱国赤诚……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04日 08 版)

  (2017-09-04)

  本文来源于新闻阁:转载请保留链接,不保留本文链接视为侵权,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