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快点哦,不然赶不上车了……”
电话那头女儿焦急地催促着,不记得这是女儿第几遍催促他了,电话这头他一边附和着:“快了!快了!”一边忙着手上的图纸,写着、画着。“加热炉温度到了吗?水压机做好准备,操作机做好准备,开始出料!”他还在忙碌地指挥着现场一项航空锻件的试制生产……
女儿自出生到高考,作为父亲的他基本没管过,里里外外都是爱人下班后忙前忙后操持着,确实很辛苦,但他实在是帮不上忙。
这个父亲是航空工业安大的一名锻工,水压机工段的工段长刘清,集团公司锻造高级技师、锻造大王,他几乎没有休息日,没有下班的概念。为了赶急件,他从早上8点上班直到晚上11点才回家,有时一连好几天,甚至连续一个月都是常有的事。从小随父母来到贵州支援航空三线建设,耳濡目染,他被父辈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自参加工作当上一名锻造工以来,他就立志“打出最好的锻件,亲手锻造出最好的航空产品”。和大多数三线航空人一样,他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扎根三线,继续传承着“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神圣使命。
在高考之前就说好的,只要女儿考上大学,就送她到学校。女儿凭借自己的勤奋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这是女儿第一次出远门,他错过了女儿的成长,可不能再错过这次送孩子上大学了。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眼下企业生产任务繁忙,任务多,急件也多,自己已没有时间送女儿到上海了。
“说好的”改成了周六开车送女儿到火车站。一个电话,打乱了原先与女儿做好的出行安排。电话那头告诉他:“你之前一直关注的关键产品,厂里要安排在今天采用新的锻造技术方案进行试制。”这项产品自生产以来一共干了有几批,但每批都因尺寸问题而不能完全合格交付。他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与技术人员沟通,重新设计了一套锻造工艺方案:由轧制成形转为胎模锻成形。工艺方案变化之大,他本人都不敢保证能够一次试制成功,所以这次试制他一定要在现场。早上出门前,他跟女儿打了声招呼:“我干完活就赶回来送你。”女儿深知,他这一出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于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准备好行李,独自坐公交车去了火车站。
刘清到了厂里,迅速换上工作服,开始锻造前的准备:设备调试、模具预热、润滑剂涂抹,石棉、工装准备……他指挥着试制生产的每一个工序:将锻件放入胎膜内,放冲头1,取出冲头1,放冲头2……所有工序一气呵成,锻造完成,他冒着近1000℃的高温测量,检查锻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几个月的心血终究没有白费,成型的锻件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工艺技术效果。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刚想坐下休息,他忽地一下站起来,突然想起答应女儿的事。
看看表,已是11点15分。他来不及多想,一边换衣服,一边给班组同事们交代:“一定要清理好现场,把试制好的锻件、工装摆放好,都早点回家休息吧。”同事们也十分理解地说:“放心,你赶快去送送孩子吧!”
他匆忙叫了辆滴滴,“师傅,火车站!11点50分的火车。”车如离弦的箭往火车站奔去,10余公里的路程,他总感觉是那么遥远。
“再快点行嘛,师傅?”“这是最快的了。”“千万不要错过,千万不要错过……”他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女儿第一次上幼儿园回来时委屈的小脸浮现在脑海中,“说好的,妈妈送,爸爸接……”;他想起那张女儿初中毕业典礼时,优秀学生与家长共同领奖的照片,只有女儿是一个人孤独地拿着奖状,那次也是说好的;他又想起女儿高中成人礼活动,加冠及笄仪式上,也是女儿一个人孤单地戴上了自己的发簪,那次也是说好的……
“师傅,到啦——”“50,不用找了!”他一个箭步冲到候车室进口。
“有到上海的旅客请及时检票,检票即将结束。”
远远地,他看见检票口旁一个人拎着行李的女儿焦急地四处张望。“这次说好的,算是赶上了。”刘清笑着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