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北京南锣鼓巷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最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明清时期的达官贵人多居住于此,所以里面的王府豪宅数不胜数,如今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这里早已不让机动车穿行,只能步行游览。
不过在街巷里,游人总能看到一辆挂着“胡同游”标牌的三轮车,载着游客慢悠悠地穿行。只见它杏黄车篷,车把正中摆个龙,两边挂着5个铜铃铛,寓意五福捧寿,车尾镶着一块铜八卦牌,用来辟邪保平安。
(安林拉游客逛锣鼓巷)
再看车上坐着那人,身穿白色对襟布褂,前胸别着一块怀表,脚蹬一双老北京布鞋,一边操控着三轮车,一边向后座的游客讲述这条巷子的过往历史,那一口地道的京腔,让人听得流连忘返欲罢不能,他就是踩了38年三轮车,号称“京城第一车”,一小时150块不二价的爱新觉罗安林老爷子。
住在曾经达官贵人云集的锣鼓巷,复姓爱新觉罗,有着皇族血统的安林,为何会蹬上三轮呢?
一、少年时迷恋骑车
爱新觉罗安林出生于清朝衰亡多年后的1947年,全家排行第七,按他的说法,如果早出生几十年,他没准也是个贝勒爷。
(安林的三轮车)
安林家住在南锣鼓巷板厂胡同一座四合院里,儿时家里还算殷实,父亲安祥顺开着三个大门面的祥顺棺材铺,后来公私合营时被收为公用。此后父亲被分去国营厂当了木工,日子也过得去,安林就在这样无忧无虑的家庭中慢慢长大。
少年时安林最爱骑自行车,只要一放学,家中的28大凤凰就成了他的私人坐骑,他和小伙伴们骑出城去,在麦田里蹬得飞快,于是他梦想长大后能当邮递员,天天骑大自行车。
初中毕业后安林没能当上邮递员,而是跟着父亲进厂学起了木工,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结婚生子,生活都挺平稳安逸,只是在母亲得了癌症后,每月72月的工资才显得捉襟见肘。
(安林和他的爱车)
二、蹬三轮改变人生
经过考察,安林发现,蹬短途三轮是个挣钱的行当,于是他买了一台旧三轮,喷漆翻新准备停当,在一个休息日骑到了西单商场门口,第一单拉两个客人挣了15块,一天下来收入75块,比在厂里一个月干得都多,安林马上辞去了工厂的工作,开始了他的三轮生涯。
安林不怕吃苦,干活实在,看到外地带老人来北京旅游的客人,他就少收一点。而碰到胖老板带着小蜜时,他就不会客气,价钱翻上一倍。
安林骑三轮收入最高的一次,是拉一个退休的海外归侨,那一天安林拉着他转遍了北京城,前后大约有12小时,他一边蹬车一边讲解,临分别时,客人支付了500美金,相当于人民币四千多块。
(安林的胡同文化)
从此安林专职干起了三轮拉客讲解历史的营生,并在1985年置办了全新的不锈钢三轮,从订制到装饰,前后花了5000元,由于它是当时北京城里第一部高档不锈钢三轮,所以大家都称它为“京城第一车”。
最初,安林把蹬三轮当作谋生的饭碗,但如今,儿女早已出国留学,年逾73岁的他,更多的是把这项干了一生的工作,当成一种爱好和生活。
三十多年里,安林蹬着这辆三轮,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游客,阅尽人间百态,把锣鼓巷的历史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如今他出车不为钱,但每小时150的价钱不能少,因为在他心中,历史是无价的。
(安林为孩子们讲历史)
三、胡同游陈述历史
从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到七十古稀,安林经历了锣鼓巷从官家宅府变成寻常人家,作为一名历史见证者,他和他的三轮就成为胡同游的最好载体,他的肚里装着皇家的故事,很多还是亲身经历。
凭借爱新觉罗的特殊身份,安林成为胡同里仅有两辆有营运牌照的三轮之一,他可以随地随时,拉着游客在各个景点间穿梭,停留讲解。而另外六辆车则只能躲在胡同深处碰碰运气。
(安林为游客讲历史)
每逢遇上讲价的乘客,安林就会往那些没有牌照的车辆一指,告诉他们那些便宜,他认为自己不能掉份,当然他也存着让那些不敢光明正大揽客的三轮,也接点活赚点钱的想法。
安林出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些没有牌照的三轮,大多是外地来京的车夫,根本不懂得老北京的文化,他怕那些人拉客时,不懂装懂把历史讲错了,或是乱改一气,那不仅是对前人的不敬,也是对游客的不公平,老爷子认为作为爱新觉罗的后人,有责任在传播历史文化上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