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有丹霞地貌的地方,就能产正岩茶?5点真相,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由 问成风 发布于 休闲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碧水丹山,是武夷山旅游业的招牌。

同时,也是武夷茶的生长根基。

丹山,指武夷山当地特有的丹霞地貌。

麻花平日文章里常提到的风化岩/丹岩,正来自于此。

武夷岩茶,素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说法。

当你需要判断某处山场环境正不正时,仅是扫视一圈,看看茶地周围有没有标志性的高大丹岩即可。

因为从高大的丹岩上,能自然剥落出不少风化细屑物。

掉落下方的茶地土壤后,能给茶树带来独一无二的滋养。

据悉,正岩茶园土壤,以砾岩、红砂岩为主。

疏松透气富含多种养分,能让产出来的茶,获得独特的岩韵风味。

考虑到,正岩一带的风化岩,是独特的丹霞地貌产物。

前段时间有茶友提问,“国内丹霞地貌有N多处,七洞沟、丹霞山、龙虎山,为何就没有岩茶出品?”

原因嘛,武夷岩茶的成型前提条件,独一无二。

《2》

一、丹霞地貌的阶段不同。

丹霞一词,据说出自曹丕,曹公子写过一句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丹霞从字面上理解,指红色的云霞。

远远看去,满目尽是红色石头山,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

看了下资料,国内将“有陡峭山崖的红层地貌”,称为丹霞。

因为红色岩层孔隙度大,导温性能差 ,相比其他岩层更容易风化剥落。

从地质意义上,各地丹霞地貌处于不同演化期。

先是岩层抬升,再是被流水、风化侵蚀,最终形成浑圆的丹岩石头山。

但各地地质基础不同,成土母岩不同,地质生长条件不同。

即便同为丹霞地貌,土壤构成也不尽相同。

一言概之,正岩茶园的土壤条件,还真的没那么容易复刻!

《3》

二、气候条件不同。

茶树的天性,喜阴喜湿。

从种茶角度看,太干燥、太干旱、光照太强、气温太低、过于炎热的地方,都不适合茶树生长。

茶树生长的基础环境里,温光水气土,环环紧扣,缺一不可。

之前看到一个脑洞大开的实验设想。

既然,正岩茶这么贵,怎么不多复刻几个山岩山场?

毕竟,正岩茶园土壤组成,不过是红砂岩、砂砾岩等。

按照配方,改善一下茶地土壤,是不是能让自家产出来的茶,或多或少能与岩韵沾点边?

一句话,没那么简单。

正岩核心地带的山场,风化岩随处可见。

时时刻刻,每分每秒,当地土壤内都能获得源源不断的风化岩碎屑补充。

而实验环境下,几乎无法照搬这一先天因素。

正岩山场的好,远不止是土壤,还离不开当地的小气候。

之前在武夷山时,听过这样的调侃。

好的正岩山场鉴别,可认准这样的顺口溜——顶上戴绿帽,腰穿红腰带,底部有涧流。

岩顶上,绿色植被要丰富,高大树木要丰富。

这些绿植能提供鸟类栖息地,对茶树生长来说,更是一个提供枯枝落叶+鸟粪等天然腐殖质的营养大后方。

“红腰带”指红色风化岩,前文已经说了,这是正岩山场的一大标志物。景区里,丹岩随处可见。

岩石裸露在外,能看到本身偏红的颜色。

如果有岩壁渗水影响,表层比较潮湿,爬满青苔苔藓后,远看会更接近黛色。

底部有溪流,能改善区域内的小气候。

对天性喜阴的茶树来说,这再好不过!

《4》

三、茶树种群资源不同。

武夷山本土的茶树品种资源,极其多样。

据记载,武夷山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当地茶树群体种武夷菜茶,由野生种演变而来。

发展到今天,武夷山本地的优秀良种,不计其数。

历史上,单单是慧苑一处,就产出了成百上千的名丛。

不同的茶树品种,能带来不一样的风味体验。

体现在茶树鲜叶上,叶片厚薄、锯齿特征、叶脉深浅、叶张大小、持嫩效果、茶毫多少、颜色特征等,各有不同。

体现在茶味成品上,更是难以尽数。

有的自带奶油香,有的自带甜花香,有的带有深沉中药香,有的自带木质香气。

论汤水滋味,更是有的鲜醇,有的饱满,有的微苦回甘快,有的极为细滑绵柔……

罗素说过一句话,参差百态,乃是幸福本源。

对武夷岩茶的发展来说,茶树品种的参差百态,多样变化,也是形成岩茶风味魅力的关键一环!

《5》

四、制茶发展历史不同。

武夷茶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最早武夷山人种茶,仅供食用或药用,将鲜叶采下晒干后泡水。

有文字记载的制茶起点,可追溯到唐宋年间的蒸青绿茶团饼。

直至元朝大德六年(1302),在武夷山四曲溪畔兴建御茶园。

截止到明朝嘉靖年间废除,武夷茶入贡历史长达255年。

从茶叶分类看,武夷山先有绿茶,后有岩茶,随后演变出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

哪怕到今天,制茶依旧是武夷山的经济支柱。

武夷山本身是个没有工业的城市,主要经济依靠的就是旅游和茶叶。

到武夷山的街头走一走,几乎满大街都是和茶相关的元素。

想买茶喝茶,有茶叶批发店、茶庄、茶会所;

想买茶叶包装,有各式各样的茶叶礼盒包装专卖店;

想找一些茶周边,茶席、茶盘、盖碗等茶器,比比皆是;

再不然,还有不少制茶机器出租,农具经营、炭焙坊、色选厂、果木炭出售等岩茶相关周边。

可以说,武夷山是一个茶氛围极浓的城市。

制茶发展史,源远流长的武夷山,拥有其他地方无法具备的制茶人文底蕴。

《6》

五、制茶经验足够垂直。

茶圈内,只要一款茶足够红,在利益面前,必定会引来后续效仿者。

绿茶里,除了传统龙井产地外,每年春茶季时,各地的龙井新茶遍地开花,用乌牛早做龙井的现象,比比皆是。

近些年,白茶逐渐火起来后,云南白茶、四川白茶,跟风者众多。

奇怪的是,武夷岩茶在茶叶圈子里,少有被模仿。

要知道,论走红时间,岩茶早明朝的时候,已经凭借大红袍走红了。

民间编出来的“状元归来报恩,为茶树身披红袍”的故事,可谓一时佳话。

但成名已久的岩茶,却一直没有效仿者,这又是什么道理?

某次在喝茶时,有坑主一语道破天机:我们岩茶的做青焙火太复杂,做茶成本太高,外面的人学不了。

这倒是一番实话。

单独以焙火为例,岩茶的焙火要求复杂。

有各种步骤,有各种火功,还有明焙暗焙的不同,连打焙的木炭树种都有要求……

多重高难度的苛刻制茶细节,决定了在其它地方再照搬复刻所谓的“XX岩茶”,难度很高。

《7》

武夷岩茶是地理标志保护性产品。

唯有武夷山,才能产武夷岩茶。

而换做其它地方出品,则名不正,言不顺。

再说了,即便有,广大茶客们未必会买单。

毕竟,在各地名优茶叶产区里,西湖龙井的鲜叶,做成龙井绿茶,远比红茶值钱。老班章等名山头的茶树鲜叶,也是加工普洱为主,不会贸然改做白茶和红茶。

制茶时,放着熟门熟路的老本行不做,另起炉灶,尝试创新另类茶。

到最后,市场能否会买单,还是一大未知数!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现在的岩茶都叫肉桂?

喜欢喝武夷岩茶的你,听说过岩茶里的“倒青”吗?

蛤蟆背是正岩茶的标准,半岩、洲茶、外山茶焙不出蛤蟆背?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