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王 淼】万圣节来临,位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知名“鬼屋”——老惠灵顿传染病医院——再次成为人们热衷的“鬼节”探访地。在疫情之下,这座100年前为应对“西班牙大流感”而建的传染病医院,变成满足人们“探鬼”好奇心的打卡地和让人们对传染病保持警惕的公共卫生教育基地。
老惠灵顿传染病医院建成于1919年,当时的免疫接种和抗生素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新西兰人对“西班牙大流感”带来的严重感染和大规模死亡产生深深的恐惧。人们习惯称这座新建的传染病医院为“发热医院”。医院建成后,在当时被认为是一座先进的模范传染病医院:远离市区、宽敞明亮、通风好,光线足,配备了壁炉和浴室。作为传染病的专科医院,隔离的概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设计了病人与医护人员完全分开的使用空间。根据惠灵顿市议会的档案,该医院开业后,接收了大量的流感、猩红热、麻疹、水痘和肺结核患者。1970年代,由于传染病患者数量急剧下降,传染病医院一度改建为“胸科医院”。1987年,医院大楼由惠灵顿理工学院接管,改建为音乐学院,室外场地用于进行园艺和景观设计课程。作为一座历史建筑,“发热医院”在1998年被认定为新西兰的历史遗产。
2000年后,惠灵顿市议会重新规划了该医院的用途,文化遗产特性替代了医疗和教学用途。由于整修工期严重拖延,医院大楼被人为破坏,使部分内部空间变得更加“灵异”。
万圣节前后是“发热医院”的探访“旺季”。被称作“幽灵调查员”的向导会带领好奇的人们在夜间进入到医院大楼内部,开始一场探索“超自然现象”的冒险。
麦克布莱德是几位广受欢迎的幽灵调查员之一,他会定期组织探访活动。考虑到夜间探访的安全因素,每个团队人数控制在18人以内。在探访过程中,向导团队会携带摄像机、热成像仪、声波检测仪等设备进行现场试验。参观者也可以在提出申请的情况下自备“探鬼”设备。
活动中的热门项目是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大家挤在堆放破旧沙发的墙壁斑驳的病房内。向导会提出各种问题,比如“你曾经是这里的患者吗?”“如果你听到了,可以制造些响声或者打开窗户吗?”曾经的病房区走廊被认为是“灵异”事件“高发区”,向导总是会在进入前,询问大家,谁敢第一个独自走过这条“鬼道”。向导们鼓励参观者在万圣节期间穿戴各种“奇装异服”参加“探鬼”活动,虽然没有解释具体原因,但是与鬼魂们一致的装扮显然更容易在现场“造气氛”。当然,向导们在活动开始前,会发布免责声明,不保证一定能体验到超自然现象。
万圣节“探鬼”活动源自人们对未知世界和奇异现象的好奇心。但是,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再次对公共卫生广泛重视。惠灵顿市议会的官方网站介绍了“发热医院”在历史上对医疗工作者和传染病患者的重要意义,“这座建筑具有教育价值”,由于保留了原始风貌,走进这里的人们切身感受到传染病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在探访过程中,向导们会介绍各个房间的用途以及当时人们应对流感、肺结核等疾病的措施和手段。
1918年暴发“西班牙大流感”期间,仅有115万人口的新西兰,超过1/3的民众染病。正是当年惨痛的教训,使新西兰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就坚决采取“清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