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大殿前的庭院中,有一座高达1.5米的青铜须弥山,它不仅给宫殿增添一丝严肃之感,而且让人觉得雍和宫就是“重要”的地方。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须弥山是一位太监的宝贝,却因一个特殊的原由被搬到雍和宫前,这个特殊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您揭秘一下: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它是康熙帝命人修建,并赐予四子雍亲王的府邸。雍正三年时,雍亲王的府邸成为行宫,名为“雍和宫”。在百姓口中,雍和宫是“龙潜福地”,因为雍和宫共出了两位皇帝,一个是雍正皇帝,而乾隆皇帝也是在此处诞生的。乾隆九年,乾隆派专门的大臣前去雍和宫料理相关的事务。
在游览雍和宫时,很多游客来到大殿的庭院,都会停下脚步,仔细观赏一件文物,它就是青铜须弥山。这座制作非常精美的“青铜须弥山”,坐落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椭圆形的池子中,下面是两块汉白玉拼接而成的底座,底座四周雕刻各式各样的佛像。
须弥山的造型非常严谨,其上面为重檐楼阁式的宫殿,周围雕刻着九山八海,再下面山峦叠嶂。仔细观察青铜须弥山后,我们可以在一侧发现刻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施供”字,看到这里后,很多读者非常好奇,雍和宫内为何会出现大太监冯保的物品呢?
在正式揭秘前,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冯保。万历皇帝刚继位时,有两个人对其极为重要,一个是名臣张居正,另一个就是大太监冯保。
万历皇帝继位时,冯保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当明穆宗去世后,冯保成为“顾命大臣”,地位极其尊贵。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青铜须弥山是太监冯保为当时的番经厂供奉的。经过朝代的更迭,番经厂改名为“法渊寺”。在60年代初期,因修建工厂的需求,当地决定将法渊寺拆掉。
法渊源寺被拆掉,里面的物品该如何处理呢?据说,一位文物爱好者得知破旧的法渊寺要被拆掉,立即赶到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讨论青铜须弥山该如何处理,当文物爱好者得知工人要将其砸碎卖铜后,立即将上前阻止,并联系雍和宫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收藏这件物品。正因如此,青铜须弥山才被送到雍和宫。
雍和宫对青铜须弥山非常看重,他们将其放在大殿前非常醒目的位置。久而久之,青铜须弥山竟成为雍和宫的标志性物品。
我们去到雍和宫时,都会看到一个场景,游客们竟拿出银币,向青铜须弥山的顶部抛过去,如果一次没有成功,他们还会尝试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因为他们相信,银币扔得越高,自己许下的愿望就会很快实现。
青铜须弥山不仅是一件重要的佛教文物,它更是历史的传承者,为后人研究清明两朝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如今,它静静地耸立在雍和宫前,向游客们展示自己独有的风采,如果各位读者对其感兴趣,可以趁着周末去看一看,也许您在“须弥山”上,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