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像北极熊却打不过灰熊,领地被入侵,只能一退再退
白灵熊,也称柯莫德熊。“柯莫德熊”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第一次研究此物种起源的动物学家弗朗西斯克·柯莫德。
白灵熊主要生活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岸温带雨林的大公主岛、科里布岛,因其是极为罕见的野生物种,受到加拿大严格的法律保护,被认为是加拿大国宝级别的动物,备受重视。
除此之外在当地的印第安神话中,白灵熊被尊崇为“神灵”一般的存在,在原住民世代相传的文化中,拥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据介绍,当地原住民从不猎杀白灵熊,即使是在“猎熊活动”盛行的年代也不例外。
当地原住民甚至很少在外人面前谈论白灵熊,更不会告诉任何人他们目击白灵熊的地点,当地原住民对白灵熊的保护似乎发自内心深处。
雨林中的精灵
也许大家都很奇怪,在以褐色和墨绿色为主色调的热带雨林中,白灵熊却天生一副雪白的皮毛,这似乎完全不符合进化论。这可能也是当地原住民把它们奉为神灵,最初的研究人员把它们认作是北极熊或白化变异的原因。
其实白灵熊是美洲黑熊的亚种,它们的颜色并非都是白色,有约90%的白灵熊是黑色的。白色的皮毛是因为该物种的基因池中所持有的隐性基因造成的,科学家们称将这一现象称为“柯莫德现象”。
想要使白灵熊变白的隐性基因显现的条件十分苛刻,只有当父母双方都携带该基因时,它才能在后代中显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灵熊很少的原因(是的,两只黑色的熊也可以繁殖出白色白灵熊后代。
而目前世界上的白灵熊数量只有 400—1000 只左右,整体基数过小,也正因如此白灵熊才会变得稀有和珍贵。
这种珍奇的动物,所栖息的地方也是具有其独特之处的。白灵熊只生活在加拿大岛屿上的温带雨林中,这片雨林被称为“大熊雨林”。只有来到大熊雨林才能看见白灵熊,大熊雨林也因此而闻名世界。
大熊雨林是太平洋海岸雨林的一部分,位于北美洲大陆北纬 40 度至 60 度的加拿大西海岸地区,覆盖长达 250 英里的海岸线和 640 万公顷的土地面积。这里终年气候温和、云雾缭绕,食材丰富、人烟稀少,非常适合白灵熊的生存。
在这片森林生态系统中,并非只有白灵熊,还生活着灰熊、驼鹿、老鹰、鲑鱼和水獭等等。
白灵熊与雨林相互依靠,雨林中大量的太平洋鲑鱼是白灵熊主要的食物来源,白灵熊会在鲑鱼生产的季节,捕食并存储尽可能多的食物,以便能够愉快地度过冬季。
我不知道普通黑色白灵熊对白色白灵熊的皮毛有什么反应?但想来它们可能会有点嫉妒。因为科学家已经证明,白色白灵熊的皮毛有助于它们捕鱼(捕鱼成功率比黑色高约35%),白色的皮毛使鲑鱼很难在水中发现它们。
白灵熊在捕食完鲑鱼后,遗落下的鲑鱼尸体放置到森林深处,一方面可以供其他鸟类、禽类为食,另一方面待尸体慢慢腐化后,会逐渐的被土地吸收作为这些树木不断生长的肥料。
就是在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大熊雨林始终保持和谐共生的状态,保持着这片净土的神秘感,被美国《国家地理》称为“北美最狂野的净土”。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当地热带雨林被大面积开发,养鱼场和商业捕鱼的规模扩大,再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使白灵熊所生活的雨林地区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首先是生存所必须的食物,鲑鱼生活在河里,但是由于人们的滥捕,破坏了鲑鱼的生存条件,致使鲑鱼的产卵数量在急剧地减少,白灵熊的食物来源被破坏。
其次科学家们发现,近十几年来热带雨林的砍伐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白灵熊的栖息地已经开始有灰熊出没,这迫使白灵熊不断向雨林深处后退,让出了原本属于它们的食物和生存空间。
白灵熊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打不过灰熊。
白灵熊的平均体重在135 千克左右,最大也不很少超过290千克,且四肢粗短,行动略显缓慢,而灰熊是继北极熊和科迪亚克棕熊后,体型最大的熊类,属于大型的食肉目动物,平均体重高达 200 千克,雄性更是轻松能够达到450千克。
面对这样凶猛的灰熊,白灵熊自然不是它的对手,在领地争夺战中,白灵熊完全不占优势,反而会受伤的风险,所以它们只能选择一退再退。但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白灵熊总有退无可退的一天。
当地一位原住民这样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只要自己一提到白灵熊,长老们就会岔开话题并将他赶走。在19世纪,该地区的土著居民就学会了将白灵熊当作秘密,以保护它们免受皮草商的伤害……然而这显然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