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中国传统戏曲演出时,演员们为扮演角色所穿着的服饰俗称行头,是一种特定的表演服饰。它历经元、明、清时代的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今日的规制。
在四大徽班入京后,徽班与汉调艺人同台演出,二者互相融合,又从昆曲、秦腔与地方民间曲调中汲取营养,最终形成了京剧。而京剧服饰是伴随着京剧的形成,从戏曲服饰中逐步演进,并发展成具有固定制式的表演服饰,是京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京剧服装以明朝的生活化服装为基础,参考借鉴宋、明、清几个朝代的服装样式,经过概括、提炼、加工,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服饰体系。京剧服装的设计原则是能让舞台动作复杂化,加大动作的幅度,延伸动作的内涵意义,是为京剧表演艺术服务的程式性服装。
京剧中的蟒袍源于明、清时代,因为与皇帝的龙袍款式大致相同,所以又被称为象龙之服,只是衣身上所绣的龙为四爪,比皇帝的龙袍少了一爪。它在明代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清代则列为吉服,凡文武百官皆衬在补褂内穿用。蟒袍最重要的特点包括门襟为肩开、盘领和侧摆。袍种类繁多,但形制上大抵相同,有男蟒与女蟒之分。
蟒袍根据服色的不同,可以分为黄、红、绿、白、黑的上五色蟒和蓝、紫、粉、湖、香的下五色蟒,在京剧表演过程中,综合演员所塑造人物形象的身份尊卑、年龄大小、地位高低、性格差异、所处环境和当时心境等因素的影响,沿袭中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对服饰穿戴的程式性约定,按照宁穿破、不穿错的穿衣法则进行角色装扮。上五色蟒多见于身份地位较高的王侯忠勇之士等人物,下五色蟒则用于俊雅小生或老年高官。
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蟒袍是圆领、大襟、宽袖、裉下缀插摆的袍服,在戏曲表演中多用于帝王将相的装扮。明代蟒袍形制为圆领大襟宽袖,下长及足或过膝,衣身左右两侧各缀有一摆,为蟒袍的带状装饰物。戏曲服装中的蟒袍延续了明代蟒袍的形制,衣长及足,齐肩圆领,大襟右衽,宽腰阔袖,与明代蟒袍的不同之处是改广袖为直袖,袖口缀有水袖,腰间有环袢,用以穿挂增大尺寸的玉带,衣身两侧自袖底开衩,前片加宽,两端后移至背部两侧与后片重叠,裉下缀插摆,俗称摆衩子。
蟒袍的水袖和玉带都是附加的夸张装饰元素,用于增添蟒袍的可舞性,唯有摆,将现实中蟒袍的装饰性飘带与服装结构相结合,赋予蟒袍适宜舞台表演的实用功能。
蟒袍衣身的前片要比后片宽,通过摆这一结构与后身相接。摆由装饰性的飘带变成了硬质的与前片相连的结构,这一点可以通过蟒袍的版型图清楚地显示出来。
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蟒袍的装摆工艺较为复杂。首先将布料裁剪出摆的形状,刷浆贴上较为硬挺的衬布,上里子时,摆的裁片面与面相对缝合,缝合的时候在摆的顶端夹上系摆带袢。之后斜裁一条棉布,刮浆后包入麻绳,在案板上用手搓实,晾干后麻绳变得比较硬挺,在摆衩部分包入一截裹好棉布的麻绳,用手针纤缝,使摆的边缘挺阔并有韧性。
摆的部分缝合好后,将嵌入麻绳的一边接缝在前片上,沿着蟒身边缘刮一道浆子,将蟒摆用浆子粘贴在前片衣身两侧,接着粘贴里子,蟒袍的里子和面子之间夹一层棉布,使衣身更加硬挺。最后,在装摆的衣身前片两侧,里子、面料夹着摆一起缝合。整件蟒袍制作完成后,在衣身背部手针纤缝系摆带,用来在穿着时固定摆。
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由于摆需要面料有较高的硬度,原本用于刺绣后固定绣线的篦浆工艺在蟒袍中大面积使用。蟒袍的面料需要用毛浆子刮满浆,并在木板上钉平晾干,呈现出挺阔的效果,俗称撑片子。蟒摆部分需要贴衬布加厚,贴裱的材质为棉布,用混浆子粘贴,贴裱之前面料和衬布需喷水,在布料湿的时候刮浆子。
传统蟒袍属于满身纹绣。除象征身份的蟒龙纹样外,还有衬托领口的托领纹、插底装饰的祥云纹和八宝吉祥纹,以及袖边与下摆处常见的象征正式场合庄严性的官服专用纹———海水江牙。按照所绣蟒龙纹样和布局的不同,京剧服饰中的蟒袍主要分为圆形纹样的团龙蟒和行龙蟒两大类,其中团龙严谨,显文静,多是扮文官的生角穿用;行龙松散,呈腾跃状,扮武官的净角多用。
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绿蟒在京剧表演过程中多是用来装扮威严英武的高级别武官,称为双龙戏珠绿蟒。它通身有六条行龙,前后身分别是左右对称式的两条戏珠降龙纹样,两肩袖各有一戏珠行龙。大面积明亮活泼的橙红色刺绣与浓郁的翠绿服色形成亮丽的对比,间以充满金属质感的亮银线勾勒轮廓,既调和了色彩的强烈对比,又增加服饰的华丽感。
蓝蟒与绿蟒不同之处在于戏珠的龙形为两只身躯舒展、环珠游动、更具动感的行龙,故也称戏珠行龙蟒。绿蟒上的戏珠降龙纹样呈龙尾在上,龙首在下,昂脸朝上,欲翻身腾跃之势;而蓝蟒中则一龙腾空俯首而下,一龙翻身回头而上,气势更足。蓝色在中国传统色彩观中代表着儒雅洒脱,而刺绣使用的灰色属于完全依靠服色来获取生命的最被动彻底的中性色。作为下五色蟒中的小生蟒———蓝蟒,使用三灰退色的圈金绣来装饰,与舞台角色装扮追求自然朴素的艺术风格非常切合。
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黑蟒比较适合性格豪放、刚猛的花脸角色,如舞台上包拯、张飞等人穿的就是黑蟒。它通身以捻金线配合多种针法,用密地钉金绣,使得上面的龙头饱满,张嘴露牙,双目突出,龙身细长弯曲,龙鳞细小繁密,突显出龙的戏珠动势,表达人物的勇武和豪放。
蟒袍上的图案主要是龙形图案,最复杂的是十团龙蟒袍。它在绣工运用了彩绣、墨绣、平金漏地绣、满金绣、半金半彩绣等绣法,色彩纷呈,与十团龙图案相配合,使得十团龙蟒袍造型庄重、文雅、气派。
平金绣散龙黑色蟒袍则是戏曲舞台上扮演花脸行当的文臣武将的官服或朝服。舞台上常见的散龙蟒袍有黑、蓝、紫、绿、杏黄等色。在戏曲舞台上扮演地位较高而又苍老年龄的文职官员,其穿用的朝服有裹金绣香色蟒袍。因为是专为老年官员穿用,所以力求色彩沉稳,但又不失辉煌效果。制法上采用一线一金的裹金绣制绣团龙图案。
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老旦蟒袍多为戏曲舞台上扮演皇太后和地位较高的诰命老夫人穿用的朝服或服,颜色多为酱色、香色、古铜、明黄、杏黄色。一般用彩绣、平金绣绣制。用十团龙图案,有时也用散龙图案。舞台上扮演皇后、贵妃、公主、诰命夫人以及挂帅女将等旦角一般穿着彩秀红色女蟒袍,花纹多用团凤、散凤与牡丹等,也可龙凤并用,色彩要求艳丽、辉煌,体现出人物的雍容华贵。
蟒袍摆的形态在不同的时期发生过一些风格上的变化。明清时期的蟒袍,衣身前片绕到后身的尺度很大,摆的形态比较尖锐细巧。清代到民国,再到20世纪50年代,直至当代,蟒袍前身的衣片尺寸逐渐减小,连接摆的衣片上端由一个尖利的锐角,慢慢向直角过渡,摆的形状也逐渐变得平直。
摆的造型变化一方面是制作工艺不断变化,摆里面夹的麻绳也由竹片乃至塑料绳或塑料板代替,使得摆的硬度增加,因而摆能呈现出平直伸展的造型趋势;另一面也与蟒袍不同时期整体服装风格的变化相呼应。摆的造型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的变化而变化,从某种角度来说,蟒袍是一个件融合政治、历史、经济、艺术等多样文化的集合体。
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蟒还派生出了官衣和宫衣两种舞台上的袍服。官衣是一般文职官员穿的礼服,,式样与蟒袍有些类似,胸前和背后绣一块方形的图案,色彩有红、蓝、紫、黑、古铜等。官衣多为戏曲舞台上扮演新科状元等角色临时的官服,是没有取得实际官职的角色的戏服。官衣也可作为新郎官的吉服。其颜色多为红、蓝、黑三色。黑色官衣品级最低,多为驿穿用,不缀补子。
宫衣是宫中的礼服,式样同蟒有点类似,从腰部开始襟周围缀有很多五色绣花的飘带和色彩鲜艳的穗子,多为舞台上扮演仙女、贵妇、千金小姐以及贵妃娘娘等的常用服装。色彩以红色为主,同时配用各种色彩的袖子和飘带裙,显得十分华丽和富贵。
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传统蟒袍的面料多是采用绫、锦、缎等真丝织品,极难保养。因此从民国时期开始,蟒袍突破了以大缎为主要面料的程式,尝试使用其他轻盈富弹性的面料,诸如色丁布等价格低廉且更方便保存纤维类材料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蟒袍之上,同时也使蟒袍的服色扩展出绛红、紫红、银灰、等杂色蟒,不但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也进一步丰富了戏曲服饰的广度和深度。
戏曲服装承载的文化是经过历史沉淀所积攒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蟒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继承了中国服装追求意境美的传统,又赋予了其更加鲜明的美学特征。着时代审美的不断变化,京剧服饰的设计与制作还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创新余地。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290 字。

转载请注明: 蟒袍:京剧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