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赤城的历史文化积淀到底有多久?

由 廉拥军 发布于 休闲

赤城县具有悠久的地质文化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然而,赤城县境内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类活动呢?

成书于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的《赤城县志》记载赤城“素为边塞卫地,数千年来,华而夷,夷而华,兵燹频遭,沧桑屡变……兴废无常”,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兴隆洼文化”到“红山文化

2003年,北京市实施“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工程涉及潮白河流域上游的广大地区,其中我县的东卯镇是项目“工程段”之一。东卯镇政府具体负责“沟门项目区”工程的组织和建设工作。根据工程设计,在镇中学后面的黄土山丘上须兴建一座大型蓄水池,将黑河水抽到蓄水池里存储起来,用于浇灌树木,绿化荒山,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2004年8月,工程开始施工,首先用推土机将山丘上的一个石头堆推平,然后组织人力挖坑,当挖到距原始地表约二三米深的时候,挖出一个用鹅卵片石砌筑的约90厘米见方的正方形石槽,出土两件石斧、5件玉玦(2大、3小)、两件舌型器(一大、一小),还有多件红陶器,因损怀情况严重,难以看出器物的造型,其中一件舌型器被我县一位收藏爱好者购得并珍藏。

这件舌型器个体比较大,长18厘米,宽2.2~2.5厘米,对穿错位眼,素纹,一面有凹槽,有点像民间使用的“鞋拔子”,玉质为岫岩玉。经杨伯达、贾文忠等权威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是“兴隆洼文化”的作品。

考古资料证实,我国北方地区有多个新石器文化类型存在,其中“小河沿文化查海文化”、“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是已经探明的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文化类型。在这些文化类型当中,随着收藏热的升温,“红山文化”逐渐走入普通百姓的意识中,尤其是媒体对红山玉器的炒作,以红山玉猪龙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成为文物贩子和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目标。红山文化,几乎成为人所皆知的史前文化类型。

红山文化,因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辽河流域的西拉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约五六千年,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事实上,“查海文化”是红山文化的源头,要早于红山文化三千多年;“兴隆洼文化”被称为“华夏第一村”,距今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兴隆洼文化,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喇木伦河南岸和辽宁省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的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劳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肩锄、斧、锛、磨盘、磨棒等。考古工作者在对兴隆洼文化遗址发掘时,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玉器:在墓主人的两耳处各有一件精美的玉玦。后来,还在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类似“舌形”的玉器,有人称这种玉器为“舌形器”,也有称其为“匕形器”。总之,玉块和“匕形器”是兴隆洼文化特有的代表性玉器。在红山文化和其他类型的文化中很少发现(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中,也发现了一枚相同的“匕形器”)。

东卯出土的“匕形器”,证明我县境内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古人类活动的踪影。他们不但从事原始的农业活动,而且还可能学会了制作玉器。

当然,东卵出土的玉器,不排除在辽西制作完成以后运至黑河流域的可能,但它毕竟出士于我县,是我县史前文化的重要佐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县境内进行过多次文物普查,但从未发现红山文化在我县的遗存。自去年以来,笔者专心红山文化的田野调查,发现了多处红山文化遗址。在这些红山文化遗址中,以云州乡三山村的梁西、北沙沟村的南沙沟、张兴沟、西沟窑、观门口的西梁盖,赤城镇的七里河、小榆沟,样田乡的梁家沟泰山庙梁,龙门所镇深沟村的庙梁等地较为典型。其中在云州乡三山村的梁西、张兴沟、西沟窑发现了三处规模较大的积石冢,在龙门所镇深沟村的庙梁发现两座小的积石冢。

笔者几经打听,有幸看到了张兴沟出土的玉器,了解到西沟窑出土的玉猪龙的大体情况。张兴沟积石冢出土了一件精致的玉斧和一件从未见过器形的玉器,还有多件玉环。

笔者亲眼目睹这些玉环,并购买了一件残器,作为标本收藏。七件玉环,大小不一,均呈扁平状,环上有孔,可以佩戴,为女性耳环之类。但这些玉环残损不全,石化为“鸡骨白”色,失去了高古玉器的特有的纹理结构和古朴造型以及精美色泽,反映出它入土时间的久长。

图 | 云州乡西沟窑出土见证我县史前文化的石璇玑

2012年5月,笔者在云州乡西沟窑一位农民家里购得多件石器多数为石斧,其中有一件石镐和件石璇玑。最令笔者兴奋的是这件石璇玑,它是云州张兴沟出土的玉环、石斧等。

我县史前文化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咨询农民,这些石器均来自西沟窑的荒坡山地,其中石璇玑发现于积石冢附近,是他挖树坑时得到的。

璇玑,是史前人类制作的一种器具,多见玉制品,很少见石制品。我国红山文化、龙山文化都有玉璇玑的出土,但从未见过石璇玑的面世。

在我国的龙山文化中,多见玉璇玑作品,但自古及今,对璇玑认识不一,看法诸多,璇玑,充满了玄机。于是,有人编撰出诸多虚妄的故事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来自胶东的一个古老故事,对阐释璇玑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传大约在5000年前,山东胶县三里河畔,生息着一支原始氏族部落。一天,部落里的一个男子醉酒后,要到海天相连的地方去。夜半时分,他酒醒了,仰目苍穹,发现有一颗明星终年不隐地照耀在北方的苍穹上。在满天星斗的苍穹上,要找到这颗明星,很是费力。他用臂上的手镯,一个区域个区域地“套着找”。后来,他发现北极星随季节移动位置,但它永远处于开阳、左枢、帝星三颗星星的中间。这位聪明的男子,便在手镯的外缘刻了三个星座的记号,分别代表开阳、左枢、帝星的位置。于是,他挑选了一块美丽的蛇纹石,按照他在手镯上标刻的三个记号,碾琢出最早的璇玑的式样,这就是人类最早的“星象观察仪器”。后来,男子乘船远航,他的妻子默默地用碰砧法,帮助丈夫凿磨了一个石锚。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妻子请部落里的玉工,碾琢了一件“观星仪”,每当星星降临,把它举在眼前,久久地望着那颗像一粒寒冰似的北极星。男人没有回来。妻子被部落里的一位有权有势的男人娶走,活到了六十多岁。临死之前,她将“观星仪”放在胸口,溘然离去。1977年,考古学家在山东胶县三里河畔的一片高地上,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群,在一位约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墓中,出土了一件玉璇玑。迄今为止,三里河遗址出土的玉璇玑,被认为是制作年代最早的“观星仪”。

璇玑,又叫“牙璧器”,其功能和所承载的文化,至今说法不一,观点各异。《史记·天官书》中,有:“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记载,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明确记载曰:“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裴骃集解引郑玄曰:“璇玑玉衡,浑天仪也。”清末的吴大澂,在《古玉图考》中,绘制了一幅《璇玑图》,并为其定名“璇玑”。认为璇玑,“疑是浑天仪中所用之机轮,今失其传,不知何所设施”。包括夏鼐、杨伯达先生在内的近、现代众多考古知名大家对璇玑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其中夏鼐先生主张:这类玉器,应叫“牙璧”,“璇玑”名今后可以放弃不再使用。看来,“璇玑”改称“牙璧”,更能体现这类玉器的功能和文化内涵。

其实,在史前文化中,璇玑的形制多种多样,所承载的文化也充满了玄机,而且在多个文化形态中出现。

在距今五、六千年前,远古人类就活动在赤城镇七里河村的南梁一带,他们从事着农耕、畜牧、畋猎、采集、烧陶、制作石器等活动。在深深的地层中,留下了他们生产、生活的“足迹”。

2013年6月,笔者在七里河的南梁,发现了许多泥质红陶片散堆在一起,原来是农民挖树坑时,挖出了一个红山文化的烧陶遗址。经初步清理,发现遗址有3平方米大小,红陶片散积在地层里,最下层是约15厘米薄厚的红土板块,被烧得犹如红砖样的坚硬。原来,这里竟然是“红山时期”,先民们露天堆烧陶器的遗址。仔细观察这些陶片,有一般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陶片都比较薄,烧成温度较高。

泥质陶片上多数绘有黑色图案,属于彩陶。这些彩陶片与赤峰地区出土的红山文化彩陶如出一辙,无论是陶器的器形,质地、烧成温度,还是图案形式,竟然如出一炉。

说明我县的红山文化与赤峰地区的红山文化具有相承相袭的特点。南梁红山烧陶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红山时期”制陶、烧陶的方式、方法,对于研究我县久远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具有不可多得的佐证价值。

2012年8月18日,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会长杨伯达一行来我县考察,专门考察了西沟窑积石冢遗址,杨认为,赤城县作为深山区,历史文化却很厚重,境内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的踪迹具备,遗址尚存,有的保存完好,值得作进一步的考察与研究。

孙登海,1957年2月,出生于赤城县龙门所镇深沟村。1974年10月参加教育工作,大专学历。先后任教师、教育股长、教研室主任、督学、县职教中心副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业余时间,喜欢地质、考古、收藏、摄影、户外运动等,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张家口市民间收藏协会理事、赤城县文史研究会理事。

2001年开始,对赤城县境内的地质资源和古文化遗址进行调查,编撰、出版了著作《追寻远逝的民族一一山戎文化探幽》(北师大出版社),并荣获张家口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2008年,在《蕲春文化研究》上,发表《心河常有绿洲在一由李树初<汤泉><鹤山>诗作而想到的》;2009年12月,与邢立达、杰瑞德·D·哈里斯(美国古生物学家)等合作,在中国《古生物学报》第四期上,发表《河北侏罗一白垩纪界线最古老的恐爪龙足迹》,引起世界古生物界的广泛关注2009至2012年,参加《张家口市教育志·赤城卷》《赤城县工会志》的编写工作。期间,还完成了《赤城史话》的编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