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美在沅陵 | 美丽山水迎客来

由 公松臣 发布于 休闲

编者按:沅陵,沈从文笔下“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曾经“穷”得让人心酸。党的十八大以来,沅陵县在经济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出奇招、下实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富了一方百姓,美了一方山水。实现33891户119177人脱贫,153个贫困村出列。创造了怀化市第一、全省前列的好成绩。围绕沅陵在富民强县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做法,红网特别推出策划报道“美在沅陵”,探寻其中决胜“密码”,今天推出文旅融合篇。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王石磊 通讯员 瞿云 沅陵报道

胡家溪古寨民俗景区。

有联云:“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

武陵山下、沅水河畔,联中所言景象仍在眼前、历久弥新。

在“中华文化圣山”二酉山,“二酉藏书传儒学”的传说仍氤氲可感;在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碧水清波的神韵令人称奇;在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挥手都可以散落一地青翠;在辰龙关碣滩茶庄园,“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的无穷魅力葱茏欲滴……

“立足文韵沅陵、水韵沅陵、绿韵沅陵、茶韵沅陵资源特色,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文旅强县”战略,正令沅陵这方古老土地焕发新的光彩。

优思路,强定位

“游客很多,生意很好做!”对沅陵县借母溪乡清韵庄园老板来说,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让他“丰收”了一把——2016年以来,借助当地独特的借母文化,借母溪村打造《狃子花开》实景剧,加大旅游设施建设投入,当地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也让他盈利可观。

“像清韵庄园这样集吃住玩于一体的大大小小休闲农庄,在借母溪已经发展至25家。”借母溪乡党委书记向锋说,借母溪利用“湖南九寨沟”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2019年借母溪景区共接待游客 32.5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3亿元。

依托山地优势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强县的沅陵,乃旅游资源大县。这里有“龙兴底蕴,烈士陵园”的薪火相传,“夸父逐日,遍地巫风”的神秘诡谲,有“五溪烟水,凤鸣丹山”的美轮美奂,有“黄金辰砂,御饮碣滩”的物产丰饶......沅陵享有“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百强名县”等美誉。

“沅陵山川秀美,名胜众多,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响亮的名片,但文旅产业的发展与同类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究其根源,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和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不相匹配。”对于沅陵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怀化市政协副主席、沅陵县委书记钦代寿这样介绍。

从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上下功夫,沅陵加大了文旅发展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力度,高标准编制《沅陵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借母溪旅游扶贫规划》等发展规划,相关规划与旅游规划对接,具体项目与旅游项目融合,实现“多规合一”。出台《沅陵县旅游市场扶持奖励暂行办法》等奖补政策,与张家界市、河北省邯郸市等地签订了6条旅游专线。

按照“全域化、一体化、标准化、生态化、景观化”原则,沅陵立足“一核”,打造“四轴”。依托沅水、酉水和凤凰山及辐射,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旅游城市极核。精心打造沅陵至酉水一线的书香文化轴、沅陵至借母溪的民族风情轴、沅陵至五强溪沅水一线的山水风光轴、沅陵县城至官庄的茶马古道世界遗产轴,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着力打造全域、全景沅陵。

“我们借助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沅陵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明确了文旅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完善传统“六要素”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文、商、养、学、闲、情、奇”新旅游要素的新产品、新业态。”沅陵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重颜说,当地正在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筹、全要素提升、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加快推动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强县迈进。

二酉风景。

举措活,动力足

文化旅游业是一个地方最耀眼的名片,也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如何让这张“名片”叫得响、更亮丽?如何让“藏在深闺”的人文景致走向大众,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沅陵在思考,也在行动。

创新体制机制,以打造城市旅游综合体为主线,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创意并常态性举办“传统龙舟节、茶文化旅游节、山水运动节、二酉书香节、休闲垂钓”等特色文化旅游节事活动,推动传统龙舟、辰州巫傩、沅陵山歌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

以品牌打造为抓手,加快借母溪、龙兴讲寺、凤凰山、二酉山、凤滩电厂重点景区开发建设,在产品的内容、形式、组合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提升,逐步由单一功能型向观光、度假、体验、休闲等复合型旅游转变。

全力打造辰龙关茶庄园茶文化产业集群,辰州金文化特色商品产业集群,辰州历史文化园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酉水画廊户外休闲度假集群,胡家溪休闲农业体验产业群,借母溪生态农业观光集群;开发辰龙关、二酉山、凤滩研学游、胡家溪乡村游、借母溪实景演出文化创意基地等新业态,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沅陵旅游主峰。

探索“景区+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电商+旅游+土货”“旅游+农户+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扶贫模式,重点建设借母溪村、学宗溪村、胡家溪村、界亭驿村、浪潮村等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大力开发碣滩茶、五强溪鱼、猕猴桃、蜂蜜、山野菜、沅陵板栗等一批土特产旅游商品,培育农家乐120多家,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赛节同办,文旅融合,以赛办节,以节促文,以文融旅,农旅融合,真正做到农旅、文旅、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沅陵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局长曾绍春告诉记者,通过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全面激发了文化旅游发展活力,扩大了沅陵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借力新媒体手段,宣传引导群众关注沅陵文旅发展,从根本上发掘文旅建设的原动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依托文化底蕴,做活山水文章,沈从文笔下这个“美得令人心痛”的地方,文旅发展融出了新气象。从2016年到2019年,旅游人次从336.5万增长到2019年605.22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6.86亿元增加到38.93亿元,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连续3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夸父山风景区。

重项目,夯基础

前不久,在茶叶大镇官庄镇界亭驿村,由村集体打造的首家乡村民宿——“金洲湾驿栈”正式对外开放,截至开业当天中午12点,就接待县内外游客1000余人。“这个驿栈好!集食宿、民俗表演、水果采摘、农耕劳作体验于一体。”游客们表示。

发展全域旅游,项目建设是重要的突破口和支撑点。

借母溪游客中心建设和千堂湾田园整治,胡家溪景区通畅公路和风情古寨建设,五强溪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狃子花开》实景剧改编和扩建……以大景区建设为载体,加大资金投入,沅陵通过重点扶持、培育一批辐射力强的大项目,挖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以项目建设为引擎,跑出发展“加速度”。

2016年以来,沅陵实施重点文旅建设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77588万元,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

2016年——2019年建设旅游厕所40座,其中新建26座、改建14座。2020年建设旅游厕所5座,其中新建3座、改建2座。截至6月底,正在建设5座,已完工2座。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县加快健全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功能要素,强化配套管理、完善服务功能、延伸产业链条、丰富旅游业态,精心描绘“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多彩画卷。

同时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域发展规划中加大对公共文体基础设施的规划力度,为县级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留足空间。加大了对上项目争取力度和对下的投入力度,争取尽快完成“四馆一中心”项目选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早日动工。

计划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城市为抓手,建设县城历史文化园区、“四馆一中心”,提质龙兴讲寺、凤凰山、湘西剿匪纪念园,装点城市两岸夜景,建设滨水景观带和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打造张吉怀旅游次集散中心。

按照“生态宜居”新农村标准,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在旅游线路的道路、景观、建筑、公园、车站、码头注入文化旅游元素,实施美化、绿化、亮化、保洁工程,重点推进以二酉集镇、明溪口集镇、借母溪集镇、官庄集镇、五强溪集镇、陈家滩集镇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打造富有民族特色、旅游功能完善的特色旅游名镇。推进胡家溪、七甲坪、桃坪、枫香坪、辰龙关特色小镇和明中村、莲花池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形成一批度假区、旅游区、旅游乡镇和乡村旅游综合体。坚持“厕所革命”继续向旅游村、扶贫村等延伸。

一个个规划落实落地,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沅陵正高起点、高标准、全方位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有序推进,日益凸显的文旅融合效益,正助力沅陵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强县迈进。

文旅福地,大韵沅陵。

“沅陵因山而兴、因水而灵,一整个天然‘氧吧’,备受县内外游客热捧,每个黄金周都有大批游客涌来。”面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倍增态势,沅陵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峰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发出了邀约,“都说有山有水,才有诗和远方,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沅陵便是你‘说走就走’的地方。这里,有诗意有风景。”

【来源:掌上怀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