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遇上美洲狮,谁会赢?永恒的自然法则:“杀或被杀”
像狮子、老虎和家猫一样,美洲狮和猞猁也是猫科动物的成员。猞猁是一种擅长伏击的大猫,即使是在猎物低密度的情况下,它们的捕食成功率也相当高效。猞猁分为四种,分别是欧亚猞猁、加拿大猞猁、短尾猫(赤猞猁)和西班牙猞猁。
由于种类与分布区域的不同,猞猁的猎物范围也有所不同,从老鼠、野兔、松鸡、鱼和鸟类等小型动物,到狐狸、狍子、小马鹿、野猪和驯鹿等中大型动物,这取决于其栖息地猎物的种类。
从猎物范围来看,这位孤独的掠食者似乎敢于面对任何挑战,而且有记录显示,成年欧亚猞猁在与同区域灰狼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一直以来猞猁的战斗力和野外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多动物爱好者的认可,这不但是因为它们擅长爬树和游泳,夜视能力强,有一双又大又厚的大脚可以在雪地上更轻松地奔跑,还因为它们出色的捕猎记录。比如曾有记载一只欧亚猞猁捕食了一头至少有150公斤的马鹿!
那么如果在野外猞猁遇到美洲狮,它们谁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呢?
有人可能说“我们再看那无意义的比较了,就像老虎和狮子谁更厉害一样……”。其实,对于野生动物的野外战斗能力比较并非毫无意义,特别是在一些本就有交集的动物之间。
正确的衡量其相互之间的野外战斗能力,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它们在野外的生存状况、种群数量,以及生活习性等相关信息,从而为是否需要人为介入提供有效依据。
在自然界,相同区域生活的动物几乎都是互动的,没有和谐可言,特别是掠食者之间。在自然界所有的掠食者都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食物和领土竞争,以及一场亘古不变的生存战争,尤其是为了幼崽的生存。
这是永恒的自然法则:“杀或被杀”。美洲狮和猞猁也不例外。
当美洲狮和猞猁的栖息地重叠时,它们是如何相处的?
在现实中,一些猞猁和美洲狮拥有相互重叠的栖息地,它们共同生活在北美的森林、山脉、草原和沙漠中,相同的领土、相同的猎场、相同的猎物(野兔、啮齿动物、各种鹿、鸟……),最重要的是,它们有着相同的生存本能。
因此,尽管这两种猫科动物通过生活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来尽量避免冲突,然而某些环境迫使它们交集在一起。
不同的猫科动物很少会喜欢对方,再加上饮食上的重叠,激烈的竞争开始了,在许多情况下猞猁和美洲狮的第一次会面,就可能是一场殊死搏斗。
美洲狮,世界第四大、北美洲第二大猫科动物(在北美仅次于美洲虎,美洲狮的肌肉较弱不如美洲虎那么强壮),外形有些像非洲雌狮,又有些像豹子。
美洲狮是加拿大仅有的三种猫科动物之一,在加拿大生存的成年美洲狮的体长一般在1-1.54米之间,雄性平均体重68公斤左右,雌性略轻,但个别体重可超过100公斤。
美洲狮和猞猁一样,喜独居。美洲狮的皮毛又短又粗,从浅黄色到浅灰色再到红褐色不等。美洲狮极其敏捷和健壮,同样擅长攀爬和游泳。
不过作为大型猫科动物,美洲狮与许多动物不同,它没有特别敏锐的嗅觉,而是主要依靠视觉捕猎。
美洲狮拥有极好的夜视能力,擅伏击,猎物涵盖范围从昆虫(如蚱蜢)到各种鸟类、啮齿类、野猪、狼和狐狸等,再到大型有蹄类动物(如各种鹿类),最大猎物超过500公斤。
在很多情况下,与美洲狮生存在同一区域的猞猁的处境并不好,因为它较小的体型有时让它在体型更大、体格更好的美洲狮面前不堪一击。
也许初次了解猞猁的人会觉得它的身体粗壮,“体型也不小呀”?的确,如果是按猞猁一般1米左右的成年体长来看的话。
事实上,猞猁并不粗壮,我们看到的只是“虚胖”,因为猞猁的毛又厚又长(长达10厘米左右),这才让看到它的人产生了视觉差。
其实,猞猁属中最大的欧亚猞猁平均体重只有20公斤左右,传言中生存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雄性也不过约45公斤。
而与美洲狮共同生存在加拿大地区的加拿大猞猁和短尾猫(赤猞猁)最大体重更是很少超过20公斤,在体型上完全无法与美洲狮相比。
通常情况下,在野外两种掠食者之间的竞争体型越大优势也就越大,所以猞猁在与美洲狮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然而,有记录显示,在野外有些个体足够大的猞猁能够成功抵御美洲狮。
总的来说,猞猁和美洲狮的战斗结果,通常取决于两种动物的斗志与决心,毕竟猫科动物总是能创造奇迹,战胜比它们更大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