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中美学者探讨两国关系如何重回正轨

由 谷太枝 发布于 休闲

【环球时报记者 张婷鸽】由环球时报社、美国卡特中心、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共同主办的“中美青年学者交流研讨会——五周年特别活动”4月10日在线上举办,数十位两国青年学者和相关领域专家就中美关系如何重回正轨进行深入讨论。

活动举办当天正值中美关系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开启50周年纪念日。美国卡特中心创始人吉米·卡特寄语本次活动,他表示,美中关系正常化为两国开启了一个和平与机遇的时代。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胡锡进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似乎很需要一场新的‘乒乓外交’”。但他也认为,今天的中美关系再差也回不到50年前的原点,无论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喜欢冷战,它既不是人们的愿望,也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回溯了“乒乓外交”的历史以及我们能从中得到的经验。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认为中美两国人民都从过去几十年关系改善中获益良多,也与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利害攸关。管理好中美关系也关系到世界的前途命运,每一个关心两国和世界未来的人都应该努力使中美关系稳定下来。

对于中美关系如何重回正轨这个议题,外交部前副部长何亚非在主旨发言中提到,现在最紧迫的事情是重新定义和认识两国不断发展的新关系,并且设计一条新的前进道路。双方都要努力把所谓的“战略竞争”纳入到一个有底线和可接受规则的框架中。他还提出3点建议:从底线思维出发厘清竞争、正确认识两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以及采取务实对话等措施弥补信任赤字。

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认为,鉴于冷战后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权力滥用,中国的崛起是向多极世界过渡的一件好事。拜登上台后表示要重新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重振美国外交,一些美国舆论假定美国将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建立敌对关系,这是不准确且危险的。从外交经验上来讲,与一些国家存在分歧但不把它们当作敌人是很有可能的,中美需要合作的领域很多。作为当时紧跟美国乒乓球队之后第二批到中国来的年轻人,美国国务院前助理国务卿帮办谢淑丽也回忆了美好的旧时光,并从自身经验出发鼓励研究对外政策的年轻学者多关注国内因素。

来自中美两国的十几位青年学者还分别从自身经历、相关学术研究课题和政策建议等方面对如何重启中美关系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青年学者讨论之后,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谢戎彬、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执行主任王栋教授分别作了总结发言,希望两国的青年学者能在这个重要历史时期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中美青年学者交流研讨会(中美青年学者论坛)”已经举办5届。2014年9月,首届“中美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国西安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