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胡同饱经沧桑,经这位小伙儿之手后重现往日辉煌
妙应寺白塔下,一条胡同分出东岔西岔,交会成“X”形,这是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全长308米,曾为朝天宫山门御道,是北京老城内最重要的生活服务街巷。
然而,几十年来居民们为了增加生活空间盖的自建房、小窝棚,日积月累,占据着胡同的空间;空中,是蛛网般的飞线;房屋外立面则裹着厚厚的灰浆……这条老胡同昔日辉煌不再。
去年6月,西城区启动了宫门口东西岔胡同保护更新,采取“去、留、梳、修、补、通”六种方式对宫门口东西岔进行“微修缮、微更新”。
北京小伙儿闵杨是宫门口东西岔胡同项目现场负责人之一,别看他是80后,大大小小的文保修缮项目已参加了十多个,经验丰富。
“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历史这么悠久,一定有很多体现历史价值的东西。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们挖掘出来。”闵杨说,为了让提升后的东西岔每个角落都能展现历史的痕迹,他把能找到的图样、老照片寻了个遍。
“东岔的71号和73号在历史上就是店铺,因此比一般民宅的建筑规格高一些,墙体、门头都很有代表性。”参考了老照片后,闵杨和同事们开始有重点的实地踏勘。
可一进胡同,闵杨有些泄气,“和照片上的不一样。”眼前,哪里有清代风格外立面老墙,一眼望去全是灰浆包裹。门头冰盘檐虽依稀可见,但多年的风吹雨打早已让部分屋顶塌陷、糟朽。
闵杨找来房主一问才知道,几十年来,这里一直租给商户开早点铺。每一次开张,就要重新粉刷一番。久而久之,这里套上了一层厚厚的壳。
“转了一圈,发现西墙倾斜的角度比较大,不加固容易出危险。就打算先加固外立面,再做后续。”闵杨没想到,这片倾斜的西墙,给修缮带来转机。
就在闵杨俯下身,检查倾斜墙面糟朽的结合部时,灰浆下隐隐露出的墙面结构让他眼前一亮。只见五块砖向内、五块向外、衔接处相互咬合,恰似传统木工榫卯结构。这个样式称为“五进五出”,是明清时期寺庙、传统民居墙面砌筑的一种方法。
“东岳庙的墙面就是这种方法,清代以后慢慢就用的少了,没想到这里还有。”闵杨说,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重新考虑如何挽救这面老墙。在加固和露出原貌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点。
“灰浆必须打磨掉,这需要把老砖一块一块卸下来。”闵杨说,为了保证小院安全,打磨期间,西墙依靠脚手架支持,同时拆除了部分屋顶,减少墙面承重。拆卸下的老砖有400多块,原本两天就能完成的活儿足足干了一周。“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
如今,“重组”后的老墙已经在东岔71号和73号亮相。每次看到行人在此拍照,闵杨都会迎上前,分享“五进五出”的小故事。“这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智慧,五出部分从外侧看十分美观,五进部分可以最大限度省砖头,经济实惠。”闵杨说。
在宫门口东西岔胡同308米的范围内,像这样看似不起眼、实则有故事的小点位有好几个。东岔33号院的老门扇有170多年的历史,也是闵杨和同事们经过修补重新复位的。
今年7月6日,经过提升的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全新亮相,这里也成了市民观妙应白塔的最佳观景点。
来源 北京日报
记者 张骜 记者 方非 摄
流程编辑 u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