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象山行】那海那港那船
象山是大海的驿站,梦开始的地方。
象山石浦渔港古城,更是我向往的所在。我们来到这里参观,赶上了阴雨天,没有阳光,而且是休渔期,海水涌动着,依旧闪着光泽。一排巨大的渔船依次排在那里,各种海鸟在船头叽叽喳喳唱歌,四周充满了海鲜味。这里是古代海港的咽喉,风平浪静,船舶停靠在岸边,显得威风凛凛。我们登上一条渔船参观,能望见那一片白茫茫的大海滩,海的气息扑面而来,如海潮般涌来的是美好的记忆。
据说,这港湾可泊万艘渔船、万吨海轮,是全国四大渔港之一。这里的风景深奥无比,极有韵味、极为独特。渔港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人称“城在港上,山在城中”。象山石浦人世世代代以海为生,常常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是海的子孙。
落潮的时候,渔港是宁静的,站在港口看看潮起潮落,不仅有海洋的宽阔,还有丰富的生活图景。我想倾听大海的声音,追寻远去的帆影……
是啊,盛夏时节我们到象山采风,重点是采访象山文化,感受这里的乡村振兴之路。象山文脉、象山美景,散发着神秘的气息。这种气息像潮水般向我涌来。起初,我试图与那种神秘的气息沟通、融合,可是,我的心像一朵飘忽的云。我们在城市生活中感到疲惫的时候,到这里,感悟生命是多么珍贵。象山有怎样一种美呢?
离开大海,我们说到文化,在墙头镇的溪里方村能够感受得到。这个古老村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儒家方孝孺堂弟方伯礼的后裔聚居地。村里保存着明清风格的古建筑。古民居精致大气,有九房三堂之称。溪里方村乡村文旅中心,涵盖了游客服务站、文史展示厅、乡创工作房、艺普讲习所,结合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展示这里的特色乡村文化。我在象山城里,还参观了张德和根雕艺术馆。这里的根雕,材料以竹根居多。我以前欣赏过树根雕,竹根雕极为少见。张德和的竹根雕《论道》《雀之灵》《草原情》都给人美的享受。雕刻家巧借竹根的自然肌理和形状,在扁平的体面上运用透视的原理和浅浮雕的手法,局部施雕,有的竹根带须,根据形象和主题需要,加以剪裁、修整,然后把它们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以表现宏大的场景和独特的野趣。回到大海文化,我欣赏那幅《海螺仙子》。作品可谓巧夺天工,海螺的形态特征和仙子不同于凡人的形象特征,完全弥补了腿部空间不足的缺憾,使作品弥漫着神话传说般的浪漫气息。
大海依旧放声歌唱,我知道船儿终会驶去远方。
历史的珍藏会在漫长的岁月里发酵,香飘万里。世界那么大,都想去看一看,走海路是一大捷径。浩瀚的大海向象山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那些勇敢的开拓者。
我们到来这一天,刚好赶上关公的生日,路边悬挂着写有“关”字的旗帜,随风飘荡。我有一种自豪感,就在旗帜下面留了影。涛声连云,长风鼓浪,历史的记忆、思想的浪花、征服的链条,就这样在海浪里网织着一个立体的形象。在这立体形象里,我印象深刻的是石浦鱼灯。明嘉靖末年,为了纪念戚继光抗倭,喜庆渔业丰收,当地渔民做了美丽的鱼灯。他们以扎鱼灯为富有、挂鱼灯为吉祥,祛灾避邪,每逢佳节都挂灯舞灯。我细看了鱼灯,纯手工制作,以竹为骨,以纸为皮,造型逼真,色彩明艳。
大海为生命而歌唱,不离不弃,鞠躬尽瘁,至死不渝。我想大海有多少种颜色呢?说得清,也说不清。蔚蓝色?土黄色?杂色?神秘而空灵。黑夜来临的时候,我们仰望苍天,一片海夜灿烂的星光。
象山石浦渔港的大海湾啊,你是怎样的一个湾呢?
象山的开洋节和谢洋节,是极其独特的。这是象山石浦东门岛代代相传的古老节日。这里的渔民猎捕大黄鱼季节开始时,都要在妈祖娘娘庙举行“开洋节”的祭奠仪式。主祭人去庙里祭祀,除了对大海的一片敬畏之心,还有驱邪保平安的祈愿。渔民丰收了,还要在庙里上演“谢洋戏”或“还愿戏”,象山人的感恩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听到了韩素莲的故事,她曾是一名渔姑,一九七二年,她嫁给东门岛上的一位渔民,师从婆婆颜少福,婆婆是天后宫护法,她从婆婆那里习得传统渔民开洋、谢洋节祭祀仪轨。她策划了台东石浦妈祖如意迎亲省亲习俗,为当地申报国遗项目奠定了基础。
如今,象山的各类渔船两千七百多艘,渔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如何有效监管是一个难题。象山人以数字化改革带动监管模式创新,密织海上安全防护网,建设了智慧渔港平台。这个平台,有海上搜索救援,有鱼群跟踪,有船舶定位,这是以前渔民无法想象的。
说到象山的旅游,提到象山的美景和美食,还要提到象山美女。据说象山是出美女的地方。有了海的滋润,这里的渔家女勤劳善良、温婉优雅、千娇百媚。说到象山旅游的话题,不能忽略东部的黄金海岸。松兰山滨海旅游度假区,我们虽然没有成行,但是,阿拉的海上乐园、东旦渔村、东海半边山景区还是非常吸引人的。我们走的是西部山水风情影视文化旅游线。溪里方村,西部山水风情道,儒雅洋古村落,何婆岭民宿,茅洋蟹港景区和象山影视城。这是一条西部的山水风情道,乡野绿水,触动我们内心的宁静。我们无法忘记在石浦渔港吃卷饼,一张薄薄的煎饼,里边裹了鱼、蔬菜、虾皮、炖肉等等,吃到嘴里是那样神奇的美味,据说,这种吃法是渔港特色,当年渔民出海打鱼,家人就把煎饼送到船头。这里还有一种特色海鲜面,一碗浓缩象山海之鲜味,令人百般回味。据说,象山旦门山岛,中国首个有明确使用权的无居民海岛,更是我们向往的好去处。岛上已建成了金沙湾度假村,客房、帐篷、餐厅,沙滩娱乐设施齐全,住在岛上,还可以体验狩猎下海休闲捕鱼。海是自由的,风是自由的,海随风涌,随风所欲,一无所求——
比如,在溪里方村民宿小憩,在肖胡村欣赏满山花海,在影视城、海影城体验沉浸式演出,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乐趣。
我们渴望知道,又不愿相信,那无法预见的命运。在石浦渔港傍晚的微光里,看上去像一个梦。听说有一些孩子站在象山湾遥望大海,一遍遍遥望,我猜想着孩子们的真实感受。他们是象山人,还是游客的孩子?他们是激励自己,还是有着雄心?
夜晚来临了,我发现象山石浦港湾的上空升起了繁星,夜空竟然出现了一片年轻的星群,我惊讶于它们绽放的光芒。思维和月色融为一体。
大海在喧嚣中睡去了,人在疲惫中成熟了,成为自信从容、旁若无人的精神巨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逝去的方向,文化和精神的痕迹是清晰的,隐藏在波涛汹涌的海浪里,也掩藏在美丽的象山。
石浦港湾啊,威严中透着温情,魅力无穷。
石浦渔港和渔民生活的沧桑,他们的奋争、他们的哀愁,都让我们领略到了。她经过历史的沧桑,依然保持了力量和包容胸怀,她是高洁的,她放弃了世俗的身体,留下了高贵而纯洁的灵魂。
有了湾,有了船,出海人就会表达一种自信和勇猛。
我马上想起这样的诗句:沉舟花影千帆过,风随涛声送友人。
阳光随着海水退去,光亮浅弱起来,一群海鸥纷乱地拍打着翅膀,鸣着嘹亮的哨音追逐大船。其中还有象山优雅美丽的妙音鸟。太多的人习惯珍藏苦难,造成对苦难的持久迷恋和品尝。我此刻就想,大海珍藏了多少苦难啊?如果有珍藏,那是对船的奉献。我常常有这样的幻觉,一个清晨醒来的时候,我的船就会在海浪中突围而出,像海鸥一样在海上飞舞。
那不是归人,而是匆匆过客。
我站在岸上翻修的古船下,久久凝望着。石浦渔港那些古船都充满历史传奇性和神秘感。船的姿态像达摩面壁,寂静,诚心,俯瞰世界。这古船确实老旧了,船身扁阔,尖底,底板以及侧板由两层木板叠合而成,船板之间塞满麻丝、竹茹和桐油灰,用铁钉加固。船材为杉类,樟、松木质纹理依稀可辨。那巨大的龙骨用参天古木制成,给我们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当年的参天古树一定苍郁、挺拔、刚强,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与之形成落差的,是破旧船板与桅杆之间挂着蛛网,蛛网的水珠滴落着。
古船有着某种无从想象的丰富和华贵。这船让人想到了一种奇迹。看不到借鉴,也看不到模仿。我端详着古船,好能永远不忘记。人不要把高尚隐藏,生命需要自然的芬芳。古船活脱脱有了生命。这船让你看了,会终生难忘。这让我们憧憬,我将那美丽的憧憬持续了一段时间。一些美好的记忆仿佛带我回到春天的路上行走。
来到石浦渔港,感觉人与人是有缘分的,人和船也是。想一想,当时象山石浦人为何要造这艘船?瞬间会出现幻觉,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我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石浦渔港。海和船是有梦想的,没有梦想他们怎能拥有征服海洋悲壮的征程?又怎能有力量把世界紧紧拥在怀中?船与人相似,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寻找活着的意义。我总算亲眼目睹了石浦渔港“大船千艘,小船无数”的景象。繁华中有乐趣,乐趣与艰辛交织在一起便构成人生精彩的故事。
前面是海,背面是山,石浦渔港的山及海湾尽收眼底。这里被后人称为出海的福地。木质帆船时代,船往来于海上,主要依靠季风和洋流。为了求得行船顺风,渔民有时还有“祈风仪式”。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逝去的方向,象山文化的痕迹是清晰的,隐藏在淡淡的烟雾里,也掩藏在石浦渔港里。石浦渔港啊,威严中透着温情,魅力无穷。在漫长的等待中,有什么能破解隐秘?有什么能替代冥想?
因为象山石浦渔港瞬间的吸引,我改变了行程。一片海鸥凌空而起,追随着纯洁的白云,在我的头顶上空盘旋。如果我们肯等待,在海鸥呢喃声中,那些飘浮不定的云彩会向象山湾聚拢过来。这不是我幻想的那种美,而是一种苍凉的美。
我离开石浦渔港之前,总想再说点什么。什么也别说了,我在象山像发现了瑰宝,像埋在土里的珍珠。珍珠永远会闪闪发亮的。这样的想法让人颇为感动。大海的一切色彩都是象形文字,都告诉我们应该走向何方。休渔期间,这个寂寞的渔港,没有多少时日就要繁华起来了。时代唤醒了沉睡的古船,新的航线已经开启,一艘一艘渔船逐梦扬帆再启航了。
作者介绍
关仁山,1963年生于唐山丰南,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与何申、谈歌被文坛誉为河北“三驾马车”。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日头》《麦河》《唐山大地震》《天高地厚》《金谷银山》等,中短篇小说《大雪无乡》《红旱船》《九月还乡》长篇纪实文学《感天动地》《太行沃土》等,出版十卷本《关仁山文集》,达千余万字。
作品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中宣部第十一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及香港《亚洲周刊》华人小说比赛冠军等。长篇小说《麦河》入选2010年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日头》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14年小说排行榜。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韩、日等文字,多部作品被改编拍摄成电视剧《天高地厚》、《御姐归来》等和话剧、舞台剧上映。
来源 《人民文学》
文/关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