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代相比,现代社会有许多优越性,比如便捷的交通工具,即时的通讯设备,全自动化的生活。乘坐几个小时的飞机,就可以逛遍大江南北;电脑敲下几个字,就完成了篆隶草楷,省去了研习书法的冗长时日;连爱情也讲求快餐,只要能得到片刻欢愉,便可不惜一切闪婚闪离。所以,现代生活似乎只用一个字来概括:“快!”很少有人会去反省“快”有什么不好!
在人们的感觉中,这样的节奏,好像要比古人多活几辈子。但是,这其实是一个错觉。
古人骑一头毛驴出游,走走停停,看天看地看山看水,看生活也看自己。他们行走在广阔的时空里,观察莺飞草长,欣赏土肥水美。他们静静地感受身边的世界,细腻的感受犹如种子落地,花开无声,但却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柳宗元《江雪》
这是一副唐代雪景图。众山里的鸟都飞走了,道路上也没有人的踪影。一叶孤舟默默停靠在寒江边,穿着蓑戴着笠的老翁,在静静地垂钓。老人不怕寒冷,不畏惧孤独,在这宁静的白雪天地里,享受生活的闲适与从容。
古人能够有时间体会这份独自的快乐,也有心情细细品咂生活的况味,风来顺风,水来顺水,一切都是随遇而安。这份甘于寂寞的平静与恬淡,似乎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在寂静无人的空山深处,可以听得见人声,却看不到人影,身边的青色苔藓染上了一层金色的阳光。是因为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树叶射进了树林深处,心灵几乎也变得明亮而透明起来。这好像是王维参禅悟道的瞬间体会,在求之不得的转身时看到了希望,而我们却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空灵。
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每一片落叶飘过,都可以触动敏锐的情思。这就是古代人们最自然最丰富的生活状态。他们喜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欣赏“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宁谧,在他们眼里,生活就该如一杯淡淡的香茗,慢慢绽放,慢慢舒展。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苏轼评价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每一首诗都是优美的画卷,湖光、山色、宿鸟、鸣虫、晚照、朗月、晴空、绿叶。所有自然的景物都在他的诗作中有了生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在古人的慢生活里,一切都是清幽的、雅致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每一场春雨过后的清晨,每一次驿站古道的启程,每一段重逢与离别,都深深刻在古人的诗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