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已扩散至38个国家及地区,关于它我们了解多少?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邱越
自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以来,奥密克戎已至少扩散至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境内除香港通报2例奥密克戎确诊病例以外,国内其他省市尚未通报该变异株的输入。
3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奥密克戎,尚无死亡案例
当地时间1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在日内瓦表示,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已在全球至少3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世卫组织下辖6个区域都报告了相关病例。
世卫组织还曾指出,奥密克戎毒株在全球范围造成感染病例激增的风险“非常高”,并可能给部分地区带来“严重后果”。
幸运的是,世卫组织发言人林德迈尔12月3日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因为感染奥密克戎变种毒株而死亡的案例。当前的主要流行株仍然是德尔塔,而大多数应对德尔塔变种的手段,都对奥密克戎有效。
截至11月30日,已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陆续发布或准备出台针对南部非洲国家航班和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
奥密克戎更适应人体,但未必更危险
当地时间11月27日,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发布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全球首张图片。图片显示,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
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毒通过变异进一步适应人体,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变得更加危险。
症状“不寻常但很轻微”
12月3日,红星新闻采访了在南非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华人郝先生,他于12月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当地医院确诊,这已经是他自今年4月13日到南非后第二次感染新冠。据郝先生描述,此次感染的症状与第一次完全不同,肺部有灼烧感,又干又涩,咽部也会感到异常干涩,忍不住想干咳,同时还伴有持续的发烧,连续两天体温一直在37.8℃左右。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当地时间报道,南非医学协会主席安吉丽克·库切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感染症状“不寻常但很轻微”。
“这是一种轻度疾病,症状包括肌肉酸疼、疲倦,并伴有轻微咳嗽。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感染者并没有失去味觉和嗅觉,也没有明显的症状。”库切还透露,一部分患者正在家中接受治疗。
针对奥密克戎,中国疫苗已做好技术储备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专家托马斯·皮科克介绍,奥密克戎毒株发生了很多变异,仅在其表面刺突蛋白上的变异就有32处,而新冠病毒正是通过刺突蛋白与人类细胞受体结合感染人体的。这种新毒株“似乎在所有已识别的抗原位点都有突变”,这或许会影响多数抗体对刺突蛋白的识别。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11月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时存在三个重要氨基酸突变位点,提示该毒株有潜在增加免疫逃逸的能力,但这些突变位点叠加一起是否进一步导致免疫逃逸,现在还不清楚。
许文波在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时还表示,奥密克戎仍然属于新冠病毒,虽然它的氨基酸累加突变,但是疫苗仍然有效,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它不可能完全突破免疫屏障。
许文波强调,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国已经做好了技术储备,灭活疫苗、蛋白疫苗、载体疫苗都已经做了前期的技术研究,包括一些序列的设计已经开始。
影响还有待观察,常态化防控仍然有效
11月28日,在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全国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给出了他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判断。他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多大的危害性、传播会有多快、会不会使疾病更加严重,以及是否需要针对它进行疫苗(研发),还要根据情况来判断。目前我国主要的应对措施,是对南非有关地方来的人员进行防控。
同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也表示,今冬明春流行毒株主要是德尔塔,南非变异毒株奥密克戎能否发展成为主导毒株,需要进一步密切观察。不管病毒怎么变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公共卫生措施对所有变异毒株都是有效的,只要坚持常态化防控的措施,就能够防止奥密克戎毒株的流行。
世卫组织建议各国加强新冠病毒的监测、报告与研究工作,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阻断病毒传播;建议个人采取的有效预防感染措施包括公共场所至少保持1米距离、佩戴口罩、开窗通风、保持手清洁、对着肘部或纸巾咳嗽或打喷嚏、接种疫苗等,同时避免去通风不良或拥挤的地方。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