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国外技术封锁,他攻克重大科研难题,让中国航天工业不受国外限制

由 咸春叶 发布于 科技

上海大学,有这样一位老教授,虽然已是古稀之年,却依旧痴心科研,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实验室内,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

孙晋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我国复合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曾获国内工程科技界最高荣誉\"光华工程奖\"。从无到有,研制防热耐烧碳/碳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模量大、耐烧蚀、抗热震等特点,在高温状态下具有优良的强度保持率,是较为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之一,是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关键材料。上世纪70年代初,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需要,国家下达了研制碳/碳复合材料的任务。在既无技术资料、又无专业技术人才的条件下,当时还在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的孙晋良被任命为课题组长,那一年,他还不到30岁。

那时,我国碳纤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对碳/碳复合材料的工艺技术又严格保密,他们能够借鉴的资料非常有限,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所有关键技术。\"你不知道这种材料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只知道要达到很高的性能要求,比如抗烧蚀、抗热震、耐冲刷等等。于是我们想方设法从研制织物入手,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攻关,课题组发明了纤维网层叠接力式针刺工艺,并制成新型预制体—PANOF整体毡增强骨架,合成了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专用树脂,进而逐步攻克材料的致密、材料开裂等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碳/碳复合材料,满足了中国航天工业发展的急需

\"我们的所有原材料全部国产化,所有的复合工艺与技术都是自己研究的,所有的装备也是自己设计的。应该说真正做到了'中国制造'自主可控。\"孙晋良骄傲地说道:\"我们研制的材料,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交付使用后没有一个出过问题。使用单位的人都说:'用你们的材料,设计加工起来得心应手。'我们还可以设计不同的结构和工艺来满足不同的需求。所以说在质量方面,我们是很过硬的。\"鼓励年轻人拿出自己想法跟孙晋良一起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喜欢独辟蹊径,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人家做过的,尽量不做,要做就做自己的东西。\" 一次,有位研究生设计实验方案时,直接搬来国外研究者加氢气的做法。孙晋良看了方案后提醒学生不要迷信西方,更不要偷懒,而应该努力找出一条更加安全、高效的路径。最后,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和推理,从实验反应分解过程中捕捉到了可以利用的微量氢气。孙晋良课题组的年轻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跟着孙老师,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敢于有自己的想法,在学术科研上走出自己的路。多年来,孙晋良带领团队先后承担了40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及部委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外技术封锁情况下白手起家,研发出一系列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重大项目的特种材料,很多研究成果配套应用于多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等,包括为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十一号与天宫一号、二号对接提供了配套材料。

带出一队\"拼命三郎\"孙晋良经常以亲身经历寄语年轻人:自学能力非常重要,主观能动性更要加强。\"年轻时在上海缝纫机一厂工作,被分在油漆车间喷油漆。我会造油漆但不会喷油漆,于是就运用所学专长,把原来的喷漆工艺改成静电喷漆,把原来溶剂型油漆改成水溶性的油漆,还设计了一条100多米长的生产流水线。\"

这些年,孙晋良带了5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对科研的严谨和对青年人才的爱护,让青年教师李红终生难忘。2011年,一个国家级项目招标,出乎李红意料的是,孙晋良提出让她这个三十出头的小字辈担当负责人,参加招投标公开答辩,经过努力,项目最终中标。直到如今,李红依旧很感动。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任慕苏说,\"每当团队获奖,孙院士总是说成绩是大家的,是团队的功劳。话虽简单,但让人倍觉温暖。在他的模范带领下,项目组成员都成了'拼命三郎'。\"

这些年,由于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孙晋良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因压迫神经,一度双手都无法动弹。他换了三根颈椎骨,心脏做过支架……饱受病痛折磨,却没有将这位\"战士\"击垮。孙晋良院士始终坚守在科研的一线,为自己热衷一生的事业殚精竭虑,甘之如饴。让我们向始终奋战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坚第一线的孙晋良院士致敬!来源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