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产手机像素动不动就上亿,而苹果、索尼像素却只有1200万?
在科技越来越先进的当下,手机性能正变得越来越强悍,在大家都追求性价比的同时,手机拍照效果也变得格外重要。
目前国产手机摄像头已经全面进入6400万像素时代,甚至有些国产机的像素动不动就上亿。
然而,三星、苹果和索尼的旗舰手机,仍然在使用千万像素摄像头,这是为什么呢?
1.对摄像头认知的误区:国产机像素越高代表成像质量越好!
大部分人对手机摄影都有一个固定认知,那就是手机的镜头像素越高,说明摄像头越好,间接证明其拍照效果就越好。
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因为照片的分辨率由像素决定,像素越多,只是代表图片尺寸越大,并非代表图片清晰度越高。也就是说,一张好的照片,景深、白平衡、降噪等指标都要参考。
这一点从华为自家的两款手机就能看出来。华为P30 Pro后置4000万 2000万 800万 ToF景深四摄;而荣耀20 Pro后置4000万 1600万 800万 200万像素四摄。
由以上参数可以得知,荣耀20 Pro的主摄像素明显超过华为P30 Pro,然而前者整体的综合拍照评分却远远低于后者,而这主要源于华为P30 Pro大尺寸传感器以及徕卡认证的成像算法优化。
我们再举个例子,iPhone 11在相机的配置上虽然仅有1200万像素双摄,而且这个配置参数似乎比起某些国内的千元机都有所差距,但它在光圈尺寸和硬件质量控制方面非常有优势,凭借着更大的进光量和更好的“身板”,iPhone 11甚至做到了可以叫板4800万像素的华为手机。
也就是说,手机成像质量的确与像素有关,但像素并非是衡量拍照好坏的唯一标准。
2.国外厂商并不想要研制高像素镜头,因为拍照效果不是消费者主要刚需。
事实上,手机照片的成像质量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一是摄像头的硬件规格,即传感器;
二就是相机的算法。
对于厂商来试试,不论是做到其中的哪一点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成像质量。用句大白话来说,只要钱花到位,硬件好堆,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技术瓶颈。而苹果、索尼等厂商,起步本来就比某些国内厂商要早,在经济实力上早有所领先。
但上述话语并不代表苹果等厂商不愿意研制更高像素的镜头,因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手机拍的照片基本上只用于存储纪念,偶尔用来发个朋友圈,这些场景下,1200万像素的镜头基本上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3.苹果、索尼等相机的算法足够强,足以与安卓机拉开差距。
众所周知,手机摄像头的传感器成本并不便宜。
犹记得一年前,当时国产手机开始搭载IMX586传感器,要知道这个元器件的成本是45美元,而这只是4800万像素。
如果是6400万像素的GW1镜头模组或者级别更高的传感器,相信价格会更加昂贵。用这么贵的硬件,对于苹果、索尼来说自然不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因为这并不是他们的一贯作风。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在CMOS感光元件和ISP的处理上下功夫之外,还要针对软件和算法进行优化。
算法可以说是手机拍照出现差异化的关键因素,好物君前面提到的几点,其实都可以通过“砸钱”来实现,但算法则不然。
就拿苹果手机来说,iPhone 11适配的为True Depth相机系统,使得照片输出画质变得非常强势。而国产手机在很多场景下表现不佳,这就跟算法技术不到家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1在多模式下的算法功能堪称非常强大,可以模拟日出日落,以及复杂的室内外环境,包括低光和高光场景,最后依靠优秀的图形处理以及处理器的协同作用,拍出一张“大片”。
这就是为什么iPhone 11只有两颗镜头,但是所拍出的照片也仍然清晰的原因。
写到最后
总结:可以肯定的是,像苹果、索尼这种公司,在软件优化方面一直名列前茅,据说苹果公司内部仅相机的设计研发团队就有将近一千人。
其次,苹果公司推出新品的速度上虽然慢于国产手机,但却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教摄像头。
相对来说,大部分国产厂商虽然在手机上搭载了像素数量更高的镜头,但受研发时间和技术的局限,无法将摄像头调校至最佳状态,所以拍摄效果并不如苹果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