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带一路”建设传来好消息,由中埃两国签署的“一带一路”重点工程、总投资3182亿元的埃及新首都中心商务区(CBD)工程项目正在快速推进,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0万平方米,共计20个高层建筑单体及配套市政工程,其中的一半敲定采用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坚美”)生产的铝材。
作为国内铝型材的龙头企业,近年面对全球贸易壁垒和行业产能过剩,坚美苦练内功,对内加强创新研发,在传统建筑铝材的基础上拓展工业型材、电子通信等应用领域,成功进入华为供应链;对外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深耕海外市场。
今年面对疫情影响,坚美迅速反应,在行业率先复工复产,把握机遇实现逆势突围;与此同时,企业着眼长远,加强海外布局,不断拓展产品边界,用企业的内生动力应对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南方日报记者 孙景锋
保障产业链
率先复工抢先机
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企业在埃及的最大项目。据悉,该项目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建集团”)承建,坚美则携手中建集团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目前,坚美参建了项目的双子塔及部分商业写字楼工程,铝材供货量接近4000吨。仅CBD东区一期的建设用铝,坚美供货量已超总用铝量的50%。
当全球经贸受疫情影响进入“寒冬”,坚美却能够把握机遇逆势突围,这得益于企业面对疫情的迅速反应。
坚美董事曹泽荣介绍,在疫情之初,家装行业受的影响很大,铝型材行业能复工的企业并不多。
“复工难”除了用工紧缺等共性原因,铝材行业还存在产品上下游不同步的问题。由于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上游产品供应不足,下游建筑行业需求量恢复缓慢,让处于中间环节的铝材企业两头受压,加上很多出口订单遭到取消,一批本来就量小利薄的中小型企业倒下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行业龙头的坚美推进复工复产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虽然面临一系列困难,坚美依然想尽办法克服,积极推动科学复工复产。
在开工初期面对原辅材料采购困难、开工人员紧缺、物流运输困难等突出难题,坚美通过制定合理的保障措施,积极做好人手调配、物资采购等工作,以保障复工复产及生产效率,在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率先实现了复工复产。
这种魄力基于对行业规律的把握。“我们这个行业比较特殊,在行业不景气时头部企业的订单反而会增加。一方面是因为行业洗牌,淘汰了部分产能;另外,上游铝锭原材料价格上升,使得经销商快速下单,避免成本上升太快,这种情形对没有品牌的厂商是很大挑战,但对我们这种规模型企业是利好,因为我们要求客户提前给定金。”曹泽荣介绍。
事实证明了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在经历了一季度总体销售同比下降后,从4月份开始,下游电子通信行业订单恢复正常,太阳能铝配件订单也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建筑工程项目逐步复工复产,客户下单比较积极,坚美的订单同比增幅较大,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贴近海外市场
提升抗风险能力
除了率先复工复产,良好品质和口碑是坚美实现逆势突围的关键。
坚美成立于1993年,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船舶等领域,占国内高端市场13%以上的份额,产品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得益于坚美采取的“高层策略”,在全球10座著名的超高层建筑中,有5座选用坚美的铝产品。
楼层越高,对所用铝型材的质量要求就越高,通过占领“制高点”,坚美用一个个案例为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背书。以马来西亚第一高楼——默迪卡PNB118为例,这座全球第二高的建筑,其对铝型材的各项指标优于国际标准两个等级。“占领”这样的世界高楼,正是坚美提升产品品质的体现。
近年来保护主义的兴起,加上疫情的影响,全球贸易体系正发生深刻改变,国内铝型材行业的出口占比20%,受反倾销调查、关税壁垒的影响最为直接。曹泽荣认为,这种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面对新的形势,企业需要做好准备,提前谋划。
对此,坚美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国内知名的建筑公司、幕墙公司的合作,针对国外各工程项目,抱团出海共同开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靠近消费者,坚美还通过产业链整合,加强与消费者的连接,以“定制式生产+互联网”的模式开启系统门窗的新销售模式,经过三年的耕耘,如今这块业务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
正是通过不断补短板,当面临行业不景气时,坚美始终能够保持稳健发展,“做企业是一次长跑,跑赢三五年没有意思,通过这次疫情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企业必须要拥有长期、稳定健康的盈利模式和能力,不能只看规模盲目扩张,一定要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曹泽荣表示。
攻坚工业铝材
拓宽企业发展边界
要培育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核心是要不断创新,惟有创新才能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开拓新蓝海。
“一个传统的铝产品产业,还能讲出好听的‘中国故事’吗?”去年底,站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讲台上,坚美创始人曹湛斌对着台下400多名观众反问道。
答案是肯定的。当天,坚美正式宣布,企业成为华为5G基站高端铝合金产品的主要供应商,每月为华为供货数量约36万件。
成功进入华为供应链是坚美多年坚持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针对国内铝加工行业中低档产品过剩,高技术、高质量产品短缺,早在2010年坚美就制定并实施了“转型创新”战略,提出从生产铝合金型材向铝系统门窗转变,从生产建筑铝合金型材为主向扩大工业用铝合金型材转变,实现铝合金型材产品向高精度、高难度及多用途铝合金型材的整体跨越。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坚美投入了超过2亿元用于铝合金新材料的研发,成功研制出铝制车用踏板、电机壳、纵梁等部件,广泛应用于一汽解放、吉利、本田、特斯拉等众多车企;同时,凭借光伏逆变器、5G天线、5G基站散热材料及热传动解决方案,坚美的产品成为多家通信类企业的采购目标对象。
和传统建筑铝型材相比,工业铝材对精密度要求更高,特别是应用到5G基站这样的科技类产品中,不达标率都是按百万分比来计算,而普通建筑铝型材的精度水平在1‰—3‰之间。通过成功切入工业铝材的新赛道,坚美正在树立新的质量标杆。
目前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所用到的铝合金配件中,坚美是行业内生产该类产品合格率最高的企业。同时,坚美成为国内对美国、日本光伏产品出口量第一的企业。
借工业铝型材,坚美不断延伸自身的产业边界,构建起一个全新的铝世界。与此同时,坚美还通过推进智能制造,为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插上更坚固的翅膀。
坚美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4次工业革命时代”,坚美在行业内率先制定和推动“坚美智能制造规划”(2019年-2025年),通过核心环节物流自动化、生产全过程物流自动化及自动化和信息化深度全面融合,使各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全面集成并同步处理,建成集柔性化组织生产、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管控、供应链协同优化运营于一体的铝加工行业智能绿色化示范工厂。
■手记
把危机化为自我修炼的良机
根据中国有色加工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铝原材料铝锭产量达3659万吨,占世界57%;铝加工产量3644万吨,占世界56%,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铝型材产业大国。但仍有90%的高性能铝材依赖进口,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的跨越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今年面对疫情和全球贸易战的双重冲击,铝型材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如何“过冬”成为行业的热议话题。坚美作为行业龙头,用实际行动告诉同行:要把每次危机化作一场自我修炼的良机。
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坚美通过“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对外逆势拓展产品边界对抗行业的整体性收缩,对内强化管理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巩固企业发展根基。
正如其负责人所说,做企业是一次长跑,跑赢三五年没有问题,但要实现长期、稳定、健康的盈利模式,一定要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既包括在行业景气时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能力,也包括在行业低迷时坚定发展信心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353 字。
转载请注明: 坚美铝业 行业寒冬苦练内功锻炼长跑能力 - 楠木轩